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春小麦抗条锈病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将高梁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小麦感病品种甘麦8号,D2代出现了2株对条锈病免疫的变异株;D5代有9个株系抗条锈性已经稳定,用混合菌和分生理小种鉴定,对条中29、30、洛13 、水14、水14中梁17—s、HY3、条中31号表现免疫,通过侵染型基因测定,表明所获得的新品系89144组织中SOD活性升高,在原受体甘麦8号接种条锈菌后SA含量也有升高,但并不伴随有CAT活性下降和SOD活性升高以及H2O2含量的升高,推测SA为CAT过氧化活性提供一个电子的过程中SA的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并且与CAT的时序调节相配合,据SA结合态和游离态含量的变化动态,推测SA信号传导途径的上游应该还有一些机制在起作用,同时抗条锈新品系89144具有SA信号传导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大果沙棘栽培技术要点
《沙棘 》 2005
摘要:在低纬度、高海拔的兰州地区引种大果沙棘良种获得成功,通过对其栽培及生长结果特性5年的研究,初步总结出大果沙棘从建园、栽植、管理等一整套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大果沙棘 栽培技术,;甘肃兰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穗偃麦草DNA导入引起的冬小麦后代性状变异及其遗传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外源DNA导入小麦后引起的性状变异及其遗传规律,应用花粉管通道外源DNA导入技术将长穗偃麦草总DNA导入冬小麦陇鉴127中,调查其后代产生的变异,并进行连续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从D1、D2代开始各性状均产生明显的变异,D3代基本趋于稳定。对陇鉴127的4个变异系的方差齐性检验显示主要性状有明显的变化:株高、旗叶面积、单穗粒数变异程度较大;穗长、千粒重性状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变异;分蘖数具有不一致性和不稳定性,易受环境影响发生变异。抗病性鉴定表明,变异后代有个别表现对条锈病免疫或高抗,部分材料兼抗白粉病。说明个别变异材料中已引入了供体抗锈基因,外源基因已进入冬小麦中并得到表达。研究还表明外源DNA导入冬小麦后引起变异的种类多、范围广、幅度大,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具有重复性和一定的趋向性。
关键词: 冬小麦 长穗偃麦草 花粉管通道 外源DNA导入 性状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