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河西地区保护性耕作下啤酒大麦田间杂草防除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2006

摘要:在河西绿洲荒漠交错区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啤酒大麦田间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在前作留高茬免耕栽培啤酒大麦时,配合喷施除草剂72%2,4-D丁酯乳油、42%百草敌乳油,对各类杂草的总株防效药后20 d、40 d分别为62.4%、65.8%,低于人工锄草+传统耕作处理,同时对产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由于节约了生产成本,因此对经济效益影响不大。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啤酒大麦 杂草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木酚素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综述了亚麻木酚素的结构、代谢、功能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亚麻木酚素具有抗肿瘤生成作用、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效应、抗癌、抗动脉硬化、预防糖尿病、抑制芳香酶活性、抑制DNA和RNA合成、抗病毒、抗真菌等多种功效。在食品、临床医学和化妆品领域应用广泛。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的变化,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迅速上升,木酚素对于预防与防治这一类疾病意义重大,同时化妆品也成为一大消费领域,以木酚素为主要原料的化妆品可以预防或治疗肌肤衰老。木酚素在亚麻籽中含量非常丰富,中国又是亚麻的生产大国,开发亚麻木酚素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广阔。

关键词: 亚麻 木酚素 结构 代谢 功能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4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06

摘要: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4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7年以中作871为母本、永326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7 627.35~8 624.40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高原602增产6.65%~11.65%。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86%,沉降值33.7 m l,湿面筋29.20%,面团稳定时间5.2 m in;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苗期对条锈病混合菌轻感,成株期对混合菌表现为高抗到免疫。丰产性强,适应范围广,可在张掖、酒泉、民乐、民勤、白银、黄羊等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春小麦 陇春24 选育报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系统主要类型及其模式设计

甘肃农业科技 2006

摘要:在对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试验示范模式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经营模式设计原则,并总结出与当地地形地貌配套的梯田农林牧复合生态经营系统、缓坡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经营、侵蚀沟水土保持林复合经营系统、陡坡面乔灌草复合经营系统、庭院经济复合经营系统类型与模式设计。

关键词: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类型 模式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兰州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针对兰州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兰州市畜牧业的发展建议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依托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建立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大销售力度;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水平;大力推广畜产品生产技术,加强信息服务。

关键词: 兰州市 畜牧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的鉴定和利用

甘肃农业科技 2006

摘要:对从C IMM YT引进的99份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通过抗锈性和农艺性状的鉴定,筛选出21份对条锈病高抗至免疫的材料;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99份材料的HMW-G S组成进行了分析,筛选出8份携带1.5+10特异优质亚基和1份携带5+12亚基的合成小麦;利用筛选的抗锈、优质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组配正交、回交组合,不存在远缘不育现象,虽然较对照宁春4号熟期略晚,但其籽粒全为角质;对其中两个组合的F6代1 250个单株进行SDS-PAGE后发现,有64份含有1.5+10亚基,3份含有5+12亚基。作者分析认为,合成小麦的鉴定和育种应用,必将极大地丰富小麦种质资源,为培育丰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 节节麦 人工合成小麦 抗锈性 HMW-GS 加工品质 新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芸芥(Eruca sativa Mill.)与芸薹属(Brassica L.)3个油用种的远缘杂交

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芸芥 (ErucasativaMill.)与芸薹属 3个油用种 (Brassicanapus,Brassicajuncea ,Brassicarapa)进行杂交 ,共授粉15 990朵花 ,获得 12 5 7个角果 ,711粒杂交种子 ,结角率为 7.86 % ,亲和指数 0 .0 4 5。经形态学鉴定 ,无论芸芥作母本还是芸薹属的 3个油用种作母本 ,F1 植株均为偏母植株。杂交所获得角果的角粒数很低 ,许多角果为空角果 ,但在多数角果中可见到许多败育胚的残迹 ,这些败育胚中可能不乏杂种胚。对角果生长发育测量结果表明 ,远缘杂交角果在授粉后 9d左右停止生长 ,据此推断杂种胚的败育时期可能就在授粉后 9d左右。采用苯胺蓝染色法 ,在荧光显微镜下对芸芥与甘蓝型油菜杂交时花粉在柱头上的黏合、萌发及萌发花粉管在柱头和花柱中的生长、伸长情况的观察结果表明 ,异源花粉很难在柱头上黏合和萌发 ,同时在花粉黏合的部位及其附近柱头乳突细胞内产生大量胼胝质 ;萌发的少量花粉粒 ,其花粉管进入柱头也比较困难。表明芸芥与芸薹属杂交 ,存在严重的生殖隔离障碍 ,而且主要是受精前障碍。

关键词: 芸芥 芸薹属 远缘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高原环境下春小麦品质比较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两种高原环境下16个春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出粉率、沉淀值及粉质参数8个品质性状。 结果表明:①品种间品质有明显差异;不同品种的品质对高原环境的敏感性有差异,有的品种不敏感,表现稳 定。②两种高原环境间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但黄土高原的面团流变学特性明显优于青海高原的,表 明青海高原不利于蛋白质质量的提高。③青海高原小麦品质育种应提高蛋白质质量,培育制作优质馒头和面 条的品种,并注重弱筋小麦培育。

关键词: 春小麦 品质性状 高原环境 差异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农业模式研究现状及推广前景展望

甘肃农业科技 2005

摘要:在综合概述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绿色产品的实现成为可能,生态农业模式技术成熟、大面积推广成为可能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农业生态模式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模式 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