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吉燕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介绍燕麦新品种吉增3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燕麦 吉燕3号 系统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过程中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豆科技 2009

摘要:组织化大豆蛋白是现代大豆蛋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功能助剂或营养强化剂用于乳化肉制品、面制品、乳制品以及仿肉制品的开发。本文概述了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过程中蛋白质、多糖、油脂等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揭示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机理和大豆组织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组织化大豆蛋白 挤压 生物大分子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高粱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杂粮作物 2009

摘要:吉林省的高粱生产在国家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生产上品种单一,退化严重;种子混杂,假伪种子多;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害严重;产业链短,加工业落后等严重制约高粱产业的发展。改变吉林省高粱生产的困境应该从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提高产量、选育专用品种、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基地、推广新技术、重视加工业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吉林 高粱 现状 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丝黑穗病带菌现象的发现与验证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多年观察研究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条件,发现存在带菌植株现象。采用干旱处理,研究侵染率与发病率差异、特异引物PCR检测等多方面验证,明确提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带菌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化科学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和控制的探讨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有了长足发展,但在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控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及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社会化;加强现金流量控制;强化财务预算的执行和控制等对策,对加强科学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合理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 财务预算 管理 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1~2004年国家玉米区试东北早熟春玉米组参试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杂粮作物 2009

摘要:对102份玉米品种采用人工接种方法进行丝黑穗病鉴定。结果表明:表现高抗的品种占16.67%;表现抗病、中抗、感病的品种各占25.49%;表现高感的品种占6.86%。感病品种年度间数量在递减。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需水规律及生长发育动态探讨

吉林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探讨了吉林省西部半干旱气候区不同喷灌条件下的春玉米需水规律,各生育期耗水强度;不同喷灌水条件下的株高、叶面积、叶面积发展动态、光合势、光合强度等指标。为在半干旱地区实施玉米高产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半干旱 玉米 需水规律 生长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村条件下仔猪断奶要领

农村科学实验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东北黑土区玉米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不同处理在各个土层均有较高的碱解氮含量,而在播种前常规耕作高于宽窄行,玉米生长中期则是宽窄行高于常规耕作,收获后各处理含量水平基本一致。有效磷不同处理均表现出养分表聚现象,且宽窄行在各个生育期的不同土层内均高于常规耕作。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降低不十分明显,处理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体现了钾素养分移动性大的特点。玉米生长关键期的全量氮、磷、钾变化幅度不大,处理间含量水平一致;有机质含量在2%~3%之间;pH值不同处理均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升高的趋势,说明不同的耕作措施都有促进土壤表层酸化的现象。不同耕作方式土壤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变化趋势相同,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黑土 耕作方式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营养水平对草原红牛及其肉用群体肉用性能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草原红牛的种质特性提供基础数据,为提高草原红牛的生产性能和进一步开展草原红牛肉用新群体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原红牛、肉用群体(含1/4利木赞血草原红牛)为试验牛种,按营养水平分为高、低营养水平组,进行育肥、屠宰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在高营养水平下,肉用群体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草原红牛(P<0.05)。肉用群体高营养组在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上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1)。肉用群体高营养组的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5)。高营养水平显著增加了肉用群体的总氨基酸含量(P<0.01),提高了牛肉的营养价值。[结论]高营养水平下,杂交改良提高了草原红牛的生长性能和牛肉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 草原红牛 肉用群体 性能 营养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