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首个宁夏枸杞雄性不育种质个体YX-1研究初报
《宁夏农林科技 》 2005
摘要:从宁杞1号为代表的宁夏枸杞生产园内发现首个雄性不育种质个体,暂定名为YX-1。YX-1植株生长正常,花器外形正常,雄蕊较短,蜜腺发育正常。雌蕊表现为花柱超长,柱头发育正常,子房正常;存在严重自花授粉障碍,强制性自交结实率为0,异花人工授粉结实率100%;花药发育正常但功能异常,表现为花药开裂,但花药内无花粉散出,经过醋酸洋红染色,无着色颗粒。


NaCl胁迫对枸杞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枸杞幼苗进行不同浓度(NaCl)处理后的荧光特性和活性氧代谢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фPSII呈降低趋势,非光化学猝灭效率(NPQ)在轻度胁迫时有所升高,随着盐浓度的加重使NPQ下降;随着盐浓度地升高,保护酶SOD、POD、CAT活性有不同程度地升高,但是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也增高,说明枸杞叶片活性氧不能及时清除而造成光合速率的下降,从而使光合机构受到破坏,同时也说明枸杞幼苗对NaCl轻度胁迫(0.3%)和短期胁迫(4d)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浅析我国新型种业市场体系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竞争焦点
《现代农业科技 》 2005
摘要:1我国新型种业市场体系的现状1.1我国种业已经确立新型种业市场体系国家实施“种子工程”时期,全国有县级及县级以上国有种子公司公司2700多家,县级以上良种场2000多家,形成了庞大的种业市场体系。这些按行政区域设立的各级种子公司,分别担负着各自区域的种子生产、统一供给和市场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业信息化新模式——P2P网络技术
《宁夏农林科技 》 2005
摘要:P2P(Peer to Peer)网络结构区别于Client/Server结构或Browser/Server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整个网络不依赖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peer)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等三方面的功能,兼容现有的各种网络服务。由于P2P技术相对较低的成本和灵活的网络互通性能,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各类数字终端、服务器资源、网络带宽等资源持续保持类摩尔定律式的增长,通过更直接的共享方式来提高沟通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保障信息服务安全将为社会信息化带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P2P技术为服务共享、分布式计算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模式,凭借网络技术的新发展,农业信息化将在广大的农村和农业领域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 对等网络技术(P2P) 信息服务 农业


枸杞抗黑果病变异体的初步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05
摘要:用枸杞品种宁杞1号的髓组织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用110GY(半致死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并恢复增殖14d后,以枸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s)纯菌株产生的培养滤液为选择剂,筛选抗性变异体。在含毒素液60%条件下,一步筛选获得抗炭疽病毒素的愈伤组织,将其转移到含50%毒素液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经不断选择,选出了抗50%毒素液、且抗性稳定的抗性愈伤组织变异体,该变异体在含30%毒素液的分化培养基中可分化成再生植株,其叶片经胶孢炭疽菌分生孢子接种鉴定,有6株抗病。说明经筛选得到的抗性再生植株是抗炭疽病(黑果病)的变异体。


风沙土农田培肥地力措施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试验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大田风沙土培肥途径结果表明,各种培肥措施均能明显提高风沙土农田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且对土壤团粒结构有较明显影响,其中施有机肥处理影响最大,显著提高土壤蓄水性能。N、P、K配施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幅较大。与单施无机肥和单施有机肥相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培肥措施可显著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