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筛选及其水质处理效果研究
《淡水渔业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得到吸附能力强、水质处理效果良好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本实验沸石、火山石、陶环、核桃壳、牡蛎壳五种不同载体对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NY5株)的负载性能,以及在以养殖废水作为空白对照,游离NY5作为阳性对照的条件下,不同载体固定NY5对养殖的处理效果,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质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沸石和牡蛎壳对NY5的负载性能较好,载菌量分别达1.25×10~9、9.0×10~8CFU/g;在养殖废水处理方面,火山石NY5组第7天、牡蛎壳NY5组第21天时NH_4~+-N浓度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降低53.4%、56.6%;火山石NY5组第7天时NO_3~--N浓度与空白对照相比降低87.9%;第28天时火山石NY5组、牡蛎壳NY5组NO_2~--N浓度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降低90.1%、80.2%;第14天时火山石NY5组TN浓度与空白对照相比降低51.6%。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也可以看出,火山石NY5组和牡蛎壳NY5组对养殖废水综合处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 固定化载体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负载性能 水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TGF-β1、Smad4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过表达和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TGF-β1/Smad4信号通路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首先克隆了草鱼TGF-β1、Smad4基因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序列各1 134和1 644bp。其次,在TGF-β1、Smad4序列两端分别加上相应的酶切位点,同时对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进行双酶切,将带酶切位点的片段正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TGF-β1、Smad4基因的真核过表达载体pcDNA3.1(+)-TGF-β1、pcDNA3.1(+)-Smad4。另一方面,根据TGF-β1、Smad4基因序列全长分别设计3对长度为48bp的shRNA,然后将构建好的shRNA插入到载体pRNA-U6.1/Neo中,即可成功构建TGF-β1、Smad4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pRNA-U6.1/Neo-TGF-β1和pRNA-U6.1/Neo-Smad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以南黑潮流量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重心影响的滞后性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西北太平洋海域黑潮流量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渔场的影响,本研究中结合1994—2010年西北太平洋海域黑潮流量和柔鱼渔场重心数据,采用阿尔蒙法建立了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通过分析黑潮流量异常与渔场重心偏移的互相关系数和模型的AIC值,确定了模型的最佳滞后期数,并添加了一阶滞后残差项以消除残差序列的自相关。结果表明:在经度方向上,黑潮流量异常在一年内对柔鱼渔场重心偏移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在纬度方向上,模型中黑潮流量异常变量的第12~15期系数均显著,分别为0.003 72(P<0.05)、0.004 93(P<0.01)、0.006 29(P<0.01)和0.007 81(P<0.05),说明黑潮流量异常会在6个月后的两个月内对渔场纬度重心产生正向的影响,模型调整后的相关系数为0.549。本研究中考虑了渔场对黑潮流量响应的时滞性,研究结果对延长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预报的有效期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阳澄西湖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根据2015年3月~2016年2月对阳澄西湖水体叶绿素a和水质理化因子的逐月监测结果表明,阳澄西湖叶绿素a浓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全年变化范围为11.93μg/L~66.67μg/L,平均值为27.54μg/L±20.34μg/L。最小值出现在2016年1月,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8月。叶绿素a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着差异,叶绿素a在断面Ⅰ浓度最高,其次是断面Ⅱ和断面Ⅳ,断面Ⅲ最低。根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计算阳澄西湖营养状态,得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50.7~59.3,年平均值为55.6,水体总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综合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合生产实践对阳澄西湖总氮(TN)、总磷(TP)和氮磷比(N/P)取对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无相关关系,与总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氮磷比呈极显著负相关,阳澄西湖可能是一定程度的磷限制湖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水鱼类功能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生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群落功能多样性备受生态学界关注,被认为是能解决生态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国对于群落功能多样性主要集中在植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而在鱼类群落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我国鱼类资源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包括水坝建设导致的鱼类通道受阻、水库形成造成鱼类产卵场功能消失、过度捕捞、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加重、外来种入侵等因素,导致渔业资源急剧衰退,水生生态系统功能下降。以淡水鱼类群落为例,对鱼类功能多样性的数据获取及处理分析与评价、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与研究难点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鱼类资源保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切入点。
关键词: 功能多样性 群落结构 数量分析方法 淡水鱼类 功能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插值法在北部湾渔业资源密度评估中的应用
