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2017年嫩江县不同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筛选适宜嫩江县大面积栽培种植的水稻品种,在嫩江县对24个品种进行物候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龙粳121、龙粳1504、黑粳1518、龙粳4344、建原172、黑粳1659、双龙粳、绥粳307、垦兴9号、龙庆稻11共10个品种比较适应当地气候,可在嫩江县种植。

关键词: 嫩江县 水稻 比较 物侯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质资源对尖镰孢菌根腐病的抗性鉴定及生理分析

大豆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全国19个省份及国外的342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其中主要包含来自黑龙江的95份、吉林的21份、辽宁的19份、内蒙的6份、北京的23份、河北的12份、安徽的3份、美国的24份及其它各省份的大豆种质,以尖镰孢菌强毒菌株M38为供试菌株,采用菌层接种法,筛选得到不同表现的抗源材料,并选取一对具有代表性的抗感品种用菌液处理后测定其幼根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的含量、丙二醛(MDA),从而为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鉴定结果表明:鉴定筛选出高抗(HR)大豆种质10个,但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对大豆资源的来源分析表明:北方的抗病种质资源较南方丰富;对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用菌液处理后抗感品种的SOD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糖的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抗病品种的活性及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MDA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感病品种。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尖镰孢菌 抗病鉴定 病情指数 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3份粳性糜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了筛选出优良的糜子种质资源,对23个粳性糜子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23份糜子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穗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38,主茎节数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34。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把23份种质分为4大组群,其中,第二组群的内糜1号材料属于早熟、大穗、矮秆种质,应作为糜子杂交育种的亲本加以重点利用。

关键词: 粳性糜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眼蜂蜂种的采集、筛选与扩繁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了提高赤眼蜂在农业生产中的害虫控制能力,详细介绍了蜂种采集方法,分析了蜂种的筛选及繁育情况。赤眼蜂优势种的采集、筛选、扩繁,能有效提高赤眼蜂卵粒寄生率,提高防治效果,解决人工繁殖导致赤眼蜂生理退化,卵寄生率降低的问题。

关键词: 赤眼蜂 优势蜂种 蜂种采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6年度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大豆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大豆科技 2017

摘要:从服务区域大豆生产情况,品种、技术推广情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发展大豆生产的建议,4个方面阐述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2016年大豆生产情况。

关键词: 大豆 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 生产情况调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玉米芯棚室地床栽培双孢菇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2017

摘要: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安排、培养料堆置发酵、播种、养菌、覆土处理、出菇管理、转潮管理、采收等方面技术集成在黑龙江省利用玉米芯地床栽培双孢菇技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产量达到10kg/m2,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双孢菇 玉米芯 棚室 地床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近年来审定水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北方水稻 2017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近年来审定的20个水稻品种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各性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今后水稻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重稻米外观品质的改良;提高整精米率、延长稻米胶稠度、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稻米品质的第一主因子为整精米率因子,第二主因子为直链淀粉含量因子、第三主因子为垩白粒率因子、第四主因子为垩白度因子、第五主因子为食味评分因子。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育秧棚种菌 一棚两收增效益

农村百事通 2017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稻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黑龙江省富锦市长安镇和锦山镇水稻产区广泛应用大棚育苗,多数合作社与农户在稻秧移栽后,在大棚内仅仅种一些白菜、豆角、黄瓜等自给性蔬菜或干脆让其闲置,大棚利用率低,效益差。为了全面提高育秧大棚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对利用水稻育秧大棚进行袋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处理对小麦幼胚组织培养效果及其S_1变异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为了探明纳米处理对小麦幼胚组织培养效果及后代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影响,2013-2015年以纯系龙0632和九三6529为试材,用FLM强功能陶瓷纳米器处理过的水配制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并以正常组织培养作对照,研究了纳米处理对幼胚组培诱导频率和分化频率及其S_1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纳米处理的2份试材的平均分化率为9.3%,未经处理的为5.4%。纳米处理S_1株高的平均变异率为4.7%,穗长平均变异率为2.1%,入选株率为7.1%;未经处理的分别为0.4%,1.0%和2.7%。可见纳米处理可以提高小麦幼胚组织培养效果和后代的变异频率,有助于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

关键词: 小麦 纳米处理 组织培养 体细胞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灭茬机械筛选与技术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7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常用的5种灭茬机械的效果试验,分析了不同灭茬机械对灭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灭茬机时,灭茬深度在8 cm,旋耕深度在12~15 cm,秸秆切碎长度在3~5 cm,灭茬刀轴转速选定为1 500~1 800 r/min左右,旋耕刀轴转速选定为1 000 r/min的机器才能达到整地要求。

关键词: 灭茬机 玉米秸秆 灭茬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