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抑制甘草杏褐变因素的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05
摘要:针对甘草杏在加工销售过程中容易褐变的问题,研究了Na2S2O5溶液不同浓度、糖液量及浸糖时间对甘草杏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糖时间是影响甘草杏色泽和品质的主要因素,Na2S2O5浓度次之;各因素的最佳水平为浸糖时间7d、Na2S2O5溶液浓度为4g/kg、糖液添加量为4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旱早熟糜子新品种陇糜8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 2005
摘要:陇糜8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新育成品系7814-11-1-2-3作母本、钴60γ射线辐照处理选育的新品系7705-4-4-2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糜子新品种,在全省多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产量2 056.5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陇糜4号增产11.5%,比当地主栽品种陇糜5号增产16.9%。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春播生育期110 d,夏播复种生育期66 d,籽粒含粗蛋白16.56%、粗脂肪3.60%、赖氨酸0.24%,属优质。而且抗旱、稳产性好。特别在遭受春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地区,具有救灾补种和挽回粮食损失的突出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武威地区灌漠土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
《土壤通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了甘肃省武威灌漠土耕层土样中B、Cu、Fe、Mn及Zn等5种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①99.17%土样缺乏有效Zn,93.33%的土样缺乏有效Fe。描述性统计所得变异系数在13.32%(有效Mn)~42.54%(有效B)之间。②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为土壤微量元素的最佳拟合模型,各元素的块金值、最大相关距及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C0/(C0+C)分别在0.001~0.429、192m~477m及0.126%~26.459%(有效B)之间。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形维数在1.804~1.947之间,土壤B的分形维数最低。③表征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的参数如变异系数、C0/(C0+C)及分形维数D之间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④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人为因素等表生作用对土壤有效B含量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土壤Cu、Mn、Zn及Fe含量的空间分布则主要由成土母质与地形所决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O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氧化氮NO是具有生物活性和信号转导作用的易扩散分子,它不仅对植物的许多生命活动如种子萌发、叶片扩展、根系生长、逆境生理以及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等具有直接的生理调节功能,而且作为防御反应中的关键信使,参与了植物对外界环境胁迫的应答.近期研究表明,NO与激素在调节植物的生理活动与信号转导方面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通过激素起作用可能是植物内源NO作用的机理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NO的产生及其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和在代谢中的信号转导作用等方面来阐述NO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化学药剂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05
摘要:通过对7种进口杀菌剂和2种国产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和50%倍得利可湿性粉剂对番茄晚疫病抑菌力最强,EC50分别为2.3029、7.9795、7.9807μg/ml,EC95分别为39.1720、147.5341、56.8432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倍得利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能有效防治保护地番茄晚疫病,番茄花期喷施2次,防效均在85%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