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分子斑点杂交特异性检测试验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鸡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RE)是我国近年来在养鸡生产中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疾病之一,对养鸡生产的危害目前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REV)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性的反转录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反转录病毒属,病毒呈球形,有壳粒和囊膜,病毒颗粒直径80~100 nm,虽已分离到多株致病力不同的毒株,但都同属一个血清型。除了引起鸡、鸭、火鸡和其他禽类的亚临床感染到生长迟缓和肿瘤等多种临床和病理变


种子(拟南芥)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制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萌发是大多数开花植物生长发育的起始阶段,受种子本身的激素水平调控,同时也受外部光照、温度等环境影响,是外部环境与种子自身代谢交互影响的一个复杂的过程。介于其在生产生活上的重要意义,种子萌发一直是植物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激素、光照、细胞修复、组蛋白修饰对种子萌发的调控,同时结合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针对这些热点问题,综述最新的一些研究结果,以期为人们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黎平花猪杂优组合繁殖性能分析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4
摘要:贵州省黎平县农业局猪场是集生猪养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和商品猪生产于一体的示范性生猪养殖场,承担起全县生猪杂交对比试验和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并向社会提供杂交仔猪和商品猪的育种生产任务。为加大和提高对贵州地方品系黎平花猪(即黔东大花猪,《黎平县畜牧业区划》称为黎平花猪)的开发与利用,本文通过以黎平花猪为杂交母本,分别以苏白、长白、杜洛克为杂交父本进行杂优组合,拟对黎平花猪的杂优选育及应用推广


南方喀斯特地区草地的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草业与畜牧 》 2014
摘要: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造就了其独特的生境,其出露或埋藏的基岩主要为可溶性岩(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岩等),在水的化学溶蚀作用下,地表渗漏严重,地表水匮乏。且成土速率慢,土层较薄,保水能力较差,地表土壤多为中性至弱碱性。这对牧草和家畜生产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规范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家庭牧场生产,本规程对该地区草地放牧利用策略、放牧时期、放牧留茬高度、放牧次数和放牧利用方法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该生产技术规程对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草地放牧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安顺地区烤烟漂浮育苗TMV发生现状及致病因素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目的]了解安顺地区漂浮育苗TMV病毒发生规律以及导致大棚内发生大面积侵染的原因。[方法]于2011~2013年对安顺市主要烤烟种植区(县)病毒检出率、育苗点不同大棚烟苗带毒率以及TMV高发大棚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安顺市各烟区所有检测批次的样品均有一定的带毒率,不同烟区烟苗风险样品率及高风险样品率不同,其中紫云县烟苗TMV阳性检出率为历年最高。漂浮苗带毒率与育苗棚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随着育苗集约化程度提高,烟苗TMV阳性检出率提高,感染TMV的风险增大。设施不齐全、周边生态环境、育苗管理操作不到位为TMV传播提供了初侵染原和重要途径,导致烟苗带毒率大大增加。[结论]为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及提高烤烟的产量及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川香优569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选育新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应用于贵州水稻生产,采用杂交和复交途径,聚合多个材料的优异性状,育成新的三系恢复系G569,再用G569与不育系川香29A配组育成杂交水稻新组合川香优569,经贵州省2010-2011年区域试验,川香优569平均单产9.22t/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9%;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8.38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6.70%。川香优569的稻瘟病抗性、稻米理化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均优于对照,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贵州一季中籼迟熟稻区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