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茄子品种幼苗耐热性比较研究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4个不同产地茄子品种"新乡糙青茄"、"紫罐茄"、"天子岭紫长茄"、"杭茄一号"为试材,研究了高温胁迫对不同茄子品种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除"新乡糙青茄"外,3个品种茄子的叶色值L、b下降,叶色值a和叶绿素含量上升,"杭茄一号"叶绿素含量增幅最大(28.66%);"紫罐茄"和‘天子岭紫长茄’的根系活力上升,另2个品种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高温胁迫的各品种质膜透性大于未胁迫的,"新乡糙青茄"增幅最大(30.91%);高温胁迫的各品种脯氨酸、MDA含量比未胁迫的高;除"杭茄一号"的保护酶活性较为稳定外,高温胁迫的各品种保护酶活性均有减少趋势,且"杭茄一号"可溶性蛋白质下降最少,仅为19.63%。综合比较得出"杭茄一号"的幼苗在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较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儋州市橡胶园土壤磷素空间变异及分区管理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面积约720 km2的儋州市橡胶园土壤磷素营养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儋州市橡胶园各土层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分别为中等程度变异和强变异;土壤磷素营养缺乏,各土层全磷含量78.56%以上地区处于极低水平,55.08%以上地区速效磷含量在0~20 cm、20~40 cm土层为中等含量水平,但有小部分处于较好和极低水平;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的最大相关距离在10.34~69.24 km之间,全磷含量基本趋于大块状变异为主,而速效磷含量空间分布为大块状和小块状交叉分布。采用空间叠加方法,进行了橡胶园土壤磷素管理分区,整个研究区域可分为11个磷素管理区,每个分区内具有不同的土壤磷素营养状况,需采取不同的磷素营养管理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蛋白酶超滤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滤法从菠萝加工下脚料(主要是皮和芯)所榨的汁中分离纯化菠萝蛋白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超滤压力、温度和膜进口流速为试验因子,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并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研究其对酶活截留率和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温度、膜进口流速3个单因素对超滤效果都有显著影响,而交互作用中,只有温度和其他两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酶活截留率的影响显著;并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66(±2)kPa,温度12(±0.5)℃,膜进口流速21(±0.2)mL/s,在此条件下的酶活截留率预测值为88.45%,膜通量预测值为78 mL/s,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都在2%之内.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情况良好,可以使用该模型来分析菠萝蛋白酶提取响应值的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甘草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潜力及选择方法
《中药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栽培甘草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潜力及选择方法,为甘草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4个甘草种质分别布置在4个不同生态环境下进行栽培对比试验,对10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田间测定,并应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对各性状的遗传潜力及根鲜重的选择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株高(X1)、主根长(X4)和根长(X5)不但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而且相对遗传进展也较大,表明这3个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其中,株高、根长或二者的组合,对根鲜重(Y1)的选择效率较高,以Y1=0.21X1+0.08X5进行选择,其相对效率可比直接对根鲜重选择提高45.94%。结论:对于根鲜重主要依据株高和根长间接选择来实现。即在保证植株高大的前提下,着重对根长进行选择,这有利于高产材料的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穿刺巴斯德芽菌资源调查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穿刺巴斯德芽菌Pasteuria penetrans是根结线虫的专性寄生菌,是最有潜力的根结线虫生防因子。为了解海南省穿刺巴斯德芽菌资源,本文首次对海南省根结线虫病区进行调查,发现穿刺巴斯德芽菌的分布与土壤类型、寄主植物、气温等因素相关。在获得的27个巴斯德芽菌16S rDNA克隆中,均与穿刺巴斯德芽菌具有较高同源性。其中,菌株wf2与穿刺巴斯德芽菌P.penetrans 16S rDNA同源性为95.8%,在发育树上处于独立的分支,为巴斯德芽菌属的1个新种;菌株da1、da2、qh和th与P.penetrans 16S rDNA同源性为97.5%~97.8%,在发育树上也处于独立的分支,很可能是巴斯德芽菌属的新种;另22株可归属为穿刺巴斯德芽菌。调查结果反映出海南省具有丰富的巴斯德芽菌资源。
关键词: 穿刺巴斯德芽菌 根结线虫 调查 16S rDNA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Basta对11个木薯品种(品系)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1个木薯品种(品系)组培苗的单芽茎段为组培材料,研究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除草剂Basta对木薯组培苗发根、茎伸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asta浓度的升高,木薯发根数、生长量和存活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浓度为0.9 mg/L时,华南124的发根数为1.06条/株,株高为1.3 cm,存活率为74%,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表现出优于其他品种(品系)的耐Basta能力;Basta对国内几个常见木薯品种(品系)组培苗筛选浓度为0.6~0.9 mg/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介孔二氧化硅制备固定化菠萝蛋白酶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经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的介孔二氧化硅制备固定化菠萝蛋白酶,具有工艺简便、条件温和及操作方便的特点。考察了给酶量、pH和时间对固定化菠萝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在酶量25mg/mL、pH5.0、固定化时间22h时,固定化酶的酶活为603U/g。介孔二氧化硅固定的菠萝蛋白酶在50℃水浴60min后,固定化酶的活力保持在92%以上,说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较高。该固定酶持续操作三次后,使用活性逐渐衰减,但第3次相对酶活仍然达38.5%,反映了菠萝蛋白酶分子与载体有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而且固定的菠萝蛋白酶有一定的可重复使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形态性状的甘薯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15%的总体取样比例,采用2种分组方法、3种组内取样量比例和2种组内个体选择方法,分析了476份广西甘薯种质资源的18个农艺性状数据,构建出13个甘薯初级核心种质样本。为确定这些样本的代表性,分别与总体进行了5个指标的比较,包括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极差符合率。结果表明,按资源类型分组优于按来源地分组;组内取样量以对数法代表性最好,简单比例法的代表性其次,平方根法最差;在个体选择中,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优于随机法。因此,按资源类型分组,再按对数比例法确定组内取样量,通过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选择个体是甘薯核心种质构建的最佳取样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MATLAB图像处理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应用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对染色体图像进行核型分析的方法。经该软件处理后的染色体图像清晰度好,提取核型物理参数精度高,且只需要对编译好的文件更换输入参数即可对不同图像进行分析。该处理方法简单可靠、运算速度快,为核型分析研究者提供一种软件应用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