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水体阿特拉津残留对水葱生物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5个阿特拉津(atrazine)浓度(1、2、4、8和16mg·L-1)下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水葱在阿特拉津胁迫下,鲜重、RWC、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系活力和POD活性降低,同时MDA含量上升,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由于阿特拉津的降解,这种不良影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但其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具持久性;培养60天内,叶绿素含量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阿特拉津浓度越高,对水葱的植物毒性越高,当浓度高于8mg·L-1时,水葱的生长和生理活动受到显著影响(p<0.05);低于1mg·L-1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阿特拉津 生物量 生理特性 水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方法对紫甘薯花色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烤、炸和蒸3种加工方法对紫甘薯花色苷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MS法测定3种加工方法对紫甘薯花色苷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3种加工方法均可降低紫甘薯花色苷含量,其花色苷残余率:炸薯93.7%,蒸薯87.1%和烤薯60.0%。紫甘薯中双酰化的花色苷稳定性高于单酰化花色苷,咖啡酸酰化的花色苷组分稳定性高于对羟基苯甲酸酰化花色苷。结论:炸和蒸加工方法可有效维持紫甘薯花色苷含量。

关键词: 紫甘薯 加工方法 双酰化花色苷 HPLC-M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免疫活性肽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具有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以活性高、来源广、稳定性强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与试验。作者对不同来源的各种活性肽作一概述。

关键词: 免疫活性肽 化学合成肽 重组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适于PCR反应的快速提取食用菌基因组DNA的方法

生物技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以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为原材料的快速提取其基因组DNA的方法,从而提高基因组DNA的提取效率,为食用菌分子生物学提供便利。方法:分别以平菇黑平王的菌丝体和子实体为材料,快速提取其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ITS序列扩增。结果:采用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结构完整,无明显拖尾现象,浓度大约为10ng/μl,以此为模板能够获得预期的ITS条带。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无污染等优点,提取的基因组DNA适用于PCR反应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提高了提取效率,可作为高通量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 平菇 基因组DNA 快速提取 ITS-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粉虱寄生蜂种类及繁殖方式多样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列举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寄生蜂种类,共计74种,其中恩蚜小蜂属Encarsia 47种,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 24种,埃宓细蜂属Amitus 2种及新姬小蜂属Neochrysocharis 1种;从生殖方式、寄生行为及寄主发育阶段喜好程度等方面论述了烟粉虱寄生蜂种类及繁殖方式的多样性;介绍了目前烟粉虱寄生蜂的引种工作;最后提出了今后有关烟粉虱寄生蜂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烟粉虱 寄生蜂 繁殖方式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对气候变化对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问题和挑战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整合农业科学界从不同行业产业角度和不同的影响方面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农业生产影响的分析资料,梳理和辨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途径和机理,提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国家尺度农业影响的"发酵"效应假设:气候变化因子间相互作用与交错叠加,产业的传递和反馈,可能带来不利效应的严重放大;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面临的基本问题将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迟滞性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波动性,稳定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供应能力将愈来愈困难。讨论和建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国家战略,这些战略应基于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敏感性行业和地区,气候变化的突出性趋势的认识。防患和应对极端性气象灾害事件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首要任务,需要加强研究和技术储备,同时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全面开展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的试验和技术开发研究。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农业 农业生产 适应和应对 国家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园紫色土Fe/Mn/Zn含量近红外光谱监测模型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微量元素监测技术。【方法】采集三峡库区(重庆)主要加工甜橙基地果园背景土壤样品168个,随机选取100个作为建模样本,其余为检验样本;测定所有样本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和土壤Fe、Mn、Zn全含量;运用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PLS)及内部交叉验证方法建立校正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检验。【结果】变量标准化(standard normal variables,SNV)为土壤Fe、Mn、Zn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运用SNV光谱预处理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及内部交叉验证法建立的土壤Fe、Mn、Zn含量校正模型,95%置信区间内的预测精度分别为92.65%、95.59%和95.59%。【结论】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进行土壤Fe、Mn、Zn含量检测可行且精度较高。

关键词: 柑橘园 紫色土 Fe/Mn/Zn含量 监测模型 近红外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老茎中皂苷两种提取工艺的比较

食品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比较浸提法和超声法中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对芦笋老茎中皂苷提取量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正交实验获得两种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0℃,料液比1∶35,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50min,其最高提取量为5.01%,比浸提法最高提取量提高了29.3%,同时超声法提取时间显著低于浸提法的提取时间。因此,超声法适用于芦笋老茎中皂苷的提取。

关键词: 芦笋老茎 皂苷 浸提法 超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建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创新管理政策和机制对实现北京沟域经济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外部输入的"负熵",有助于推动沟域完成自组织演进过程,是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和保证。该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政策和配套政策框架,并提出沟域资源开发政策、援助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北京 沟域经济 政策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体阿特拉津残留对千屈菜的毒性效应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向水体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依据,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5个阿特拉津浓度(1、2、4、8和16 mg L-1)下千屈菜鲜重增量、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阿特拉津胁迫下,千屈菜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可存活和生长;但鲜重增量、RWC、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系活力和POD活性降低,同时MDA含量上升,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阿特拉津浓度越高,其对千屈菜的毒性越高.1 mg L-1处理下,除POD活性外植物其他生长和生理指标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但16 mgL-1处理下,鲜重增量、MDA含量和POD活性则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由于阿特拉津的降解,这种不良影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千屈菜对低浓度阿特拉津(≤1 mg L-1)具有较高耐受性.

关键词: 阿特拉津 千屈菜 挺水植物 生物量 POD MDA 植物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