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干旱区西瓜需钾特性及施钾效应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05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西瓜需钾肥最多,需氮肥次之,需磷肥最少;退毛期是西瓜需钾关键期,果实膨大期是西瓜需钾高峰期;推荐施钾量为170kg/hm2~180kg/hm2。施钾能提高西瓜总糖和Vc含量,增加脆度,提高适口性。


甘草萤叶甲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甘草萤叶甲成虫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虫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幼虫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成虫、幼虫均为聚集分布。并分析拟合了成虫和幼虫在大田中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宁南山区冬季秸秆袋装酶贮试验
《宁夏农林科技 》 2005
摘要:在宁南山区12月至次年1月之间,以粉碎后的玉米秸秆草粉为原料,贮放温度在5℃~10℃之间,贮放15、30d后,开袋检查发酵率。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10℃的条件下,酶贮用复合酶添加量为0.2%(即倍量)时,贮放发酵30d即可取得良好的发酵效果。本试验解决了过去酶贮制作受季节和温度限制的难题,宜于在山区推广。


宁夏主推水稻品种品质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宁夏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2份水稻品种的10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有直链淀粉含量、粒形、粒长、垩白米含量、糙米率和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大小及垩白米率有较密切的正相关,与胶稠度和碾米品质性状有较密切的负相关;整精米率与蛋白质含量、垩白大小、粒形和粒长有较密切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因子为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第二主成分因子为垩白大小及垩白米率,第三主成分因子为胶稠度。笔者认为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大小、垩白米率和胶稠度可作为鉴定稻米品质的主要性状。


水分亏缺指数在全国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土壤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分亏缺指数(WDI)是建立在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理论基础上,并假设陆地表面温度是冠层温度与土壤表面温度线性加权及土壤与植被冠层之间不存在感热交换的情况下,结合陆气温差与植被指数得到的区域干旱评价指标。本文利用MODISTerra陆地表面温度和植被指数数据产品,采用NDVITs空间法分别计算了2000年4月上旬和5月中旬气温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结合陆气温差和植被指数计算全国范围WDI,并与表层土壤含水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WDI能够比较合理地用来监测区域干旱,不仅适用于裸地条件,还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完全植被或部分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干旱监测,克服了CWSI只能应用于郁闭植被冠层的限制。


水稻需钾特性及施钾效应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05
摘要:试验表明,苗期是水稻需钾关键期;孕穗期—齐穗期是需钾大量期。水稻施钾肥一般可增产10%左右,生产上应推荐的施钾量为137kg/hm2~160kg/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