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在禽产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福建畜牧兽医 2014

摘要:概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于禽产品中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 禽产品 药物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羽毛肽粉作为菲律宾鳗鲡饲料蛋白源初探

水产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自制羽毛肽粉作为饲料蛋白源替代鱼粉,添加量分别达到0%、10%、20%、40%,制备菲律宾鳗鲡饲料,分析不同组饲料各项营养指标并进行菲律宾鳗鲡黑仔养殖试验,养殖水温控制在26~30℃,pH 7.0~7.5。试验结果表明,羽毛肽粉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营养、卫生指标均符合SC/T 1004—2010鳗鲡配合饲料与NY 5072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饲料黏性变大,外观明显增黑,粗脂肪、钙、磷含量也变低。20%为最适添加量,羽毛肽粉可以促进菲律宾鳗鲡的生长,提高鳗鲡的摄食量,降低饲料系数,提高转化率。

关键词: 羽毛 蛋白源 菲律宾鳗鲡 鱼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常见鸭杯叶吸虫病的鉴别诊断

福建畜牧兽医 2014

摘要:该文介绍临床上常见的三种鸭杯叶吸虫(鸭东方杯叶吸虫、鸭普鲁氏杯叶吸虫、鸭盲肠杯叶吸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供广大临床兽医工作者进行鉴别诊断。

关键词: 鸭杯叶吸虫病 鉴别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子心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

摘要:目的:筛选莲子心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了莲子心总生物碱、总黄酮和总多糖分别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胃癌细胞株SGC-7901、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结肠癌细胞RKO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莲子心总生物碱对上述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结论:莲子心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是总生物碱而非总黄酮和总多糖。

关键词: 莲子心 总生物碱 总黄酮 总多糖 抗肿瘤 MTT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与福建茶业发展的历史渊源

福建茶叶 2014

摘要:1台湾饮茶风尚的兴起与福建文化的关系台湾与大陆可以从许多史学、文化遗迹现象中看出其关系密切。如台湾的圆山、大盆坑、风鼻头文化,福建闽江下游的壳丘头、昙石山文化。据考证,上述诸文化之间无一不存在许多共同的文化因素,台湾海峡两岸先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据记载,三国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益加密切,大陆移民开始入台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重金属离子对史氏鲟稚鱼的急性毒性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

摘要:针对史氏鲟鱼人工养殖中药物重金属残留问题,精确测定重金属残留的安全浓度对史氏鲟鱼的养殖就尤为重要,试验研究了Cu2+、Cd2+、Zn2+、Pb2+四种重金属离子对史氏鲟稚鱼的急性毒性。选择28日龄史氏鲟稚鱼为试验鱼,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硫酸铜、硫酸锌、氯化镉、硝酸铅化学纯母液,采用静水法测定Cu2+、Cd2+、Zn2+、Pb2+对史氏鲟稚鱼的24 h、48 h、72 h和96 h的LC50(半数致死浓度)、LC100(绝对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研究结果得出Cu2+、Cd2+、Zn2+、Pb2+四种重金属离子对史氏鲟稚鱼安全质量浓度(SC)为:0.003 8 mg·L-1、0.091 3mg·L-1、0.028 2 mg·L-1、0.285 4 mg·L-1。

关键词: 史氏鲟稚鱼 重金属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粒径磷矿粉钝化土壤重金属Cd、Pb的机制研究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磷矿粉不同粒径(0.1、1.5、150μm)的3种不同用量(1、2、4 g·kg-1土)钝化土壤重金属Cd和Pb的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磷矿粉的粒径越小、用量越大,上海青产量越高,叶面积越大,植物体内Cd、Pb的含量越低,土壤中交换态Cd、Pb的含量越低,残渣态Cd、Pb的含量越高。与对照相比,0.1μm磷矿粉高用量(4 g·kg-1土)的处理上海青的产量和叶面积分别显著增加87.3%和147.9%,叶中Cd和Pb含量分别显著降低46.9%和61.9%,根中Cd和Pb含量分别显著降低47.9%和35.3%,土壤交换态Cd和Pb含量分别降低44.8%和44.9%。150μm磷矿粉低用量(1 g·kg-1土)处理叶面积、植物体内Cd、Pb含量与对照都没有达到显著差异。1.5μm磷矿粉处理效果介于0.1μm和150μm磷矿粉处理之间。可见,0.1μm磷矿粉钝化土壤重金属效果最好,其机制是降低了植物容易吸收的交换态Cd和Pb的含量。

关键词: 磷矿粉 钝化 重金属 Cd Pb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溃疡病生防细菌的分离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柑橘上获得能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生防细菌,从福州3个地区的柑橘园采集不同柑橘品种的叶片、春稍和花,用稀释分离法分离得到84株细菌菌株,用平板抑菌圈法筛选获得11株对柑橘溃疡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用离体叶片防效筛选获得39株对柑橘溃疡病具有50%以上防效的菌株,占菌株总数的46.4%。对3株防效显著的拮抗菌株YH1、YS5和NY20进一步进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液的防治效果最好,菌体次之,代谢产物最差;对这3株细菌的β-1,4-葡聚糖酶、蛋白酶和β-1,3-1,4-葡聚糖酶的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酶活性的强弱与防病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芽孢染色和生理生化测定,确定这3个菌株均属于芽孢杆菌属,其中菌株YH1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关键词: 柑橘溃疡病 拮抗菌 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醇对‘早红’柿果实脱涩过程中若干活性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以南方早熟涩柿‘早红’为材料,对其进行40%、30%两种乙醇浓度的脱涩处理,通过对这一过程MDA含量、O-·2净产生速率、SOD、POD、CAT活性及抗氧化物质Vc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乙醇对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脱涩处理后MDA含量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且浓度越高、MDA含量越高,到达峰值的时间越短;O-·2净产生速率在前48h上升,处理间基本没差异,但在此后的下降过程中,乙醇浓度越高下降越快;SOD酶活性增大,脱涩后期增大更明显;POD酶活性经历一个小幅下降然后快速上升进而再下降的过程,乙醇浓度越高,其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越高;CAT酶活性增大,但30%乙醇脱涩48h后的CAT酶活性开始下降;40%乙醇脱涩处理24h、30%乙醇脱涩处理48h后,果实抗氧化物质Vc含量开始快速下降,然后2个处理都基本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乙醇脱涩过程活性氧代谢指标的变化,不仅证明了乙醇在脱涩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且与脱涩过程单宁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也符合活性氧代谢相关理论,表明乙醇脱涩确实是一个胁迫过程,乙醇是‘早红’柿果脱涩过程活性氧代谢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乙醇 柿果实 脱涩 活性氧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陆对台农业研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台湾农业探索 2014

摘要: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为数据源,综合使用CitespaceⅢ、Bicomb、Excel、Google Earth等工具分析了1980-2013年大陆对台农业研究文献数量的时间变化趋势,重点描绘和解析了2004-2013年大陆对台农业研究的学科领域分布、科研合作特征,以及大陆对台农业研究的区域分布特点等。

关键词: 大陆 台湾农业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