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性状比较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差异。【方法】以新疆冬小麦117份地方品种和39份选育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13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地方品种在旗叶长、旗叶宽、株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穗粒重、千粒重和蛋白质等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选育品种,而穗长、小穗着生密度、每穗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等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略低于选育品种,且地方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都高于选育品种;15个性状间简单相关分析中,地方品种有24对性状相关极显著,选育品种仅有6对性状相关极显著。【结论】新疆地方冬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对于冬小麦育种改良具有参考利用价值。

关键词: 冬小麦 地方品种 选育品种 遗传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大棚有机茄子栽培技术要点

新疆农业科技 2011

摘要:1品种选择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栽培宜选择耐寒、耐弱光、抗病、丰产、果实商品品质好的品种,如快圆茄等。2育苗2.1种子处理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分钟,捞出经反复淘洗后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生物黑炭对新疆灰漠土肥力与玉米生长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生物黑炭作为改良剂与堆肥等其他生物质改良剂相比对新疆低产土壤———灰漠土的改良和玉米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施入20t·hm-2和40t·hm-2的生物黑炭,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基础土壤相比,提高了22.77%和49.80%,明显高于秸秆还田、羊粪和腐植酸有机肥等对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效果。施用生物黑炭提高了玉米单穗重、千粒重、产量以及生物量,降低了玉米的根冠比,促进玉米根系生长,而追施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施用生物黑炭能够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灰漠土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以及农艺性状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生物黑炭 灰漠土 有机质 玉米产量 根冠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秘书人员写作能力之浅见

办公室业务 2011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秘书人员写作能力的要求和措施。

关键词: 秘书 写作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阿魏酸对离体培养棉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建立新疆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6号’的体外胚珠培养棉纤维体系,利用图像数字化处理技术和电镜切片观察,探索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阿魏酸(FA)对棉纤维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棉胚珠的体积、棉纤维长度、纤维团生长面积和纤维细胞壁厚度均显著增加。(2)FA的影响在培养15 d后达到显著水平,25和50μmol/L外源FA对离体培养棉纤维的伸长和纤维细胞壁的增厚都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浓度下纤维伸长和细胞壁增厚的程度不同。(3)各处理培养25 d后,25μmol/L FA处理的棉纤维长度比对照极显著增加14.2%,纤维团生长面积比对照极显著增加18%;50μmol/L FA处理的棉纤维细胞壁厚度比对照极显著增加61.7%。

关键词: 阿魏酸(FA) 离体培养棉纤维 图像数字化处理 电镜切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增强科技服务“三农”能力

农业科技管理 2011

摘要: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研院所增强科技服务"三农"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文章回顾了新疆农业科学院"十一五"以来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设立专项,广辟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成果转化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管理,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实用性;抓好各类试验站、中心和科技示范园区等中试基地建设,促进科研生产良性循环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 服务“三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土壤养分淋溶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养分淋溶是造成土壤营养元素大量损失的重要原因。养分的淋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引起营养元素损失,降低肥料效益,而且造成地下水污染,给环境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无论从农业角度,还是从环境观点,农田土壤养分淋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土壤肥料养分淋溶研究进展及趋势,阐述了农田土壤肥料养分形态、农田土壤肥料养分淋溶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了中国在土壤肥料养分淋溶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田 淋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地理分布及其新发现亚基的特性(英文)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和方法】为了揭示新疆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多样性,对新疆北部地区(北疆)、东部地区(东疆)和南部地区(南疆)小麦地方品种HMW-GS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新疆小麦地方品种HMW-GS等位变异的分布与其地理来源具有密切关系,除Glu-B1位点外,Glu-A1和Glu-D1位点等位变异在北部地区、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分布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在Glu-A1位点,Glu-A1c编码的Null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Glu-A1b编码的2~*亚基;但在北部地区,几乎所有品种都含有Glu-A1c编码的Null亚基,仅有1个品种含有Glu-A1b编码的2~*亚基。在Glu-B1位点,新疆大多数小麦地方品种含有Glu-B1b编码的7+8亚基。在Glu-D1位点,新发现的等位基因Glu-D1bp(t)编码的2.6亚基在东疆和南疆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在北疆出现的频率最低,分别为91%(东疆),61%(南疆),19%(北疆);等位基因Glu-D1bp(t)在南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中普遍存在。然而,北疆是以等位基因Glu-D1a编码的2+12亚基为主,其频率为83%。关于Glu-D1bp(t)的起源,推测可能是在南疆地区自然突变产生,然而由于南疆和东疆荒漠化造成的地理阻碍使其向北疆传播的概率较低,同时抑制了该基因向东亚地区的迁移。【结论】基于DNA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Glu-D1bp(t)编码的2.6亚基与Glu-D1al编码的2.2~*亚基非常相似。

关键词: 遗传差异 Glu-D1 Glu-B1 Glu-A1 等位基因频率 地区差异 制约因素 2.6亚基 氨基酸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冠层结构测定方法探讨

中国棉花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CI-110数字式植物冠层图像分析仪研究测定位置、时间和高度等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准确性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冠层图像分析仪测定棉花冠层结构时,鱼眼镜头应放置在小区中间行的棉株主茎附近、地面10 cm上方,最适测定时间为19:00-21:00或多云天气;分析鱼眼图像时,阈限宜设置为50%,天顶角分区为5,方位角分区为4。

关键词: 棉花 冠层结构 测定位置 测定时间 测定高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阳能干燥技术在我国果蔬干制中的应用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广泛利用果蔬产地丰富的太阳能,降低传统干制的能耗,提高果蔬太阳能干制的生产效率和传统干制工艺的升级。【方法】从节能环保、干燥周期、产品质量与优级品率、投资回收期等环节分析太阳能干制技术优势与特点。通过对干燥物料特性、太阳能干燥装置的分类与性能、太阳能资源条件以及干燥模型和工艺的分析,找出影响果蔬太阳能干制速率和品质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作为间歇性能源太阳能应作为补充能源进行联合干燥、连续智能干制是为今后的我国果蔬干制的发展方向。【结论】应根据不同原料的特性、环境条件、合理控制组合干燥的温湿度和风速等,不断提高组合式太阳能干燥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关键词: 太阳能干燥技术 果品干制 节能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