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我国杏育种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简要介绍了我国杏育种目标、育种手段和育种成果;针对目前我国杏育种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育种 研究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椒疫病抗性遗传及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抗疫病的甜椒育种材料‘N1345’与高感疫病辣椒材料‘N1308’为双亲,构建了6个联合世代,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方法对N1345疫病抗性进行遗传分析,并对其F2群体进行EST-SSR与SSR连锁标记分析。结果显示,N1345对疫病抗性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1-1),两主基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均相等,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世代分别为63.43%、82.32%和83.46%。筛选到E73、E318等2个EST-SSR标记与疫病抗性病级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96、﹣0.5492,差异水平均为极显著(P<0.01),表明这2个标记与对疫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这2个标记在22份甜辣椒材料中分离一致,有6份材料抗、感表型与标记分离不一致。

关键词: 甜椒 疫病抗性 遗传 EST-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爱神玫瑰”葡萄杂交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保持的研究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无核葡萄"爱神玫瑰"的杂交胚为试材,通过试验筛选出了胚性愈伤诱导基本培养基:NN69;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NN69+TDZ 0.05mg/L+2,4-D 0.5mg/L;胚性愈伤组织长期保持与增殖培养基:NN69+6-BA 0.2mg/L+2,4-D 0.1mg/L和NN69+2,4-D 0.2mg/L+TDZ 0.1mg/L为"爱神玫瑰"较适宜的培养基。

关键词: 无核葡萄 胚性愈伤诱导 保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莓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主要对树莓SSR-PCR体系进行优化,以‘来味里(Reveille)’红树莓为试材,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和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研究各主要参数的适宜浓度,建立适合树莓SSR反应的最佳体系,并通过16个不同的树莓栽培品种对优化后的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中,引物浓度的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最大,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25μL)中,Taq DNA聚合酶和DNA最适用量分别为1.0U和30ng;Mg2+、dNTP和引物最适浓度分别为1.5、0.2mmol/L和0.4μmol/L。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和10对SSR引物对16个树莓品种进行PCR扩增,不同品种间扩增结果稳定,多态性位点丰富,共有54个等位位点,表明该体系稳定可靠,适合树莓的SSR分析。

关键词: 树莓 SSR 体系优化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猴头菇多糖的纯化工艺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猴头菇子实体多糖进行纯化研究。采用树脂吸附法对猴头菇多糖脱色并利用超滤法进行分级除杂。结果表明:猴头菇多糖适宜采用HD-3树脂进行脱色;静态脱色工艺为pH4.5、每100mL添加树脂量15.0g、脱色2.5h,脱色率和多糖得率分别达到84.9%和83.2%;动态脱色工艺控制流速为5BV/h时,脱色率和多糖得率都较高,平均达83.9%和82.3%;最佳超滤工艺为选择截留分子质量为10kD和100kD的两种膜对猴头菇多糖进行超滤,超滤温度45℃、压力0.16MPa、溶液pH7~9。此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得到的猴头菇多糖纯度达74.2%。

关键词: 猴头菇 多糖 树脂脱色 超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锅炉供暖日光温室土壤加温系统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普通燃煤锅炉进行日光温室加温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冬季采暖方式,但也存在着环境调控水平低、能源浪费和费工、费力等问题。采用新型电锅炉供暖方式对土壤进行加温,并配套设计了土壤温度自动监测与控制系统,大大降低了系统耗电量,经过性能测试和经济性分析,表明该套系统是经济可行的,为单栋日光温室加温提供一种有效且环保的新方法。

关键词: 电锅炉 日光温室 土壤加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李花色苷的分离及其鉴定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离子阱串联飞行时间检测器-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欧李中的花色苷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从欧李红色素中分离得到6种组分,分别为:矢车菊-3-葡萄糖苷、天竺葵-3-葡萄糖苷、矢车菊-3-鼠李糖葡萄糖苷、天竺葵-3-鼠李糖葡萄糖苷、矢车菊-3-乙酰基葡萄糖苷、天竺葵-3-乙酰基葡萄糖苷。其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为主要花色苷,占欧李总花色苷含量的62.6%。因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有效地分离分析欧李中花色苷类物质。

关键词: 欧李 花色苷 分离 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连质谱(HPL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

北方园艺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类黄酮是一类重要的多酚类次生代谢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具有抗菌、抗氧化等重要功能。围绕类黄酮生物合成,概述了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重要基因以及生物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从分子角度为提高类黄酮合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类黄酮 生物合成 分子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单倍体诱导DH系的分子鉴定研究

玉米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6个SSR引物对先玉335的418个DH系进行分子鉴定,并与田间形态性状调查结果对比。结果表明:DNA指纹技术是鉴定DH系材料是否完全纯合的有效手段,仅通过田间表型鉴定很难准确判断材料是否纯合。规范的加倍扩繁程序是解决DH系较高混杂状况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诱导 DH系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色瓢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是糖酵解途径的终止酶,在整个昆虫的发育阶段长期存在。本试验采用同源克隆和锚定PCR技术,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中克隆到HaxLDH基因的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HM362898),全长1336bp,包含214bp的3′非编码区域和123bp的5′非编码区域,可读框长999bp,编码332个氨基酸。通过软件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36.2kD,理论等电点为8.62;包含1个糖基化位点,无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同源比对不同昆虫的LDH基因cDNA序列,发现HaxLDH拥有8个非常保守的结构域:DLQHG、TAGV/ARQK/RE/DGES/TRL、LVQRN、GSGTNLD、SCHGW/YI/VI/VGEHGD、VWSG/AVNV/IAGV、AYEV/IIK/RLKGYTS/NWAI/VGLS和LSLP。HaxLDH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LDH同源性最高,达67%;系统发育分析也表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为探讨LDH在昆虫发育和逆境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异色瓢虫 乳酸脱氢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