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20日龄雏鸡出现有关节肿胀、拉白色稀粪和少量死亡等症状的疾病病因,为鸡场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建议和有效措施。[方法]采集病鸡样品并进行了细菌学检验。通过细菌分离、PCR、生化试验和回鸡试验鉴定出5株鸡白痢沙门氏菌。[结果]用分离株感染SPF雏鸡,能复制出与自然感染一致的病例。[结论]鸡白痢沙门氏菌是造成鸡场该次疾病的主要病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科技服务团队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比较了农业科研单位4种主要科技服务途径,重点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服务团队的内涵,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组建科技服务团队的优势,对农业科研院所加强科技服务团队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逆性肥料在黄瓜上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抗逆性肥料在黄瓜上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喷清水为对照,分析喷施不同抗逆性肥料I、II对黄瓜叶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可溶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喷施抗逆性肥料I、II黄瓜叶片电解质渗透率比对照分别低26.0%、12.9%;丙二醛含量比对照低22.0%、39.1%;可溶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4.6%、27.6%。喷施抗逆性肥料I黄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对照差;喷施抗逆性肥料II黄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15.6%。[结论]抗逆性肥料I、II都可抵御低温给黄瓜带来的影响,可提高黄瓜的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光谱技术分析北京地区农业土壤重金属光谱特征
《土壤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ASD光谱仪测量111个北京地区农业土壤样本光谱曲线基础上,利用光谱分析的方法探索北京地区农业土壤中8种土壤重金属(Cr、Ni、Cu、Zn、As、Cd、Pb、Hg)含量与可见-近红外光谱反射率的相关关系,分析土壤重金属的光谱特征,为基于遥感光谱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提供基础。主成分分析和光谱变量与土壤重金属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一阶微分光谱最适于获取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信息,并且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反射光谱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最高相关系数达到а=0.01水平显著相关,中心波长在415~570 nm以及大于950 nm的光谱部分是土壤重金属特征光谱的主要分布范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应用昆虫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因其基因组成稳定、基因排列相对保守、普遍为母系遗传、极少发生重组等而被广泛应用于进化与系统发育等研究。目前,昆虫中已有356个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被测定,代表了33个目中的28个目。大量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使得我们对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与进化方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对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进展、基因组的结构特征、碱基组成、控制区的特征、基因重排及其机理、进化速率及其在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关键词: 六足动物 比较基因组学 基因重排 进化速率 控制区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以北京市拒马河流域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以北京市境内拒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拒马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03-2008年逐年增强,到2008年流域整体达到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其中,流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水平较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持续水平其次,前3者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中等水平;而流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较弱。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流域各乡镇之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流域内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相对缺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且存在较大地域差异、农民生活仍不富裕、产业结构失衡以及旅游业迅速扩张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是拒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中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获得的评价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该地区的实际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子多酚氧化酶动力学特性研究
《食品科技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杏子多酚氧化酶是造成杏子果肉褐变的主要因素,研究其动力学特性对杏子深加工中防止果肉褐变有着重要理论意义。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研究pH、温度、抑制剂和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杏子多酚氧化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杏子(品种为色买提)的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最适pH5.0,最适温度40℃。多酚氧化酶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该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常数Km为0.014mol/L,最大速率为287U/min。控制pH3.0以下,或者采用L-抗坏血酸4mmol/L与柠檬酸8mmol/L复配,或采用高压二氧化碳40MPa处理30min都可以将相对酶活性控制在20%以下;温度90℃处理6min以上或100℃处理4min可以完全抑制酶活性。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产品特性不同选用适宜的处理方法或组合抑制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