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杀虫剂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在施用尿素的土壤(有效氮质量分数为200 mg·kg-1)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在5、10和50 mg·kg-1)的吡虫啉和毒死蜱2种杀虫剂时,杀虫剂对土壤温室气体CO2、N2O和CH4排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和空白相比,施用尿素明显地增加了土壤中温室气体N2O和CO2的排放量,但对CH4的排放无明显影响。当施用5 mg·kg-1吡虫啉时,土壤中N2O和CO2排放总量和尿素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吡虫啉用量上升至10和50 mg·kg-1时则显著降低了温室气体N2O和CO2的排放量(P<0.05),N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6.89%和53.10%,CO2排放量分别降低15.14%和13.79%。毒死蜱在5、10和50 mg·kg-1三种用量时土壤的N2O排放量与尿素处理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毒死蜱在5和10 mg·kg-1用量时则明显抑制了土壤CO2的排放(p<0.05),分别比尿素处理降低了19.88%和19.02%;用量上升到50 mg·kg-1用量时,土壤的CO2排放量与尿素处理相比无差异。吡虫啉和毒死蜱对CH4排放量均没有明显影响。可见,杀虫剂施用明显影响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但不同杀虫剂品种及其用量的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


福建葡萄炭疽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果树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引起福建省葡萄主产区炭疽病的病原种类、致病力情况及其寄主范围。【方法】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葡萄炭疽病病源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从供试的18个病株中分离得到了2种菌落形态不同的炭疽菌菌株,其分生孢子均为单胞,无色,多数为圆筒形、棒状或椭圆形,附着胞为深褐色,多数为球形或近球形。供试的葡萄炭疽菌菌株用胶孢炭疽菌特异性引物Cg Int/ITS4均可从其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大小约500 bp的特异性条带。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同时侵染苹果、杧果、油桃、李、番茄和梨等多种水果。【结论】引起福建葡萄主产区炭疽病的病原为胶孢炭疽菌,该菌株可侵染‘红地球’葡萄及苹果、杧果、梨等多种水果,寄主范围较广泛。


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和生物碱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比较Zorbax SB-C18与TSKgel ODS-100Z这2种色谱柱对12个组分的分离效果,从洗脱方式、流动相pH值、柱温与流速等方面优化色谱条件,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考查以及茶样测定应用,从而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茶叶中没食子酸(GA)、8种儿茶素类(GC、EGC、C、EGCG、EC、GCG、ECG、CG)与3种生物碱(可可碱、茶碱、咖啡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确立的最优色谱条件为:采用TSKgel ODS-100Z(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2‰甲酸水溶液(A相)和甲醇(B相),洗脱方式为83%A(0min)→75%A(5min)→73%A(7min)→58%A(16min)→83%A(18min),柱温为4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茶叶中各组分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 0以上,保留时间与峰面积的精密度RSD分别小于0.105%与4.076%,加标回收率在97.767%~104.766%。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回收率,对待测组分的分离效果好,适用于茶叶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类及生物碱含量的准确测定。


牧草蔗新品种(系)品种适应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我国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高产优质饲用牧草蔗新品种。[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10号为母本,以美国甘蔗CP65-375为父本,通过杂交方式选育出分蘖能力强、耐旱、耐寒和再生能力的牧草蔗新品种,并在福建省漳州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2009~2011年牧草新品种闽牧02117、闽牧02118和闽牧02222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闽牧101和闽牧42;农艺性状方面,闽牧02117、闽牧02118和闽牧02222生长速度快,干物质含量和单丛分蘖数均高于对照闽牧42和闽牧101;越冬越夏能力方面,5个品种均可以顺利越冬和越夏,其中闽牧02117、闽牧02118和闽牧02222在福建省漳州地区均可以开花,而对照品种不开花。[结论]闽牧02117、闽牧02118和闽牧02222牧草新品系均适宜在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测定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的营养成分,研究其不同添加量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垫料含氮量为1.63%,可作为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氮源;5种食用菌菌丝在不同的配方上都能生长,适宜的添加量有利于促进菌丝生长,添加垫料为35%时,平菇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9.50mm·d-1;添加垫料为40%时,毛木耳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4.50 mm·d-1;垫料添加量为35%时,金针菇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4.35mm·d-1;垫料添加量为20%时,滑菇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4.52mm·d-1;垫料添加量为45%时,真姬菇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2.60mm·d-1,它们和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


不同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匹配对结瘤固氮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4
摘要:研究不同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匹配后对紫云英的结瘤固氮影响。结果表明:M10根瘤菌种可分别显著提高8410441、闽紫6号、弋江籽的固氮酶活性、紫云英根瘤数、紫云英根瘤鲜重;ZLH2根瘤菌显著提高8410441紫云英地上部鲜重,ZK7根瘤菌提高闽紫1号紫云英全氮含量。从总固氮量来看,M10、XZ、ZLH2、ZK7、M3根瘤菌分别对提高闽紫6号、8324411、8410441、余江大叶、弋江籽品种的总固氮量效果最佳,其中以ZLH2对8410441的总固氮量最高。固氮酶活性与根瘤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根瘤数与根瘤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全氮含量与总固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发现,ZLH2对闽紫6号、8410441的促生效果较好;M10对8324411和弋江籽的促生效果较好;ZK7对余江大叶的促生效果较好。


以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主要基质的哈茨木霉FJAT-9040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CSCD
摘要:以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带来的新兴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主要培养基质,以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生防菌哈茨木霉FJAT-9040固体发酵的培养基。单因素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主成份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与麸皮的比例为9∶1;最适疏松值、无机碳源和无机氮源分别为麦粒40.00%、蔗糖3.00%和硫酸铵2.00%。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麦粒、蔗糖、硫酸铵对哈茨木霉产孢量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求解回归方程可得:当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麸皮=9∶1、麦粒含量36.74%、蔗糖含量3.07%、硫酸铵含量1.75%时,孢子产量最高,可达2.98×109个/g,与实际值相近。


多花黑麦草在生长兔上的营养价值评定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评定多花黑麦草在生长兔上的营养价值,研究以福建黄兔为对象,对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采用全粪收集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福建黄兔生长兔对多花黑麦草‘美克斯’和‘海里克斯’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和无氮浸出物(NFE)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2.67%、82.68%、21.70%、26.58%、28.59%、68.37%、57.69%、71.64%、70.82%、64.38%和50.45%、79.53%、24.69%、30.45%、32.69%、69.84%、59.38%、70.48%、69.31%、69.30%。其中生长兔对多花黑麦草DM、CP、EE、Ca和P的表观消化率较高,对CF的表观消化率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