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保水剂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及利用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保水剂施用后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利用的作用机理,在豫西丘陵旱作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保水、作物的耗水特征、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提高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0~1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促进了生物量的积累、降低了小麦耗水量、提高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处理中,60和90kg/hm2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及储水量均较其他处理高,而耗水量最低。播种-拔节期,保水剂用量越高干物质积累越显著;拔节-孕穗期及灌浆-收获期,60kg/hm2处理较对照增加的干物质量最高;而孕穗-灌浆期,30kg/hm2干物质量增加最为显著。各生育阶段,除孕穗-灌浆期外,60kg/hm2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最终,60kg/hm2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较对照增产47.4%,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0.6kg/(mm·hm2)。

关键词: 作物 土壤水分 产量 冬小麦 保水剂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郑麦004的选育及弱筋小麦育种问题的探讨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郑麦004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以(豫麦13号/90M434)F1代为母本,石89-6021(冀麦3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弱筋小麦品种。该品种经多年多点检测,其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弱筋小麦指标,且高产稳产。在2 a黄淮区试与生产试验中,平均较对照豫麦49号增产4.78%。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宜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安徽及江苏北部弱筋小麦适宜区种植。

关键词: 弱筋小麦 郑麦004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密度及主茎基部预留侧枝长度对“凯旋”西瓜制种效果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0

摘要:试验以"凯旋"西瓜父母本为试材,针对西瓜制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不同密度及主茎基部预留侧枝长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双蔓整枝,每666.7m2种植1 200株,主茎基部侧枝长度以80 cm为宜,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

关键词: 西瓜 “凯旋” 密度 主茎基部预留侧枝 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利用近二十年河南省小麦冬水组区域试验数据,对新育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品种育成年份的延后,抽穗期和成熟期呈提前趋势,株高呈降低趋势,每666.7 m2有效穗数和全生育期天数呈减少趋势,穗粒数、千粒重、灌浆时间和每666.7 m2产量则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千粒重、穗粒数以及灌浆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期、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产量的提高主要与抽穗期提前导致灌浆时间、穗粒数以及千粒重的增加有关。文中还对今后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在产量三要素、株型结构和熟期等方面的遗传改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品种 农艺性状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在棉花麦后移栽与麦棉套作2种模式下,对小麦与棉花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效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麦后移栽模式下,棉花产量较麦套棉减产9.79%,而小麦则增产42.86%,总体直接效益较麦套栽培模式增收1 978元/hm2。棉花麦后移栽模式是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稳定棉花生产,解决粮棉争地矛盾,解放劳动力,值得大力推广的种植模式。

关键词: 棉花 麦后移栽 麦棉套作 效益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聘用制和公开招考制度的实施,使事业单位的人员队伍得到了优化。分析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存在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发展概况及产量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工作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分析,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1983年以来,河南省共鉴定油菜品种150多个,其中有47个品种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油菜品种的更新换代。从试验设计、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质量得到了不断地提高。通过对1996~2009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和河南省油菜生产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建议育种家们不但要选育出优良的油菜品种,还要研究和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产量分析 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草覆盖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稻"天优998"为材料,设置覆盖还田和不还田2种稻草还田处理,4种氮肥处理,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稻草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显著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其总吸氮量比稻草不还田处理增加13.7%~20.3%,但对不同生育阶段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影响不大。与稻草不还田处理相比,稻草还田处理的水稻在分蘖中期(MT)、穗分化始期(PI)和抽穗期(HD)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实地养分管理(N1)的MT时期除外]。稻草还田可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RE)、农学利用率(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两年平均,稻草还田处理的RE比稻草不还田处理提高8.23个百分点,相对提高23.4%,达极显著水平。AE、RE、PFP与MT~PI期间的吸氮量呈正相关,其中AE和PFP达极显著水平。RE与HD~MA期间的吸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MT施氮、促进MT~PI期间的氮素吸收对提高AE、RE和PFP有重要意义。创造条件增加抽穗后的氮素吸收,对于提高RE、减少氮肥损失和面源污染至关重要。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覆盖还田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病的实验室诊断与防制

养猪 2010

摘要: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血清群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诊类型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见于仔猪、中猪,大猪发病不多,以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萄萄行间套种小麦之小麦栽培

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0

摘要:1.做好麦播准备:培肥地力,合理施肥,底肥一般要求每亩(667m^2)施有机肥2500kg、碳酸氢铵50kg-60kg或尿素20kg-25kg、过磷酸钙50kg-60kg或磷酸二铵20kg(注:如果施用磷酸二铵作磷肥可减少尿素用量7.5kg或碳酸氢铵20kg)、氯化钾10kg-15kg或硫酸钾15kg~20kg.

关键词: 小麦栽培 行间套种 碳酸氢铵 尿素用量 磷酸二铵 培肥地力 合理施肥 过磷酸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