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初探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摸索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方法】以库车灰枣为试验材料,以烘房、晒架制干为对照(CK),考察9月下旬至10月期间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气候条件及原料特征,开展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结果】在9~10月该装置集热温度平均为46.6℃,温升为23℃,适宜进行红枣的太阳能干燥;产品色泽、风味品质及洁净度较好;当水分25%时,红枣脱水速率平均为2.39 kg/d,干燥时间为7~10 d,干燥周期较普通晒架法缩短25%,排湿用电为10~20(kw.h)/t,与人工烘房干燥用煤1 000 kg相比,能耗可大幅下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工艺要求。【结论】采用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进行红枣太阳能干燥是可行的,集热温度适宜,产品感官、卫生指标较好。

关键词: 红枣 太阳能 干燥 节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水平和打顶后涂抹NAA对盐渍土壤上长绒棉铃脱落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减少盐碱地棉花铃脱落的途径,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土壤供应低氮(N 226.5 kg.hm-2)和高氮(N 346.5 kg.hm-2)条件下,不打顶、打顶和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棉花铃脱落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和高氮水平下,打顶、打顶后涂抹NAA处理果枝落铃率都低于不打顶处理。打顶后涂抹浓度为0.3 mmol.L-1的NAA处理在低氮水平下的成铃率比传统打顶处理高1.3个百分点,而铃脱落率比传统打顶处理低0.8个百分点,皮棉产量比传统打顶处理高23.7%。高氮水平下,与传统打顶处理相比,打顶后涂抹浓度为3 mmol.L-1的NAA单株成铃率、铃脱落率、皮棉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同一处理中,高氮水平的单株成铃数、单铃重和吐絮数均低于低氮水平,而衣分无明显差异,从而导致皮棉产量下降。上述结果说明,打顶后涂抹一定浓度的NAA可增加棉花单株现铃、成铃、吐絮数,增加单铃重,降低落铃率,从而提高产量,而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产量下降。

关键词: 打顶 涂抹NAA 施氮水平 长绒棉 铃脱落 皮棉产量 盐渍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秸秆混合基质育苗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用(耐)高温菌腐熟的棉秸秆与菇渣混合,基质化后进行番茄、辣椒育苗。【方法】添加(耐)高温降解棉秸秆菌,经过室内堆肥处理后,菇渣与腐熟的棉秸秆分别按2∶3、1∶4配制成育苗基质,分析该基质的番茄、辣椒育苗情况。【结果】菇渣与棉秸秆比例为2∶3时番茄、辣椒秧苗各项测定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CK)。菇渣与棉秸秆比例为1∶4时番茄秧苗长势理想,辣椒秧苗长势较对照(CK)差。【结论】菇渣与经过高温降解菌腐熟处理的棉秸秆以2∶3的比例混合配制时,可以用于番茄、辣椒的育苗。

关键词: 棉秸秆 番茄 辣椒 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不同拌种时间对棉蓟马的防治效果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和温室试验,研究了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对棉蓟马的防效及在棉株体内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可以提高棉花出苗率,增幅为18~23个百分点,乙酰甲胺磷在棉苗体内的残留时间为32d左右,18.6%拌·福·乙悬浮种衣剂提前拌种对棉花出苗和对棉蓟马的防效没有太大影响。

关键词: 种衣剂 棉蓟马 乙酰甲胺磷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绿卷叶病对杏叶片光合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杏褪绿卷叶病株的光合特性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单叶面积、含水量等生理指标与正常植株的差异,并对其叶片结构进行了解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光合特性的各指标在正常株与感病株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感病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均低于正常株,而蒸腾速率则高于正常株。光响应曲线表明感病株光饱和点1 860μmol/(m2.s)高出正常株1 120μmol/(m2.s)50%以上。感病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总含水量等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植株。解剖学研究表明,感病植株的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的厚度极显著性低于正常植株。上述结果综合反映出感病株叶片光合能力的衰退和减弱。

关键词: 杏褪绿卷叶病 光合生理特性 解剖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黄瓜白粉虱生物药剂防效试验

农村科技 2011

摘要: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栽培迅速发展,蔬菜病虫害随着栽培条件的改变而危害严重,选用无污染、无残留生物农药进行绿色蔬菜生产是蔬菜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为此,我们开展6种生物农药在相同环境下防治黄瓜白粉虱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效较好的生物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葡萄气灼病的发生规律与预防措施

新疆农业科技 2011

摘要:葡萄气灼病是与特殊气候条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生理性病害,又称葡萄缩果病。在新疆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南疆主要发生在6月底7月初,常见果穗中数粒发生;北疆在7月初到中旬,常点片发生。技术员和果农往往把零星发生气灼病当作"日灼病",较大面积发生时误诊为由病菌引起,使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雪莲果营养保健作用及其发展前景

北京农业 2011

摘要:以氨基酸总量为主要指标,对杏及杏产品的氨基酸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做成杏产品,对其氨基酸含量几乎不会造成损失。

关键词: 氨基酸 杏及杏产品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杏树吐伦球坚蚧的防治指标与田间药效试验

环境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吐伦球坚蚧Rhodococcus turanicusArch.种群密度与杏树产量的调查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得出:40%毒死蜱·机油乳剂对其防治效果较好,7d后的防治效果可达83.99%;初步探明了吐伦球坚蚧的为害损失率,建立了杏树损失率与吐伦球坚蚧种群密度的回归模型为y=24.671Ln(x)-16.56(y为杏产量损失率,x为种群密度,单位为头/30cm),相关系数(R2)为0.82,并制定了不同价格下吐伦球坚蚧的防治指标。

关键词: 吐伦球坚蚧 田间药效试验 防治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嫁接茄子基质与土壤栽培比较试验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防治茄子连作障碍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试验基础,在温室内采用基质栽培茄子,并与土壤栽培比较,为改良茄子栽培方式,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益奠定基础。【方法】茄子生育期随机调查基质和土壤栽培条件下其生长状况和病害发生情况,采收时调查产量和销售单价。【结果】茄子生长前期至采收中期基质栽培优于土壤栽培。茄子生育期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始收期提前28~48 d,前期产量提高480~640 kg,灰霉病病株率低,为1.8%~3.5%,病果率低,为1.1%~1.3%,经济效益高2 000~3 400元。【结论】茄子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生育期提前,灰霉病病株率和病果率降低,经济效益突出。

关键词: 基质栽培 土壤栽培 嫁接茄子 病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