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海头红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农学学报 2014

摘要:研究红藻海头红(Plocamium telfairiae Harv.)的化学成分,分析其抗菌活性来源。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对海头红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成分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并通过质谱和波普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在分离过程中得到4种化合物,通过GC-MS、1H-NMR和13C-NMR对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经鉴定4种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十八烷酸、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对羟基苯甲酸为海头红乙醇提取物中的一种抗菌化合物。

关键词: 海头红 乙醇提取物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坦布苏病毒包膜蛋白E的基因特征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为明确禽坦布苏病毒包膜蛋白E的基因特征,运用RT-PCR从已经分离鉴定的禽坦布苏病毒中扩增出其包膜蛋白E全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禽坦布苏病毒包膜蛋白E全长为1 503bp,编码501个氨基酸。所编码的包膜蛋白E大小为54.217ku,理论等电点为6.89,不稳定系数为25.48,属于稳定蛋白质类。利用TMHMM2.0进行跨膜区分析发现,该蛋白的拓扑结构为o442-464i471-489o。本试验株包膜蛋白E和北京鸭源坦布苏病毒(GenBank号:JF459991)同源性最高,达99.8%,和雌麻鸭源坦布苏病毒(GenBank号:JQ928189)核苷酸同源性最低,为98.2%,不同来源(鸡源、鸭源、鹅源、鸽源和蚊子源)坦布苏病毒包膜蛋白E同源性均较高,没有表现出宿主特异性。

关键词: 禽坦布苏病毒 包膜蛋白 基因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条件下白云石粉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 2014

摘要: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施肥条件下添加白云石粉对菜地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铵态氮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硝态氮含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随着白云石粉用量的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减少而硝态氮含量增加。

关键词: 白云石粉 土壤 硝态氮 铵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危害我国南方肉鸭的主要疫病及其防控措施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调查了我国南方10省(市、区)主要肉鸭品种,明确了危害不同品种肉鸭的主要疫病及其流行特点,指出我国南方肉鸭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血清抗体检测及抗体的消长情况,总结了可有效降低我国南方肉鸭主要疫病危害的防控措施,以期为保障我国肉鸭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南方 肉鸭 流行的主要疫病 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重PCR快速诊断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与猪细小病毒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rimer Premier 5.0及DNAstar软件对猪伪狂犬病毒gB基因、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和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保守区进行引物设计,选出扩增序列为猪伪狂犬病毒(373 bp)、猪圆环病毒2型(430 bp)和猪细小病毒(495 bp)的3对引物.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mPCR对3种病毒的核酸检测限量从猪伪狂犬病毒至猪细小病毒分别为1.62×10-6、1.47×10-6和1.28×10-4ng,对灭菌双蒸水、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cDNA和猪瘟病毒cDNA的m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mPCR可作为临床上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和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快速诊断方法.

关键词: 多重PCR方法 猪伪狂犬病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细小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chsV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chsV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l号生理小种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的关系,利用PCR和RT-PCR技术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chsV基因片段,测序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chsV基因片段不存在内含子,核苷酸同源性为99.6%,编码24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相同。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chsV基因片段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黄龙病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CSCD

摘要:建立柑橘黄龙病(HLB)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为HLB的快速检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根据LAMP技术原理,针对柑橘黄龙病菌16S rDNA靶序列的6个位点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并在反应前的体系中加入1∶10的钙黄绿素(calcein)和氯化锰(MnCl2)混合液作为荧光显色剂,建立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同时对该技术的特异性、灵敏度和样品检测进行了测试。该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反应体系中除了HLB具有特异性的扩增,产生黄绿色荧光扩增产物,其他供试菌株均无特异扩增。对柑橘黄龙病菌总DNA的检测限为1.51×10-3 ng/μL,而对含有目的基因的CG-pMD18-T质粒DNA的检测限为2.12×10-6 ng/μL,与定量PCR灵敏度相当,而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 000倍。利用可视化LAMP技术和定量PCR对来自漳州、南平、福州等地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2种技术的检出率均为76.7%,符合率达到100%。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菌 钙黄绿素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可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漳平水仙茶饼采制技术概述

中国茶叶加工 2014

摘要:水仙茶饼属于乌龙茶类中的紧压茶,是漳平县最富特色,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该产品别具一格,加工工艺独特,香高味厚形方正,产业化前景看好。根据水仙茶饼品质特征要求及其加工工艺流程,针对福建水仙梗梢壮、节间长、叶张大而厚、色浓绿、含水量高却不易失水,表皮层较薄又易损伤红变、不耐摇的品种特性,系统地总结了水仙茶饼的采制技术,归纳提炼了水仙茶饼加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技术参数、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为水仙茶饼优质加工提供技术参考;并结合漳平茶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技术创新要点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 水仙茶饼 乌龙茶品质 采制技术 技术创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福薯90号’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为了满足福建省不同生态区域对优质、抗病甘薯新品种的需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于2007年以兰葡萄×南薯88杂交选育而成福薯90号。经过多点试验、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14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35~150d,株型中长蔓半直立,叶色绿带紫,叶型心带齿,茎紫色,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黄色;单株结薯数2~5个,鲜薯产量41 004.45kg·hm-2,薯干产量10 694.1kg·hm-2,淀粉产量6 695.85kg·hm-2;干物率25.99%,出粉率16.25%,食味评分80.9分,外观评分82.0分;薯块萌芽性好,较耐贮藏,高抗蔓割病。福薯90号属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适宜在福建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 抗病 甘薯 福薯90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发酵床菜猪大栏养殖猪舍结构设计

福建农业学报 2014

摘要:微生物发酵床菜猪大栏养殖猪舍占地面积2 100m2,养猪发酵床面积1 90 0m2,利用率91.4%,比传统猪舍包括隔离带的建设占地面积利用率46%提高45个百分点。猪舍四周设有喂食槽,饮水槽设置在发酵床的中央分割线上和短边喂食槽的中部,实现料水的干湿分离。猪舍长边的两侧设置有电动铝合金卷帘,用于控制通气、降温和保温;短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风机和湿帘,屋顶外安装有喷雾降温装置,用于猪舍内的降温。猪舍的环境控制,包括光、温、水、湿、二氧化碳、氨气实现自动化。利用椰糠和谷壳配置的发酵床垫料养猪,实现无臭味、零排放、肉质优、省人工、控猪病、无药残、产肥料、智能化、机械化。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床 钢结构大栏猪舍 自动控制 无污染 无臭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