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对SPF雏鸡的免疫效果

动物医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SPF雏鸡,免疫后9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14、21、28d对各组鸡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21d及28d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后9d免疫复合物疫苗组鸡法囊正常,活疫苗组鸡法氏囊全部明显萎缩;免疫后14、21、28d,免疫复合物疫苗组鸡IBDV中和抗体分别为2.9±0.99、8.1±0.88和10.6±1.78,活疫苗组IBDV中和抗体分别为3.3±1.14、8.3±1.16和9.2±1.23,免疫后21d及28d疫苗免疫组均100%保护。试验证明免疫复合物疫苗比活疫苗更为安全,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SPF雏鸡产生比活苗更高的IBDV中和抗体,保护率达100%。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免疫复合物疫苗 法氏囊 保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的方法对比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5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目前常用的3种时空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即基于时序数据(STIFM)、基于混合像元分解(STDFM)和增强型自适应遥感图像(ESTATFM)的时空融合方法.以盈科灌区为例,由多时相的MODIS数据提取地物的时间变化信息,结合初期的ASTER/TM影像的空间信息,融合生成30 m具有MODIS时间分辨率的数据.以真实的ASTER数据为基准,从光谱特征和地物类别的角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STDFM和ESTATFM分别在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取得效果最优,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71,3种方法融合的NDVI效果基本相当,相关系数均高于0.84.在地物类别空间信息的表达方面,ESTATFM方法在异质性较强的玉米和小麦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数据融合 高时空分辨率 混合像元分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料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料型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相同基础日粮不同料型对断奶仔猪进行饲养试验。将132头仔猪设置为3个试验区组,分别含有48、48和36头仔猪,每区组内仔猪分为对照组、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分别饲喂粉状饲料、颗粒饲料和湿拌饲料,比较对仔猪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料型明显影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可提高仔猪日增质量且降低病死率,湿拌饲料和颗粒饲料优于粉状饲料,且湿拌饲料比颗粒饲料更具优势。饲喂湿拌饲料应使用无死角食槽及分顿饲喂方法,避免饲料酸败或霉变导致损失。

关键词: 料型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发酵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Unity3D的大棚西瓜实训系统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交互式参数化建模方法对西瓜生长模型建模,基于Unity3D开发平台,运用虚拟现实、仿真交互技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现了春大棚西瓜生长周期虚拟展示及互动体验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操作界面以及互动体验环节,可以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了解西瓜生产过程,从而推进西瓜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Unity3D 大棚西瓜 虚拟现实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田间苗情诊断与管理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小麦田间苗情诊断指标包括个体和群体长相指标、麦田管理质量指标和农田状况指标。田间诊断就是"看天、看地、看庄稼",笔者在"看庄稼"中以北京地区常用品种为主,以看叶片为主线,根据其生育特点和各器官的长相,结合土壤和气温等要素,做出比较标准的高产田长相指标,以期在大面积生产中为"良种良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麦 苗情 诊断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葡萄果实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烟台果树 2015

摘要:近年来,葡萄果实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种类多,危害重。有生理性病害,也有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如日烧、气灼以及生理性落果等;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白粉病、霜霉病、溃疡病、白腐病、炭疽病和酸腐病等,近年来病因不明的干梗缩果病发生普遍;葡萄果实病害几乎在各个生育期都有发生,由于果实病害种类复杂,给其防控带来一定困难,正确诊断葡萄果实病害,及时进行防控,对葡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色瓢虫不同色斑型成虫的耐寒性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不同色斑型成虫的耐寒能力,以明确其色斑型比例所呈现的季节性变化的适应意义。【方法】本文测定了异色瓢虫实验种群和自然种群不同色斑型成虫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及低温存活率。【结果】同一发育温度下异色瓢虫实验种群不同色斑型成虫的SCP和低温存活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低温暴露中饲养在25℃下成虫的存活率下降更为剧烈。异色瓢虫自然种群黑底型与黄底型成虫的SCP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SCP在7月份最高,分别为﹣8.2℃和﹣7.5℃;在1月份达到最低,分别为﹣16.8℃和﹣18.2℃。越冬开始(11月)黑底型成虫的SCP低于黄底型成虫的,整个越冬期间黄底型成虫的SCP一直低于黑底型成虫的,但是异色瓢虫黑底型与黄底型越冬成虫的低温存活率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越冬期间异色瓢虫黄底型成虫的SCP低于黑底型的,这样可以通过体液过冷却的方式来避免结冰造成的伤害,以增强其越冬种群的耐寒能力,这也可能是越冬期间异色瓢虫黄底型成虫数量显著上升的一个原因。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色斑型 过冷却点 低温存活能力 越冬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种杀螨剂对黄瓜茶黄螨的防治效果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瓜上的茶黄螨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杀螨剂对大棚黄瓜茶黄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1~14d防效均达93%以上;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 000倍液,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1~14d防效达90.60%~99.27%;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倍液,药后1d的防治效果不太理想,防效只有73.26%,可是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防治效果逐渐提高,药后7d和14d的防治效果达95%以上;240g/L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和110g/L乙螨唑悬浮剂5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综合考虑,在保护地防治蔬菜上的茶黄螨,推荐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 000倍液,建议在茶黄螨发生初期使用43%联苯肼酯悬浮剂3 000倍液。

关键词: 茶黄螨 杀螨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个抗草甘膦基因的抗性比较

草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甘膦抗性是当代农业重要的农艺性状。为了选择最佳的抗性基因用于植物筛选标记,通过选取cp4-epsps、GR79-epsps、gat4621和GAT四个草甘膦抗性基因进行比较,在拟南芥中验证各基因对草甘膦的抗性。4个基因的转化苗经4个浓度的草甘膦喷施检测,结果显示,GAT类基因的抗性明显高于epsps类基因,基因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gat4621基因对草甘膦的抗性最好,在各浓度下存活率均表现为最高值,且抗性稳定。国内发掘的GAT基因对草甘膦也表现出良好的抗性。GAT类基因的拟南芥转化苗在喷施高浓度草甘膦条件下出现严重抽苔抑制;但在停施草甘膦后抑制解除,且可以开花结实。转epsps类基因可以获得高抗草甘膦植株,但在花期喷施草甘膦将造成败育。从基因大小及抗性强弱考虑,GAT类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应该更为适合。

关键词: 比较 草甘膦 抗性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果农之友 2015

摘要:北京市平谷区栽培桃树1.5万公顷,年产桃19万吨,是北方重要桃产区之一。大约从本世纪初期开始,最先是在兴隆庄,发现桃果发生黑斑和裂果,发生范围逐渐扩展,危害不断加重,成为制约桃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2005—2008年,平谷区果品生产办公室,邀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退休研究人员共同研究,鉴别病害种类,探讨防治办法。经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