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
《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历史品种产量潜力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小麦育种水平。2007—2009连续2年度将来自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的代表性59个品种分别种植在四川成都、云南丽江、甘肃武威和新疆昌吉,在肥水供应充足、控制病虫害和倒伏的条件下分析了产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品种的产量随育成年份显著增加,年遗传增益分别为0.73%、0.34%、0.58%和1.43%。产量遗传增益四川品种表现与产量构成因子关系不密切;云南品种主要表现为减少穗数和增加穗粒数;甘肃品种主要表现为增加穗粒数;新疆品种主要表现为增加主穗粒重和收获指数,并与成熟期提早及株高降低有一定关系。各地区品种中Rht-B1b和Rht-D1b矮秆基因均来自CIMMYT种质,其产量潜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CIMMYT种质的引进和有效利用,在四川和云南,CIMMYT种质的主要贡献是提高品种的条锈病抗性;而在甘肃和新疆,其被利用的主要特性是矮秆、高产、穗粒数多及广泛适应性。
不同杏品种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不同杏品种的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性。【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的10个新疆主栽杏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结果】各品种的光合速率差异明显,库买提杏最高,与北山玉吕克差异显著,与其他8个品种差异极显著。供试杏品种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各品种光合速率与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和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结论】不同杏品种间光合日变化趋势相同,各特征参数存在着差异性。


国外孜然芹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引进种植国外孜然芹品种,并与新疆孜然芹品种进行比较,为丰富新疆孜然芹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2个国外孜然芹品种G-3(来自印度)、M-1(来自摩洛哥)和2个新疆本地品种新孜然芹-1、新孜然芹-2为材料,对各品种物候学特性、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构成性状等进行观察测定与比较。【结果】物候学性状表明,引进品种在现蕾期、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发育速度快,明显早于新疆本地品种;生育期观察表明,引进品种整个生长周期比本地品种短12~15 d;引进品种株高略大于本地品种;在叶色和枝叶密集程度上,引进品种与新疆本地品种有明显差异。引进品种双悬果数、单株果实重、千粒重等性状都优于本地品种,果实败育比例低于本地品种。【结论】印度和摩洛哥孜然芹具有生育期短,产量构成性状好等优势,适宜在新疆栽培。


新疆地震断裂带次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
《应用生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BIOLOG技术研究了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6种次生植物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植物根际土壤养分显著高于对照.6种根际土壤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差异显著,且均高于对照.次生植物不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丰富度,但改变了其优势度和均匀度.不同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的利用上.断裂带上次生植物的出现使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类型由酚类向糖类、羧酸类转变.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土壤微生物对聚合物(r=-0.84)、胺类(r=-0.83)的利用呈负相关.新疆地震断裂带的次生植物能显著增强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能力,改变碳源利用类型.密刺蔷薇和蓍在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和改善土壤养分方面效果最佳.
关键词: 地震断裂带 根际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BIOLOG PCA


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籽粒硬度及其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了解新生疆小麦地方品种籽粒硬度的变异类型和分布,为新疆小麦品质育种提供遗传信息。【方法】利用单籽粒硬度仪(SKCS)和PCR扩增、酶切及DNA测序技术,结合改良的Friabilin提取及电泳分析方法,对105份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的籽粒硬度及Pina和Pinb等位基因进行研究。【结果】新疆小麦地方品种以硬质类型为主,平均硬度值为63.5。新疆小麦地方品种Puroindoline基因共有9种突变型,分别是Pina-D1a/Pinb-D1a、Pina-D1a/Pinb-D1b、Pina-D1a/Pinb-D1p、Pina-D1k(null)/null、Pina-D1l/Pinb-D1a、Pina-D1r/Pinb-D1a、Pina-D1a/Pinb-D1ab、Pina-D1a/Pinb-D1ac和Pina-D1b/Pinb-D1p,其中Pina-D1r/Pinb-D1a为新发现的突变型。新疆小麦地方品种Puroindoline基因型以Pina-D1a/Pinb-D1p为主导类型,共有62份,占59.1%;其Pina-D1k(null)/null和Pina-D1a/Pinb-D1ab两种突变型与其地理来源和生态型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南疆冬小麦中。Pina-D1a/Pinb-D1a(野生型)的硬度值显著低于突变型,Pina-D1k(null)/null的硬度值最高,但Pina-D1k(null)/null、Pina-D1a/Pinb-D1p和Pina-D1a/Pinb-D1ab的硬度值差异不显著。【结论】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籽粒硬度及其Puroindoline等位变异和分布信息能为新疆小麦品质改良和引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疆小麦地方品种 硬度 Puroindoline 等位变异


甜高粱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研究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甜高粱耐盐特性及改良效果。【方法】采用火焰光度法和AgNO_3滴定法分析盐碱地甜高粱耕层盐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动态。【结果】种植甜高粱3 a后,0~20 cm土层土壤含盐量降低75.86%,年际之间的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此外,甜高粱的生长还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使得0~2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提高到74.9%、65.26%,Cl~-和Na~+分别降低67.64%、67.62%。【结论】甜高粱对盐碱地土壤表层改良效果明显。


学术刊物编辑在出版过程中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11
摘要:近些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成为科技界的公害,为人所诟病。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的"龙头"和"龙尾",必然也受到其影响。研究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表现形式、编辑部的应对措施,提出加强编辑部内部、外部建设,并从编辑自身出发在编校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这种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