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974条记录
保护地枸杞营养袋育苗技术

北方果树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质检机构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中作用的初探

农业质量标准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联合检测方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蔺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初步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 2005

摘要:研究了物理、药剂、低温层积以及多种配合处理方式对破除马蔺种子休眠及诱导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蔺种子种皮约占种子风干质量的27.99%,种子透水性较差,种子自然萌发率较低,为2%~3%.物理、药剂、低温层积处理方法的单一处理对破除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效果不明显.但将几种方法配合处理后,发芽率有所提高.特别是在层积处理60 d,又经300 mg/L赤霉素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可达14%.由此可见,多种处理方法的配合使用对破除马蔺种子休眠以及提高其萌发率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马蔺种子 萌发率 药剂处理 物理处理 低温层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个宁夏构杞雄性不育种质个体YX-1研究初报

宁夏农林科技 2005

摘要:从宁杞1号为代表的宁夏枸杞生产园内发现首个雄性不育种质个体,暂定名为YX-1.YX-1植株生长正常,花器外形正常,雄蕊较短,蜜腺发育正常.雌蕊表现为花柱超长,柱头发育正常,子房正常;存在严重自花授粉障碍,强制性自交结实率为0,异花人工授粉结实率100%;花药发育正常但功能异常,表现为花药开裂,但花药内无花粉散出,经过醋酸洋红染色,无着色颗粒.

关键词: 宁夏枸杞 雄性不育 种质个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新杨中与DRE元件结合的转录因子的克隆及鉴定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REB类转录因子特异地与DRE元件结合,在植物感受非生物逆境(干旱、高盐和低温)胁迫时,激活一系列逆境应答基因的表达。我们选用银新杨(Populusalba×P.albavar.pyramidalis)为材料,通过PCR和同源EST搜索的方法克隆得到了一个类DREB的基因,命名为PaDREB2。酵母单杂交实验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能特异地与DRE元件结合并激活下游报告基因的表达。用RTPCR的方法研究了PaDREB2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aDREB2受低温、干旱和高盐的胁迫诱导。

关键词: DREB转录因子 脱水应答元件(DRE) PaDREB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地几点建议

现代农业科技 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农业科技 2005

摘要:作者根据对枸杞质量检验的实践,对影响枸杞质量安全的农药残留、重金属、二氧化硫超标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实施“无公害枸杞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枸杞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和培训,控制农药污染,减少产后污染等措施提高枸杞质量安全。

关键词: 枸杞 质量安全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鲜食葡萄采后保鲜产业化的技术措施浅析

农业科学研究 2005

摘要:在概述我国葡萄产业的基础上,指出了鲜食葡萄流通上的差距.分析了我区鲜食葡萄生产与采后设施状况.依据宁夏葡萄产业化的政策背景对鲜食葡萄的采后保鲜工艺的工序提出了务实的观点.为使鲜食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使保鲜为采前服务并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必须加强采前的产业化水平,并使之与采后保鲜、物流有机结合,使采后的工业化得到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宁夏 鲜食葡萄 保鲜工艺 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河套灌区农业节水分区与模式

节水灌溉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当前河套灌区实施农业节水的实际,利用比较、分类和类比方法进行农业节水的合理分区,针对不同分区特点,提出各自的农业节水发展模式, 并指出各分区农业节水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河套灌区 节水分区 技术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