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技术
》
2014
摘要:1茬口安排有机蔬菜种植的茬口要和市场紧密结合,首选市场需要量大,销售容易,效益好的蔬菜种类。合理轮作。蔬菜田多年连作会产生连作障碍,重茬连作往往会造成病虫害的严重流行,加剧病虫害发生。合理轮作是利用寄主和外寄主植物的交替,切断专性寄主性病虫的食物链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防治病虫。有机蔬菜生产中可进行水旱轮作,这样会在生态环境上改变和打乱病虫发生的小气候规律,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园林意识,太原市在打造北方园林城市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实地调查太原市城区园林景观冬季效果的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园林植物冬季景观效果的特点,总结了具有冬季观赏价值的主要植物种类,并提出营造太原市园林植物冬季景观的建议。
关键词:
太原市城区
冬季
园林植物
园林景观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来自山西省晋中市、万荣县和平陆县3个主产区的苹果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对苹果种植户当前的投入产出状况、技术效率差异及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样本农户技术效率在52.48%~98.36%之间,平均技术效率值是82.34%。在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果农的种植经验和种植规模对技术效率都有正面的影响且具有统计显著性,即生产经验和种植规模对当前苹果种植户技术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山西
苹果产业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技术效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摘要:通过新型农民、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比较,提出新型农业从业人员即新"新型农民"(简称新型农民)的概念,新"新型农民"是随着社会发展,分工分化成长壮大的各种新类型的农业从业人员。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型农民的类型、农业专业化、农民职业化、新型农民首先实现区域、新型农民培养对象和土地租赁或者自有等热点问题,最后指出新型农民的发展要尊重农民和基础的自主性。
关键词:
新型农民
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
新“新型农民”
《天津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氮素是化肥中施用量最大的营养元素,其循环途径对环境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笔者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免耕覆盖下土壤理化属性、土壤氮素形态含量以及土壤氮素损失迁移的状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免耕
土壤
氮素
《食品与机械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二级变温挤压成型技术,研究青稞全麦免煮面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青稞籽粒炒制工艺的最优工艺组合为:炒制温度260℃,水分含量12%,炒制时间15 min,膨化压力0.3 MPa。青稞免煮面加工最优工艺组合为:主机温度60℃,加水量3%,青稞面粉粒度100目,压力0.5 MPa。该条件下的制品口感良好,熟化度高、较好地保留了青稞的营养成分。
关键词:
青稞
免煮面
无介质炒制
二级变温挤压成型
《中国种业
》
2014
摘要:在山西省神池县开展了谷子渗水地膜波浪形全膜覆盖穴播免间苗技术和普通地膜半覆盖穴播技术的对比试验,测定了谷子增产的微生态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两类指标。通过本研究,探讨得出旱地谷子增产微生态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的技术根源因素,即渗水地膜波浪形全膜覆盖穴播免间苗技术模式,其作为一套全新和较为完整的谷子旱作省人工高产栽培模式,是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其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等国内研究领域的延伸。
关键词:
谷子
渗水地膜
波浪形
全膜覆盖
2MB-1/4型铺膜精密穴播机
《山西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对17个辣椒基因型材料进行了花药培养,分别研究了基因型、激素组合、高温预处理、接种时间对辣椒花药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药培养差异较大,其中,最易产生胚状体的是海花三号;添加合适的激素配比也可以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果,0.1 mg/L BA+0.5 mg/L NAA+1.0 mg/L KT是辣椒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最适宜的生长调节剂组合;接种后35℃高温预处理6~10 d可大大提高胚状体诱导率;2—3月接种的花药最易出现胚状体。
关键词:
辣椒
花药培养
胚状体发生
愈伤组织
《河北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根据山西省不同玉米种植区的生态特点,对不同种植区种植早熟玉米的适宜品种类型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山西省早熟玉米育种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不同种植区早熟玉米品种选育的方向和基础自交系的选育方法。
关键词:
山西省
玉米
早熟品种
发展策略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了提高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播种质量,为广大麦玉轮作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采用将不同小麦播种方式进行组合的研究方法,对小麦群体发育及产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播量相同情况下,"撒播+宽幅播"的组合播种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田间缺苗断垄单元的分布,提高田间群体生物量积累。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在适宜播量条件下,"撒播+宽幅播"的组合播种播量比例以1:2为宜。‘舜麦1718’在播量为135.0 kg/hm2时,播量比例为1:2的"撒播+宽幅播"的组合播种方式,产量显著高于传统条播、宽幅播及撒播等单一播种方式。
关键词:
小麦
“撒播+宽幅播”组合播种
缺苗断垄
产量构成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