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小波图像修补技术在小麦NIR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农机化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在利用小波变换对小麦近红外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存在小波系数缺损的问题,小波图像修补技术可以有效地恢复丢失小波系数。为此,针对小麦的近红外图像,引入了基于全变差(TV)的小波图像修补技术,分别对随机丢失5%和50%的小波系数的小麦种子进行近红外图像修补后,峰值信噪比PSNR分别由23.83dB和9.96dB提高到36.81dB和33.20dB。修补后的近红外图像中,小麦的轮廓及腹沟部分基本修补到接近原始图像,在种子的果毛、胚等包含纹理细节的部分修补效果不够理想。实验表明,基于全变差的小波图像修补技术可以恢复小麦近红外图像在处理过程中丢失的大部分系数,从而使得图像保存的信息更加完整。

关键词: 小麦 全变差 小波 图像修补 近红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枪转化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受体的选择与培养条件优化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择适宜的基因枪转化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受体,并对幼胚组织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210、BS366以及常规品种京411的幼胚为材料,分别对碳源、除草剂浓度和基因型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以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的诱导培养基上,幼胚的出愈率差异不显著;在以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的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差异显著,其中添加麦芽糖的培养基上分化率较高;在对轰击过bar基因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筛选时,除草剂Biolaphos的最适浓度为2 mg/L。3个受体材料离体培养过程中出苗率差异显著,其中BS210出苗率高,是较优良的转化受体,为今后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幼胚 光温敏雄性不育 碳源 除草剂浓度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技术筛选"的思路,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安全需求,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归纳了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业投入品安全技术、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安全监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农产品绿色贮藏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和农产品安全溯源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安全生产和监控关键技术在中国农产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产品 安全 监控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PWM调速的变流量喷药系统

农机化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便携式和手推式喷药机的不足,设计了可变流量的喷药控制系统。采用控制器调节PWM,控制电机转速,从而控制喷药系统的流量,实现根据实际需要对喷药流量的精确控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占空比和频率,做了流量的相应试验。试验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对喷药技术的改进,适用于便携式喷药机和手推式喷药机。

关键词: 变流量喷药 离心泵 PWM MATLA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及应用

植物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青素是决定植物花色的主要色素,使大多数花呈现从红到蓝的系列变化,是花色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并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作用。目前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已日益清楚,并已分离到大量的相关酶和基因,并获得了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了花青素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研究成果,并概述了国内外花青素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同时对花青素基因的研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关键词: 花青素 类黄酮 花色 基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荷排斥模拟法的均匀采样布局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模拟理想同种点电荷排斥运动的方法实现N个采样点均匀分布在给定的带有限制区的不规则多边形采样区域内。首先将多边形采样区域以及内部限制区域的各条边离散化为一系列位置固定的点电荷,然后在多边形内随机放置N个点电荷,并通过逐个"放抓"点电荷并让它们受电场力运动,并最终达到合力与速度都接近零的稳定状态,此时N个点电荷的位置就均匀分布在指定区域内,可以作为N个样点的均匀采样布局。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一种在复杂多边形区域内实现采样点均匀分布的简单而高效的方法。

关键词: 均匀采样布局 库伦力 电荷排斥 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朝鲜蓟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对朝鲜蓟叶提取物(ALE)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其抗氧化功能。采用4种不同的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对ALE进行抗氧化功能的评价,结果以IC50来表示。ALE在4种系统中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以NH2OH-Xan-XOD系统的IC50值最低,为16.5μg/mL,二酪氨酸/酪氨酸系统的IC50值最高,为310μg/mL。ALE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关键词: 朝鲜蓟叶提取物 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 黄嘌呤 二酪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信息服务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视角的调研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国情、地域特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论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适应性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以期明确农村信息服务运行现状、效果以及关键因素,确定信息服务工作重点,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方法】构建一套农村信息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和评价。对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的确定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村GDP、农民文化素质、信息化投入、人均纯收入、网络入户率、信息化设备人均拥有量、信息化培训人次7个因素进行拟合分析。【结果】样本村的信息服务总体水平较好,调查农户对信息服务法律及政策保障、信息服务内容比较满意,而对信息接受能力、信息资源建设等评价一般。农村信息服务主要与农民文化素质、村信息化投入、农户信息设备拥有情况和信息培训有关,村GDP、人均纯收入和网络入户率对其影响不显著。信息化投入越多,农民信息接受能力越强,信息服务效果越好。越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下,信息服务效果越好。【结论】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是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信息服务在贫穷落后地区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更大一些,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将大大提升信息服务效果。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优化农村信息服务环境,加快实用、便携的信息终端普及推广,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消费水平。

关键词: 信息服务 综合评价 影响因素 农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数据约束的黄瓜叶片参数化建模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约束的黄瓜叶片参数化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真实叶片形态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叶脉分布以及叶缘特征两类形态特征参数,用来约束叶片整体形状并分区域描述叶缘形态细节,再根据参数值计算出叶片轮廓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利用轮廓中轴骨架建模方法生成叶片的三维网格,最后采用纹理贴图技术增加真实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灵活地构建出黄瓜叶片的三维形态,具有较强的真实感效果。

关键词: 黄瓜叶片 数据约束 交互式设计 参数化建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3C241O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

电子技术应用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设计了以ARM处理器为核心的土壤墒情采集监测系统,采用AQUA-TEL-TDR土壤水分传感器对土壤含水量进行采集,选取S3C2410处理器作为硬件平台基础,配以K9F1208UOC型NandFlash、触摸式液晶屏、GPRS模块、CS8900A网卡芯片等组成硬件系统.开发了基于Qtopia图形用户界面的用户应用程序,实现了土壤墒情信息的采集、存储、无线传输和自动灌溉.

关键词: 土壤 土壤墒情 信号检测 嵌入式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