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毛乌素沙地不同密度柠条林对土壤结构及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种植不同密度的柠条对退化草原恢复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柠条带间距的增加,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极大的改善,容重逐渐减小,土壤的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透气性、排水能力、则呈增加的趋势,其中10 m带距的增幅最大。植被恢复后柠条带间土壤水分呈现10 m>7 m>对照>4 m的趋势。建立柠条林后随着植物种类的增加,个体重要值相对下降,各项生态指数不断升高。说明随着带间距的增加,群落结构在逐渐发生变化,使原来的荒漠化群落结构变得相对复杂并逐渐向稳定阶段发展。


肉用品种羊与地方品种羊所产杂种羊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测定与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 》 2005
摘要:用特克萨尔、萨福克、无角陶赛特三个肉用品种公羊杂交改良本地原有的滩羊、寒滩杂种羊,所产后裔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特杂去势周岁公羊活重71.87kg,萨杂为64.26kg,陶杂为64.20kg,分别比同龄、同性别的滩羊高113.90%、91.25%、91.07%;比小尾寒羊高73.18%、54.84%、54.07%。屠宰试验结果表明:三个类群肉用杂种羊屠宰后胴体重比滩羊高97.67%~126.70%,比小尾寒羊高68.40%~93.13%;屠宰率比滩羊高1.72~3.88个百分点,比小尾寒羊高4.19~6.35个百分点;活体净肉率比滩羊高2.21~4.72个百分点,比小尾寒羊高6.61~9.12个百分点;其它指标均显著高于本地滩羊和小尾寒羊,改良效果十分明显。


宁夏插秧水稻节水规律初探
《宁夏农林科技 》 2005
摘要:通过不同的灌水处理,研究在宁夏干燥气侯条件下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时段对水分的依赖程度。结果表明保水灌比不保水灌增产;保证产量的优先灌水排序是穗发育期(穗分化始期至齐穗期)—分蘖期(插秧至有效分蘖终止期)—分蘖停滞期(有效分蘖终止期至幼穗分化始期)—灌浆期(齐穗期至成熟期)。分蘖期保水有利增穗,穗发育期保水有利穗大和提高结实率及粒重,此两期不保水将严重影响产量。相反,节水优先考虑的时期是灌浆期,其次是分蘖停滞期。可以有两期不保水,但不能有连续两期不保水。


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整地方式下草地植物群落稳定性分析
《农业科学研究 》 2005
摘要:主要以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测定方面,选择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不同整地方式下的草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恢复的天然草地群落进行对比研究,其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鱼鳞坑整地植物群落相对稳定性较高,而天然封育草地的相对稳定性较低,主要是生境条件的不同影响了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与稳定性.最终可知草地植物群落都处在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恢复阶段.


生长肥育猪专用复合预混料饲养效果对比试验
《宁夏农林科技 》 2005
摘要:通过新研制的Ⅰ号、Ⅱ号猪专用预混料与外企产品预混料以及普通配料方式的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产品Ⅰ号、Ⅱ号与外企预混料组间增重、采食量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但与普通配料比较,差异达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增重分别提高18.7%、10.2%、25.5%;料肉比Ⅰ号、Ⅱ号、外企组均达到3.5∶1以下。经济效益较好,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半干旱退化山区坡地改造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野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不同整地方式山杏、山桃灌木林地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结果表明,通过人工坡地改造工程,山坡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明显的提高,在林木根系活动层40—60 cm土壤有机质、氮素增量高于其它处理,土壤速效磷增幅较小;土壤速效钾有少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