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纤维素类能源草在京郊地区的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评价

草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纤维素类能源草是一类重要的能源植物与良好的生物质资源。对柳枝稷、荻、芦竹3种纤维素类能源草从农业种植到纤维素乙醇制备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以柳枝稷、荻、芦竹为原料,每制备1.00t纤维素乙醇的经济效益分别为4 147.85,1 185.08,2 019.76元,柳枝稷最优,芦竹次之,荻再次之;每制备1.00t纤维素乙醇所需种植的柳枝稷、荻、芦竹的大气净化生态价值分别为4 639.28,4 351.25,4 320.39元,柳枝稷最优,荻次之,芦竹再次之;3种纤维素类能源草均具有强大的固定大气CO2的能力,对于降低温室气体CO2浓度、促进土壤碳的积累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纤维素类能源草 柳枝稷 芦竹 经济效益 生态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大麦HbCBL1和HbCBL2结构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从野大麦cDNA扩增出两个基因HbCBL1和HbCBL2。蛋白结构分析表明,其具有典型的EF手臂,且HbCBL1的N-端含有豆蔻酰化结构域。为了明确野大麦HbCBL1和HbCBL2结构对其在植物体内亚细胞水平分布的作用,分别构建了以35S为启动子驱动的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重组载体转入洋葱上表皮细胞,同时通过醮花法获得拟南芥稳定转基因株系,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部位。瞬时表达结果表明,融合蛋白HbCBL2::GFP在液泡膜上可见;HbCBL1::GFP在质膜上可见,同时在核中也有信号;HbCBL1的N端豆蔻酰化位点参与了该基因的定位。稳定表达结果表明,HbCBL2主要定位于液泡膜上;HbCBL1主要定位于质膜和细胞核;同时这两个蛋白在保卫细胞中也有表达。研究表明,HbCBL1和Hb-CBL2的结构决定了其亚细胞水平的表达部位,为进一步分析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野大麦 HbCBL1 HbCBL2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一种野生食用菌新记录种

中国食用菌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经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与鉴定,发现晶盖粉褶菌Rhodophyllus clypeatus(L.:Fr.)Quél.在北京地区有天然分布,该菌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粉褶菌科、粉褶菌属。

关键词: 北京 新记录种 晶盖粉褶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J-1A/1BCCD数据的雹灾监测与评价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雹灾的突发性、灾后影响的显著空间异质性,雹灾监测与灾后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以黑龙江甘南县典型雹灾为研究对象,利用HJ-1A/1BCCD等遥感影像与地面实测高光谱数据,进行雹灾遥感监测与评价研究。基于实测光谱数据分析了不同灾害程度农作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及植被指数变化;利用2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调查,通过对植被指数分级进行雹灾监测与评价,并结合另一个时相的数据做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灾害程度作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差异显著;运用植被指数分级进行雹灾监测是可行的,基于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差值图分级得到的不同雹灾程度范围与实际情况相符,而基于比值植被指数差值图的分级结果则与实际结果差距较大;根据雹灾遥感分级结果分析了雹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对雹灾监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 遥感 监测 植被 雹灾 甘南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找工作的经历和体会