《中国水产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弥补采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而获得更加合理的渔业资源密度分布情况,本研究将空间插值方法与渔业声学技术相结合,利用Echoview渔业声学数据处理系统(Version 6.1)对2014年7月至8月间的北部湾渔业声学调查数据进行预分析,再对实际探测数据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普通克里格插值(OK)、简单克里格插值(SK)。通过计算对比几种插值模型的决定系数(R~2)、平均误差(ME)、均方根误差(RMSE)等,筛选最优插值模型。结果表明,鱼类密度总体分布较均匀,相对集中的区域较少,分别在中东部沿岸区域、中越共同渔区中西部区域和北部远岸海域,而在中南部远岸海域分布稀少;比较3种插值参数发现,R~2和RMSE显示的优劣顺序相似,OK>SK>IDW,ME显示的优劣顺序为OK>IDW>SK,说明在该区域进行的渔业声学资源密度评估中,普通克里格插值(OK)能够更好的预测北部湾海域的资源密度分布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牡蛎壳粉缓释剂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年4月6日—10月26日,在桑沟湾海区现场研究了牡蛎壳粉缓释剂(Careshell)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按照缓释剂的重量比设置4个处理组,其中,魁蚶的初始体重均为160 g/组,缓释剂的重量分别为0(对照组C0)、80 g(C1组)、160 g(C2组)和320 g(C3组)。实验共进行200 d,每40 d测量各实验组魁蚶的生长参数(壳长、壳宽、壳高、湿重),计录死亡个体数,计算不同阶段(40 d间隔)魁蚶的特定生长率(SGR)及死亡率。结果显示,C3组魁蚶各生长参数显著高于C0组(P<0.05),但与C1、C2组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200 d的养殖实验,C3组壳长、壳宽、壳高和湿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34±0.01)%/d、(0.46±0.02)%/d、(0.39±0.01)%/d、(1.11±0.002)%/d,均极显著高于C0组(P<0.01),平均增加了17.9%、20.3%、18.1%、16.7%。C3组死亡率为(19.6±5.6)%,低于C0组的(26.1±2.5)%,但差异不显著(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ML01株胞外产物及分泌性蛋白的分离与特性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引起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幼鱼"皮肤溃疡病"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ML01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膜覆盖技术和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了ML01株的胞外产物及分泌性蛋白。应用毒性试验、质谱分析与分子克隆技术,对纯化的胞外产物和3种主要的分泌性蛋白进行了特性分析与鉴定。结果显示,哈维氏弧菌ML01株的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s)具有酯酶、明胶酶、淀粉酶、酪蛋白酶活性,无脲酶活性。ECPs对羊红细胞无溶血性,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9.55μg/g鱼体重。从ML01株中分离到3种主要的分泌蛋白P42、P36、P31,其分子量分别为42、36、31 k Da。经质谱鉴定和分析,这3种蛋白分别为哈维氏弧菌的外膜蛋白Omp U和Omp N,以及一种功能未知的蛋白。利用同源克隆,成功地从ML01株基因组中扩增到了P42、P36、P31的基因。序列测定和比对结果显示,ML01株的这3个基因与哈维氏弧菌ATCC 33843(Gen Bank CP009467)的相应基因相比,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7.08%、100%、99.67%,其编码的多肽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71%、100%和99.93%。本研究对进一步分析哈维氏弧菌ML01株的致病机理、研发该菌的亚单位疫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胞外产物 分泌性蛋白 质谱分析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隔式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设计与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池塘养殖设施化程度低、净化能力不足和排污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分隔式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该系统由20%水面的吃食性鱼类养殖区和80%水面的滤杂食性鱼类养殖区构成,配置过水堰、螺旋桨式和水车式推流装置、集污和吸污装置等养殖系统设施和装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螺旋桨式推流装置提水动力效率为340 m~3/(k W·h),流量为204 m~3/h,空载噪音为60 d B;水车式推流装置提水动力效率为360 m~3/(k W·h),流量为180 m~3/h,空载噪音为67 d B;过水堰过水的总流量约为331 m~3/h,利用水循环装备实现水体流动可实现水体日交换量7 900 m~3,达到养殖池塘水体的50%左右。利用推流装置搅动水体,可实现水体大范围的对流,交替暴晒水体,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试验池塘中下层溶解氧水平比对照塘高出59.5%,试验池塘叶绿素a浓度比对照塘低,说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浮游植物过渡繁殖。该养殖系统可为池塘健康养殖系统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渔业 水产养殖 水质 分隔 循环水 过水堰 池塘养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的时空分布特征
《南方水产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作为北部湾主要经济鱼类之一,长久以来受过度捕捞的影响,其资源量发生较大波动,将对渔业生产和种群结构有较大影响。文章根据2014年~2015年近海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应用生物量和个体数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综合分析该鱼种资源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该鱼种广泛分布于北部湾中国管辖海域内,四季的出现率均在86%以上。生物量和个体数CPUE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最高值在夏季(平均值分别为7.3 kg·h~(-1)和240.83尾·h~(-1)),而冬季最低(平均值分别为1.76 kg·h~(-1)和21.94尾·h~(-1))。从空间分布看,生物量和个体数CPUE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北部湾20°N以北海域,而低值区则处于海南岛西部海域。近年来在该海域实施的资源养护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相比于20世纪90年代,二长棘犁齿鲷的资源量有所恢复。但二长棘犁齿鲷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体长200 mm或体质量80 g以上的群体比重总体偏低,种群低龄化和小型化问题仍较为严峻,需采取新的管理措施(增大最小网目和开捕体长),以降低捕捞强度,改善种群结构。
关键词: 二长棘犁齿鲷 渔业资源 CPUE GIS空间分析 北部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