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西绿洲灌漠土长期施肥效应及土壤生产力演变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张掖绿洲灌漠土连续21 a长期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产量下降相对照,施肥的增产效果逐年提高,平衡施肥增产幅度显著大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处理土壤生产力水平由第1轮作周期的89.8%降为第7轮作周期的28.5%;在不施用有机肥条件下,种植到第3轮作周期时作物开始对施钾有反应,施钾增产率为5.5%~22.7%;氮磷钾化肥长期配合施用,作物产量水平持续不减,土壤生产力平均达93.5%,表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并不破坏土壤生产力。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其交互作用为正效应;有机肥与磷、钾化肥配合施用交互作用为负效应。不施任何肥料时,绿洲灌漠土土壤生产力平均下降59.6%(第1~4轮作周期);到第5~7轮作周期时,土壤生产力下降幅度保持在16.7%~22.7%相对较低且稳定的水平;化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份额平均为50.5%;有机肥贡献份额为21.6%;土壤自然肥力贡献份额平均为19.0%。
关键词: 长期施肥 肥料效应 产量贡献份额 土壤生产力 灌漠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舟蛾科昆虫种类调查
《植物保护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基本明确了甘肃省舟蛾科昆虫的种类分布和发生危害状况,对其优势种群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简述,并对防治策略进行了讨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夏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甘肃科技 》 2005
摘要:对半夏不同覆盖方式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其增产能力和增产原因不同。其中增产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遮阳网覆盖、地膜覆盖和麦草覆盖,鲜块茎增产率分别为30.4%、20.9%和15.1%。增产原因是遮阳网覆盖可降低光照强度,减少水分蒸发,形成有利于半夏生长的温湿小环境;早春覆盖地膜可显著提高地温,促使半夏提前出苗18d,延长生育期;覆草处理可使土壤含水量增加7.33%,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分别较露地提高0.71mg/kg、7.2mg/kg、0.4mg/kg和8.5mg/kg,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半夏生长和块茎彭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4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甘肃农业科技 》 2005
摘要:对2004年采自甘肃省天水、陇南、定西、兰州、临夏及四川省绵阳、屏山、温江等地的276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共监测出29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小种消长变化总趋势与2003年基本相同,继续以Hybri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水源14类型仍为第1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29.3%。条中32号为第2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已由2003年的12.4%上升到2004年的25.0%。水7、水4、居第3、4位,频率分别为8.3%、7.6%。所不同是条中31号仍为次要小种,但频率有所上升。其它小种出现频率基本不变。Yr9、Yr3b+4b、Yrsu为我省的主要致病基因。抗锈育种应以条中32号、水14、水4为主,兼顾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中其它致病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