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地下水中锰离子氧化细菌的分离与筛选鉴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沈阳张士经济开发区净水厂的成熟生物滤池中,分离筛选得到了3株具有较强Mn2+氧化能力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分别命名为Mn1、Mn2和Mn3。经3个菌株的16S rDNA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菌株Mn1和Mn2为Delftia属,菌株Mn3为Klebsiella属。进一步考察了3株菌对地下水中浓度为2 mg/L的Mn2+氧化及发酵能力。结果表明,3株菌均可在12 h内达到使1 m3生物滤料成熟时所需的最少生物量;且Mn1、Mn2和Mn3对Mn2+的相对氧化能力分别为96%、94%和85%,为生物滤池法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的快速启动提供了菌种基础。

关键词: Mn2+氧化细菌 筛选与鉴定 系统发育学分析 生物滤池快速启动 地下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奶牛饲料资源优势探讨

吉林畜牧兽医 2009

摘要: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中部,40°50'~46°18'N,121°36'~131°19'E,松辽平原的黑土地,雨热同季的良好气候,为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提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吉林畜牧兽医 2009

摘要:针对目前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青贮玉米品种较少的现状,对国内8份玉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研究。通过对各玉米品种生育期、产草量、株高、生长速度等生育指标调查,选择出产量较高、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且适应性强的再生性青饲玉米品种吉饲185、辽单529。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生育期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旱稻产量构成性状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以16个参试旱稻品种(系)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产量与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春丰A006产量高于对照旱9710,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株高、千粒重、有效分蘖、成粒率对产量作用更为明显;高产的原因主要是生物量较高。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提高成粒率和千粒重,更有利于旱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旱稻 产量 产量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梨种质资源创新目标与途径

农业与技术 2009

摘要:通过对我国和吉林省50多年来梨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利用、创新工作的总结,依据吉林省的地域特点和国家及我省今后果树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吉林省梨种质资源创新的目标与途径。

关键词: 资源 目标 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铰链孢属真菌培养条件及激活蛋白的提取

吉林农业科学 2009 CSCD

摘要:本研究以PD培养液为测定培养基,对一株铰链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26℃,160 r/min,装液量120 mL/250 mL,培养72 h时菌丝干重量最高。使用超声波破碎法,从所培养的铰链孢属真菌中提取到分子量为42~43kD的激活蛋白。

关键词: 铰链孢属真菌 激活蛋白 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酿酒高粱杂交种吉杂124选育报告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吉杂124是吉林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选不育系吉2055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吉R107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高粱杂交种。适宜吉林省的松原、白城、长春地区,黑龙江省的第Ⅰ积温带,内蒙古的东部地区种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一般产量为9.5~11.0t/hm2。

关键词: 高粱 杂交种 吉杂124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雄性不育育种技术

中国种业 2009

摘要:简述了玉米雄性不育的类型及特点,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对玉米种质改良及种子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大豆品种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分析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4省(区)近10 a来通过审定的163个大豆品种的11S和7S球蛋白亚基组成、相对百分含量和11S/7S比值,并对其进行了省份间比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大豆蛋白各亚基的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163份供试材料的7S、11S球蛋白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28.95%和56.30%,变幅分别为18.40%~36.20%和47.90%~71.50%,11S/7S比值的变异幅度在1.34~3.32之间,平均值为1.97;初步筛选出α和A3缺失或稀少的特异大豆品种9份;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4个地区大豆群体蛋白亚基组成及11S/7S比值存在显著差异。7S和11S组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0.2862,P<0.01)。东北大豆品种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变异,为大豆品质育种和豆制品加工业原料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大豆 贮藏蛋白组分 球蛋白 SDS-PAGE 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的基础研究集中在抗性遗传、分子标记和抗花叶病毒的生理、生化机制方面,同时在育种方面提出了应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 大豆 花叶病毒 抗性遗传 分子标记 生理生化机制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