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枸杞不同成熟期果实品质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 》 2005
摘要:通过对枸杞不同成熟期果实中的一些成分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证明不同成熟期果实的重量差异显著,夏果明显大于秋果,但秋果的出干率高于夏果.秋果与夏果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的含量差异显著,而主要药理成分如多糖、总酸、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枸杞的秋果生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通过实施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来达到枸杞全年丰产的目的.


NaCl胁迫下枸杞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枸杞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接种于对照及含100,200,400 mmol/L NaCl的培养基上,培养1,3,5,7,11 d.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枸杞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培养1,3,5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5 d后开始下降;培养11 d时在不同含盐培养基上加入外源ABA,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通过SDS PAGE电泳实验发现,当NaCl浓度为400 mmol/L时,在愈伤组织中诱导出一条40.5 kD的新蛋白.


枸杞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05
摘要: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枸杞中多种农药(敌敌畏、氧化乐果、乐果、久效磷、马拉硫磷、对硫磷、克百威)残留,国标法(二氯甲烷法)测定枸杞干果7种农药残留的平均回收率87.3%~102.3%,相对标准偏差1.19%~9.61%。美国CDFA法(乙腈法)测定枸杞干果7种农药残留的平均回收率82.9%~116%,相对标准偏差1.23%~13.8%;测定枸杞鲜果7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82.1%~105.9%,相对标准偏差0.417%~15.6%。7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在0.01μg/mL/mL~1.0μg/mL之间,相关系数0.9994~0.9999。


中药指纹图谱的有机构成体系
《时珍国医国药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在总结近年来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对化学指纹图谱、DNA指纹图谱、生物色谱指纹图谱等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试图揭示中药各种指纹图谱的本质及其相关性以及建立中药指纹图谱体系的重要意义,初步探讨和展望了它的研究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指出一个完整的中药指纹图谱体系应是由多种现代科学仪器检测出来的,涉及多个领域的,包含多元化信息的有机整体。认为多种指纹图谱相结合对于中药的品种鉴定、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新药研究、药用优良品种的选育都有重要意义。


枸杞耐盐突变体的筛选及生理生化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同剂量60Coγ对以枸杞叶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并将恢复增殖的愈伤组织采用逐步提高盐浓度的方法,直到筛选出耐1%的愈伤组织变异体,通过对其生理生化的分析表明:变异体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干、鲜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MDA含量和质膜透性、O-·2与H2O2含量都低于对照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对可溶性蛋白SDS电泳结果表明:耐盐变异体有22条蛋白带,而对照组有21条蛋白带,其中31.3kD、21.0kD、18.5kD带为耐盐变异体所特有,而74.1kD、52.1kD带为对照组所特有,并且73.7kD、67.9kD的蛋白耐盐变异体含量高于对照组.


黄芩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
《生物技术 》 2005 CSCD
摘要:为寻求诱导黄芩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条件和激素配比,以黄芩的子叶、真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①在黑暗条件下各激素处理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增重均高于光照条件下,而褐化率低于各处理,并且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较光照下松散,适合于细胞培养;②M6培养基其褐化率为0,诱导率高达100%,愈伤组织增重2.22g,明显优于其它激素配比,是黄芩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③各种激素配比处理下,黄芩真叶愈伤组织的愈伤组织增重明显高于子叶和下胚轴。而褐化率却明显低于它们,因此真叶是黄芩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