科技导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年11月初,我即开始投简历,但基本没有收到回应。2011年2月,我又大量地投简历,这时开始有了各种笔试、面试的机会。在这个阶段,我每天打开计算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有没有新的职位出来,只要有合适的就投递简历。同时,经常关注已投简历的进展,以邮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蚜虫对黄瓜花叶病毒(CMV)亚组I、Ⅱ分离物传播效率比较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北京地区发生的5种主要蚜虫桃蚜、棉蚜、萝h蚜、豆蚜、修尾蚜,对黄瓜花叶病毒亚组I、Ⅱ的两个分离物YQ和zL进行了室内蚜虫传毒效率比较研究.同时,在田间露地栽培条件下,混合投放了5种蚜虫,研究了它们对亚组I、Ⅱ病毒传播效率的差别.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蚜虫对亚组I、II病毒YQ和zL的室内传毒效率有不同的偏向,而多种蚜虫混合投放于田间时,这些蚜虫对CMV亚组II病毒zL的田间综合传播效率显著高于对亚组I病毒YQ的传播效率.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亚组株系 蚜传比较 Cucumber mosaic virus Subgroup isolat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柏店村级养殖种植园区氮素流和能量流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西柏店村畜禽养殖规模折合为1.50万头猪场当量污染负荷,并将整个园区生产工艺分为养殖、废弃物处理和种植3个阶段,不考虑隐藏流的情况下,以1a为系统边界,通过数据调查、已有资料研究和小区种植试验,采用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方法分析了该村养殖种植园区在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的氮素和能量流动,以期为村级养殖种植园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为村级区域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减少环境压力解决方案的科学依据。园区养殖种植过程的氮素分析表明,养殖阶段年输入N素总量为7.14×104kg,其中猪身总固氮量为2.68×104kg,粪氮和尿氮总量为3.93×104kg,氮损耗为0.53×104kg。废弃物处理阶段输入的氮主要为粪氮3.28×104kg,而0.65×104kg尿氮直接进入种植阶段,粪氮通过厌氧处理由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其中有2.78×104kg无机氮通过沼渣和沼液进入种植阶段,有0.50×104kg氮损失。由于作物对氮的吸收,植株增加氮为7.53×104kg,土壤减少氮为6.37×104kg,不计其他作物种植,如果沼渣、沼液能满足施用于全村43hm2农田,若以保持土壤中N素计算,种植一季玉米土壤还需氮素2.94×104kg,若以作物需求的N素计算,种植一季玉米土壤还需氮素4.10×104kg。整个园区能量流分析表明,饲料投入能为443.51×108kJ,产出的畜产品能179.94×108kJ,养殖阶段能量产出率为40.57%,废弃物处理阶段沼气能产出为26.30×108kJ,种植阶段一季玉米产出能为198.84×108kJ,其中玉米籽粒81.22×108kJ的能量可用于饲料进入新的循环,要满足养殖种植园区的能量循环,以一季玉米种植计算,还需补充饲料能量362.29×108kJ。由氮素流动分析可知,西柏店村具有可容纳该村养殖废弃物的环境容量,有较好实现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条件,还可加强养殖业的发展,但需大力加强畜禽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提高园区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效率。由园区的能量流分析表明,该园区能较好地实现系统的能量投入产出。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养殖种植园区 能量 低碳 养殖废弃物

极晚熟蟠桃新品种‘瑞蟠20号’

园艺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瑞蟠20号’蟠桃是‘幻想’(Fantasia)ב瑞蟠4号’杂交育成的晚熟新品种。花蔷薇型,有花粉。果实扁平形,平均单果质量254.7g,最大350g;果肉黄白色,硬溶质,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离核。丰产。果实发育期160d。

关键词: 蟠桃 晚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大白菜×紫色小白菜)叶片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中国蔬菜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白菜(叶片绿色)和紫色小白菜(叶片紫色)为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研究大白菜叶片紫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杂交F1的叶片均为紫色,但其叶片色泽较亲本紫色小白菜浅。在F2群体中,叶片颜色分离比例接近3紫色:1绿色,BC1群体为1紫色:1绿色,而BC2群体叶片全部为紫色。χ2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杂交后代叶片紫色对绿色受1对遗传基因控制,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决定叶片紫色的基因具有累加效应。

关键词: 大白菜(大白菜×紫色小白菜) 紫色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南芥表皮毛发育的分子机制

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表皮毛是存在于地上部分表皮组织的一种特化的、典型的单细胞结构。近几年,对其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已克隆出大量的控制表皮毛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解析揭示出表皮毛发育及生长调节的内在分子机制。该文对拟南芥表皮毛发育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关于表皮毛的研究方向及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拟南芥 分子机制 转录因子 表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