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用异常处理机制获取程序继续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在当今主流程序设计语言(如C++/Java/C#)中实现继续,采用异常处理机制获取程序继续的方法,利用优化的CPS(continuation passing style)作为中间表示语言,在切片阶段自动确定切片单元和分析定义活性变元的生命期;并且,归纳了支持本方法语言的公共特征,设计出一个一般的、可重用的类层次系统,给出了系统基本架构和应用间的简单接口及实现.结果表明,在高级语言中实现继续机制是完全可行的,可有效地解决确定变元生命期的难题.

关键词: 程序设计语言 继续 异常处理 程序变换 面向对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适应图像模糊增强快速算法

计算机工程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al-King算法的隶属度函数复杂,图像增强速度慢,且渡越点难以设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图像模糊增强快速算法。采用新的隶属度函数使模糊增强函数的增强幅度更大、速度更快,通过改进OTSU算法的自适应阈值计算公式,使渡越点的设置更合理。实验结果表明,与Pal-King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具有更快的增强速度和更好的增强效果。

关键词: 图像增强 OTSU算法 Pal-King模糊增强算法 自适应阈值 渡越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对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活性及最优组方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寻找防治鲟鱼病害的有效中草药药物。用水煎煮法提取天然物中草药有效成分,采用试管法测定各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4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菌的最优组方。3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五倍子,其MIC为0.97μg/mL;其次是地榆和黄芩,两者MIC均为1.95μg/mL;马齿苋和苦参抑菌效果最差,MIC为250μg/mL。选取五倍子、地榆、地锦草和连翘进行正交试验,其最优组方为1∶2∶4∶8,该组方对维氏气单胞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应用中草药防治水产养殖病害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中草药提取物 体外抑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语义Web的农业生产协同决策服务机制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分布式农业知识资源异构、自治和难以实现共享服务的问题,采用语义Web技术,提出了基于Web本体建模语言的异构农业知识资源描述模型和决策服务形式化表达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将农业协同决策服务需求分解为多个决策流程片段,设计了基于上下文感知计算的农业问题协同决策服务机制,实现对多个决策流程任务和知识资源的按需调度,提高了农业知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协同推理效率。与其他方案不同,该机制进一步考虑了任务均衡分解与知识资源智能调度对协同决策服务机制的影响,并通过生猪疾病协同诊断决策系统的搭建进行了应用实例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求解精度、决策效率方面优于传统农业智能决策方法。

关键词: 语义Web 农业智能系统 上下文感知 协同决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稻穗三维形态交互设计及可视化仿真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水稻稻穗的三维形态结构特征,分析稻穗的拓扑结构并进行参数化建模,实现水稻稻穗的交互设计及可视化仿真。首先,建立稻穗的几何模型,用B样条拟合的方法生成水稻的谷粒,用球B样条生成稻穗主轴、枝梗轴和小枝梗;在稻穗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基于OpenGL图形库,应用光照和纹理映射等渲染技术增强了真实感,实现了稻穗的三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可视化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和较高的真实感效果。

关键词: 稻穗 B样条 球B样条 可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脲醛泡沫基质在黄瓜育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京乐2号"迷你黄瓜和脲醛泡沫基质为试材,研究脲醛泡沫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脲醛泡沫基质的含氮量分别为23.47%、24.50%和25.24%,均属于低容重基质,其理化性状符合进行黄瓜育苗种植要求。脲醛泡沫基质对种子出苗无不良影响,黄瓜幼苗生长健壮,壮苗指数、植株SPAD值等指标均优于常规基质育苗。

关键词: 脲醛泡沫基质 黄瓜 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对建植当年柳枝稷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柳枝稷(Panicumvirgatum L.cv.Alamo)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条件的适应性、根系分布规律及生长特点,以便更好地确立根区水分最优调控措施,采用土柱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对建植当年柳枝稷地上植株和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60 cm和0~1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低于10%时,除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倒三叶长度分别降低12.5%和22.1%、宽度分别降低5.7%和18.4%、总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7.5%和10.6%、地下生物量分别降低56.5%和58.6%、根长分别降低41.0%和40.7%、根表面积分别降低45.6%和49.4%、根体积分别降低51.1%和56.0%,但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7.5%和88.5%。表层0~60 cm灌水条件下,柳枝稷的根长、根表面积、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和各土层根系生物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地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11.0%。随着灌水层深度的增加,根系的生物量重心由62.9 cm(CK)下降至71.2 cm,不同直径的根系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情况。

关键词: 柳枝稷 土壤水分垂直分布 生物量 根系垂直分布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蜂蜜掺假识别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蜂蜜掺假的快速识别,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蜂蜜掺假现象进行了识别分析。该研究收集了中国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典型天然蜂蜜样品,根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蜂蜜掺假手段,掺假物质及相对含量情况配制了掺假蜂蜜样品,利用傅立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其透反射近红外光谱,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独立软模式法(SIMCA),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等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蜂蜜掺假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这4种方法在蜂蜜中掺入果葡糖浆和果葡糖水的情况下均能很好地识别出掺假蜂蜜样品,其中对于掺入果葡糖浆的掺假情况,校正集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95%以上,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87%以上,对于掺入果葡糖水的掺假蜂蜜校正集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93%以上,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84%以上。通过比较4种不同的识别算法,发现采用LS-SVM时,对两种掺假情况下校正集和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了100%,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蜂蜜掺假快速准确识别是可行的。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算法 模式识别 蜂蜜 掺假识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地统计学的北运河下游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地理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北运河下游土壤的取样,采用地统计的方法分析北运河流域农田土壤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五种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武清区土壤类型和其他的相关资料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对土壤pH、有效磷分布有影响,对土壤pH影响尤为明显;北运河流域的水系对碱解氮、有机质空间分布影响较大,水系发达的区域含量明显高于水系不发达的区域;速效钾多是由其他因素引起。

关键词: 空间分布 水系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B/S架构的农产品溯源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以二维码为载体,以JAVA为基础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8为后台数据库,采用基于B/S的SSH三层架构体系构建农产品溯源安全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及其实现与应用。

关键词: B/S架构 农产品 溯源 二维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