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非均匀B-样条曲线的加密算法
《计算机应用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一种适用于软件加密和身份认证的新型加密方法。基于非均匀B-样条曲线函数的构造方法和几何特征,提出了基于非均匀B-样条曲线的加密算法。利用密钥埋置非均匀B-样条基函数节点信息,并通过明文生成控制点,从而得到形态丰富的样条曲线,并通过曲线抽取有效信息作为密文,达到加密散列效果。该加密算法有效地利用样条曲线丰富的特征信息进行加密散列,在增强加密强度的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加密效率,能够广泛地应用于软件加密和身份认证领域,适应当前加密算法需要经常更新的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遗传背景下小麦Wx近等基因系面粉及面制品色泽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不同Wx基因型对面粉及面制品色泽的影响及色泽改良途径,为糯小麦的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扬01-2’和‘扬麦17’2种遗传背景下的8种Wx基因型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8种基因型面粉、面片色泽及色泽主要影响因素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面粉色泽上,2个背景下8种基因型间总体上无显著差异,其中以aaBBDD和aabbdd2种基因型面粉色泽略好;在面片色泽及面条感官评价上,2个遗传背景下均以AAbbdd基因型色泽较好,aabbdd基因型色泽较差。面粉多酚氧化酶活性(PPO)检测结果显示,在2个遗传背景下,全缺失型aabbdd均极端高于其它基因型,其原因需深入研究。糯小麦育种需重视对低PPO活性材料的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地面测量方法的比较
《农业工程学报 》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冬小麦为对象,对叶面积指数测量的几种方法(比叶重法、照相法及SUNSCAN测量法)从测量难易程度、误差来源、适宜条件等方面做了比较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比叶重法及照相法在整个生育期间均可使用,而基于SUNSCAN的仪器测量法在冬小麦封垄前的测量还需进一步研究。对SUNSCAN一天内不同时间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最适宜测量时间为13:00-15:00。照相法的测量精度最高,比叶重法次之,SUNSCAN测量需要根据作物生长特点做参数修正。针对SUNSCAN测量LAI提出了一种对叶倾角分布参数进行修正的方法,对3种冬小麦株型品种3个不同生育期进行了参数修正。该研究有助于地面测量叶面积指数的方法选择,同时对提高SUNSCAN测量精度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SUNSCAN 照相法 比叶重法 参数修正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运河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养分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剖面分布的影响。[方法]对北运河下游武清区土壤取样,测定土壤养分(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土壤机械组成,结合武清区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机械组成有一定的影响,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变化趋势为: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基本上呈抛"S"形分布,速效钾呈"U"形分布,而有效磷含量呈直线下降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耕层养分差异较明显。[结论]有效磷、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具有一定的表聚性,以有效磷含量最有代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农村、绿色农村、人文农村”理念的建构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科技农村、绿色农村、人文农村"的内涵,对三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与新农村建设内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起"科技农村、绿色农村、人文农村"理论体系。研究表明,"科技农村、绿色农村、人文农村"理论内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是一脉相承的,3个要素之间合而不同、共生契合,其中,"科技农村"是基础,而"绿色农村"和"人文农村"对"科技农村"具有限域作用;通过三要素之间良性互动所形成的共生、共强发展模式有助于新农村建设远景目标的实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山药中薯蓣皂苷的含量
《食品工业科技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薯蓣属中紫山药中薯蓣皂苷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产地紫山药中薯蓣皂苷的含量,并与该属中其他山药进行对比。样品经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然后经70%甲醇回流提取1h,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DiamonsilTM(钻石)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84∶16),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6nm,柱温:30℃。结果表明,薯蓣皂苷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0.65~65μg·mL-1(r=0.9999),回收率100.6%,不同产地山药中薯蓣皂苷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山药及其同属其他植物中薯蓣皂苷的质量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衡量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指导区域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以顺义区为例,在对顺义区信息指数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改良的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研究表明信息化建设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能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硬头鳟受精卵、发眼卵、卵黄囊仔鱼和开口仔鱼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变化
《水生生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硬头鳟为大麻哈鱼属,原产于美国阿拉斯加的Kuskokwin河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和平河等水域,为洄游性、广盐性冷水鱼类,在淡水至盐度为10‰的水体中均可良好生存和生长,可生存在水温0—22℃的水域环境中,最适生长水温10—18℃,是欧美诸国游钓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基因工程和驯化手段不断完善,硬头鳟可以在淡水中集约化养殖。其生长速度、肉味肉质、抗病力、适应力均超过野生和养殖的同科其他鱼类,15个月生长期,体重可达2 kg。近年来硬头鳟自然产量逐年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近地成像高光谱估算玉米叶绿素含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1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图谱合一的近地成像高光谱是现代数字农业对田块尺度的作物长势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管理的需要,是促进农业定量遥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自主研制的田间扫描成像光谱仪近地获得盆栽和大田玉米的冠层高光谱影像,从影像中精确提取玉米不同层位的叶片反射光谱并计算TCARI,OSA-VI,CARI,NDVI等多种光谱植被指数,构建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光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光谱指数MCARI/OSAVI构建的玉米植株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精度较高,验证样本预测的决定系数R2=0.88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为1.8。研究表明,成像光谱仪在微观尺度上的作物组分光谱信息探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