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砂姜黑土区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对小麦/玉米轮作的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广东化工 2010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处理的产量在小麦玉米轮作上均以控释尿素掺混30%普通尿素处理最好。小麦产量:新坡村与农科所农场的产量分别为8096kg/hm2,8211kg/hm2;比控释尿素单施处理增产5.4%和7.2%,比普通尿素单施处理增产21.0%和22.6%,比对照(CK)增产40.2%和44.2%,它们之间的差异达5%或1%显著水平。小麦氮肥利用率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以控释尿素掺混30%普通尿素处理最高,新坡村与农科所农场小麦氮肥利用率分别为54.5%和52.7%。玉米产量:新坡村与农科所农场的产量分别为8715kg/hm2,9020kg/hm2,比控释尿素单施处理增产6.1%,6.7%,比普通尿素单施处理增产16.2%,16.1%,比对照增产55.7%,56.6%,它们之间的差异达1%显著水平。

关键词: 控释尿素 普通尿素 掺混 小麦 玉米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楂叶螨在苹果叶正面取食与夜间增加黄色光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黄色光照是否能够减轻叶螨危害,采用生命表试验方法,研究了山楂叶螨取食苹果叶正面和夜间增加黄色光照后的叶螨生命参数。结果表明,山楂叶螨在苹果叶片正面取食,与正常取食叶背面的对照相比,产卵期和平均世代周期没有变化,但是死亡50%的时间缩短2 d,幼若螨的死亡率高,不适宜叶螨的生存;山楂叶螨在叶正面的净生殖率和内禀增长率仅仅相当于在叶背面的1/3;种群加倍天数在叶正面需要17.9 d,比对照多13.2 d,表明山楂叶螨在叶正面取食其种群增长受到强烈的影响。在夜间增加黄色光照的情况下,种群的存活、增殖并无影响,仅仅是延长了产卵期和世代周期。

关键词: 苹果 山楂叶螨 黄色光 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作者制备的抗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anti-CSFV McAb)为一抗、荧光素标记羊抗小鼠IgG为二抗,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猪瘟病毒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方法。确定IFA最佳工作条件:CSFV最佳接种浓度和培养条件为CSFV 10-3倍稀释后接种PK15细胞,37℃5%CO2恒温箱中培养36 h;McAb最适工作浓度为1∶1 000倍稀释;荧光素标记的羊抗小鼠IgG荧光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50倍稀释。特异性试验表明,用建立的IFA检测方法检测CSFV感染PK15细胞为阳性,而检测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2型圆环病毒(PCV-2)感染PK15细胞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细胞培养中CSFV抗原的IFA检测方法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CSF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及CSFV在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和动态分布研究。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黄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地区栽培地黄及野生地黄品种间ITS序列差异,为地黄的系统发育和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CTAB法提取地黄叶片中总DNA,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采用MEGA4.0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各供试地黄的ITS区序列总长度为613~614 bp,长度变异仅1 bp,其中ITS1长度为224~225 bp,G+C占60.4%~63%;ITS2长度为224~225 bp,G+C占57.1%~65.3%;5.8S长度高度保守,均为164 bp。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北京2号地黄与其他地黄资源差异性较大,亲缘关系较远。野生地黄居群内差异较小,居群间没有差异。河南栽培地黄与山西、山东省栽培地黄间没有差异;野生地黄资源中神农山和青天河一带地黄与山东省栽培地黄亲缘关系最近,而河南栽培地黄和山西省栽培地黄与野生地黄没有差异。结论:不同地区地黄资源种间亲缘关系较近,系统分化不明显。

关键词: 地黄 ITS序列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6VS/6AL的RGAP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抗病基因保守序列合成7对RGAP引物扩增携带Pm 21基因的小麦-簇毛麦易位系6VS/6AL和感病品种Chancellor,结果只有R11R/R11F引物对在6VS/6AL中扩增出1 317 bp的多态性片段。在其他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系中检测不到该片段。回收、克隆、测序结果的Blast分析表明,该片段第1-199核苷酸、第520-792核苷酸2个区域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有较高的类似性,这些序列中均含有抗性蛋白的保守区域。与小麦抗叶锈病基因Lr10的序列(AY270159.1)比较结果显示,两区域的类似性达89%和86%。发现由该片段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包含抗病基因的类似序列,有1个不完整的核苷酸结合位点(NB-ARC)。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RGAP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脱毒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种业导刊 2010

摘要:甘薯脱毒技术是我国甘薯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是组培生物技术、病毒检测技术和良种快繁技术的有机结合,甘薯脱毒苗应用是我国继脱毒马铃薯之后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又一成功典范。甘薯脱毒在河南省是一项较新的课题,1998年河南省科委将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应用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解赤霉病菌毒素Tri10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植物病理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编码禾谷镰刀菌单端孢酶烯3-O-乙酰转移酶Tri101基因的cDNA序列,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上,将获得的重组载体pGEX-4T2/Tri101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后,Tri101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GST-Tri101分子量为75.45 kDa。将该融合蛋白切胶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兔抗GST-Tri101多克隆抗体。经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大于1∶256 00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制备的抗体与原核细胞体外表达的Tri101蛋白可以特异性结合,表明该抗体的特异性良好。应用该抗体验证了感赤霉病小麦中Tri101基因的表达。兔抗GST-Tri101抗体的成功制备,为进一步研究Tri101的生物学功能、细胞定位以及在其它植物中的表达等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Tri101基因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Western bl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系统阐述了土壤改良剂的原料、成分、分类、制作原理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土壤改良剂的研究现状、应用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与趋势。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用量保水剂对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严重干旱处理下,保水剂对小麦幼苗产生抑制作用,随保水剂用量增加,小麦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叶片饱和亏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在中等干旱处理下,保水剂作用效果最佳,对小麦幼苗的生理代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用量保水剂在不同指标间效果差异表现不同。在充足水分处理下,保水剂对小麦幼苗的生理代谢作用低于中等干旱处理。中度干旱下施用保水剂效果最明显,并以60 kg/hm2用量为最佳。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水分 小麦幼苗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

中国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部分不同规模猪场进行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获取有关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RRS)流行病学的相关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很多地区存在H-PRRS,各地区间无明显差异;以20~70日龄仔猪的发病率最高;送检的277份样品H-PRRSV阳性率达23.8%;小型猪场发病率明显高于大型猪场。提示H-PRRSV在河南危害严重,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控。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流行病学 防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