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融合多肽标签序列抗稻瘟病基因Pi2和Piz-t的转基因水稻材料创制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i2和Piz-t是位于水稻第6染色体的两个NBS-LRR类复等位抗稻瘟病基因。Pi2和Piz-t序列高度同源,但二者抗病谱不尽相同,其介导水稻对稻瘟病抗性的机制也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DNA重组技术,分别在Pi2和Piz-t的3'端融合了多肽标签AcV5和HA的编码序列,构建了携带Pi2-AcV5和Piz-t-HA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蛋白印迹以及稻瘟病接种结果表明,转化Pi2-AcV5和Piz-t-HA的水稻植株稳定表达Pi2-AcV5和Piz-t-HA蛋白,并具有对相应稻瘟菌株的完全抗性。融合多肽标签序列的抗稻瘟病基因Pi2和Piz-t转基因水稻材料的创制,为在蛋白水平上研究Pi2和Piz-t抗性机制奠定了重要的材料基础。


矿质元素和有机肥对萝卜产量和“蓝心”率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为保证萝卜产量的同时,又避免萝卜"蓝心"的发生,采用大田试验和不同的储藏方法,研究矿质元素和有机肥不同配施对萝卜产量和"蓝心"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NPK2(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鸡粪处理产量最高,达151.67t·hm-2,显著高于NP(CK)处理;NPK1(尿素+钙镁磷肥+氯化钾)和NPK1+鸡粪处理的萝卜出现"蓝心"率分别为20.0%和16.7%,明显高于未施用氯化钾的处理,且冷藏易诱发萝卜提早出现"蓝心"现象。经土壤样品和植株样品检验萝卜心泛蓝现象属Cu离子和Cl离子含量较高,为此,提出萝卜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即萝卜种植地农家有机肥与氯化钾不要混合施用,钾肥应使用硫酸钾为佳,可采用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鸡粪的施肥方式。


腐植酸肥在铁观音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在茶园进行施用腐植酸有机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次数对茶叶产量、百芽重、芽头密度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腐植酸肥用量的增加,茶叶产量随之增加,增产幅度为4.32%~12.62%,施用腐植酸肥可增加茶树的芽头密度和百芽重,且分次施用比单次施用增产效果不显著;施用腐植酸肥对提高土壤pH的效果较好,提高幅度为4.50%~14.19%;建议每667 m2一次性施用腐植酸肥40 kg。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14
摘要:作者从菇房建造、培养料配制、栽培工艺等方面,总结了双孢蘑菇生产中的一些栽培要点,旨在帮助生产者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提供参考。


有机无机茶叶专用肥施用效果的研究
《茶叶科学技术 》 2014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有机无机茶叶专用肥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用专用肥3年后茶叶产量比习惯施肥可提高5.6%~23.0%;芽头密度、百芽重和叶片厚度都高于习惯施肥;茶叶品质也明显提升;同时施用茶叶专用肥还增加了茶园土壤肥力、减轻土壤酸化和减少环境污染;经济效益也有较大提高;施用专用肥2效果好于专用肥1;所以有机无机茶叶专用肥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优质两系杂交稻“福两优366”尤溪百亩示范片通过验收
《福建稻麦科技 》 2014
摘要:2014年10月19日,受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有关同行专家,对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承担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福两优366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在尤溪县西滨镇建立的福两优366百亩示范片,进行产量现场机收实割验收。示范片面积110亩,经田间考察,选择有代表性的3类田块,每类田块实割二分地左右,经脱粒、称重、丈量面积,测定稻谷含水率,平均实


龙眼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以立冬本、冬宝9号、苗翘、青壳宝圆等4个龙眼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果实发育时期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