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兔出血症、波氏杆菌病、巴氏杆菌病三联苗的研究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兔出血症(RHD)、波氏杆菌(Bb)病和巴氏杆菌(Pm)病是家兔三种主要传染病。采用新的液体培养工艺。使Bh和Pm含菌量稳定在186~230亿/ml、200~260亿/ml之间。用RHD、Bb和Pm联合制成的三联苗免疫剂量为1ml/只,经免疫试验测定,对RHD等5天的保护率达100%(28/28),持续保护6.5个月以上;对Bb和Pm的平均保护率达88.9%(24/27)和88.3%(23/26),6.5个月的保护率仍有75%(9/12)和72.7%(8/11),室温和冰箱均易保存;抗体动态测定与攻毒结果一致。经29.5万头份试用证明,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稻田生境与稻飞虱卵期主要寄生蜂的关系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表明,稻飞虱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缨小蜂Anagrusflaveolus、A.optabilis和寡索赤眼蜂Oligositanaias及O.aesopi同时存在于稻田及其周围的非稻田生境中。寄主卵、寄主植物和栖息生境对卵寄生蜂的性比、体形大小和发育历期有着明显的影响。非稻田生境中禾本科杂草的种类和数量首先影响飞虱和叶蝉,从而影响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和质量。植物花对卵寄生蜂成虫的生存和寄生行为非常重要。

关键词: 卵寄生蜂;非稻田生境;寄主;保护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晚粳种质简介

作物品种资源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晚粳品系D601、D602和D603是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全生育期抗白叶枯病的早粳衍生系G38(沈农1033~+/DV85)为抗源供体,以成株期抗病的晚粳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选育而成。D601生育期为80d,属早熟晚粳,D602为88d,与对照秀水11相同,属中熟晚粳,D603为92d,属迟熟晚粳。3个晚粳品系的株高均为半矮生型,株型紧凑,叶片上举,综合性状接近秀水11(表1)。D601等由于聚合了G38的全生育期隐性抗性Xa-4基因和秀水11的成株期抗性Xa-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浙江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早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讨何洪法,王时龙,郑金良,黄乃斌(义乌市农业局粮油生产站322000)金庆生,裘伯钦,严文潮,骆如碧(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为了提高早稻的产量和效益,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义乌市1994年在下骆宅试种直播稻获得成功的基础上,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寄主植物对亚洲玉米螟取食、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亚洲玉米螟在甜玉米、饲料玉米、无毒棉和有毒棉上的取食、生长发育和生殖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初孵幼虫嗜食无毒棉棉叶,3龄幼虫则喜食玉米心叶。5龄幼虫在甜玉米上的取食次数最多,取食总时间最长,在有毒棉上的取食时间最短。5日龄以前,取食无毒棉的幼虫生长最快,而后取食玉米的幼虫生长加快;取食有毒棉的幼虫生长最慢,其老熟幼虫的体重仅为取食甜玉米的1/3。取食棉花的幼虫历期明显延长,虫龄增加至6龄。幼虫期存活率、蛹重和每雌产卵量以甜玉米为最高,依次为饲料玉米、无毒棉和有毒棉。试验证明,在扩种甜玉米和无毒棉以后亚洲玉米螟种群将上升。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取食 生长发育 生殖 寄主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菌株12—1的选育及特性

浙江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报道了双孢蘑菇菌株12—1的选育及生物学和经济学特性,与出发菌株S—176和主栽菌株“闽一号”比较,该菌株对pH、温度的适应性较强,经济性状较优。通过酶学鉴定,确认12—1是一个新菌株。1993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双孢蘑菇,菌株,选育,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血粉在猪的氨基酸及常规养分可消化性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用回-直肠吻合猪(5月龄)测得发酵血粉总氨基酸的真消化率为81.3%,与蒸煮血粉的相应值(81.2%)极接近;用仔猪(2.5月龄)4N-HCL不溶灰分法消化试验测得发酵血粉饲粮的常规养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51.7%~86.2%)明显高于蒸煮血粉饲粮相应值(32.4%~81.9%)。意味着发酵血粉可消化性改善的表现可能受动物消化内环境影响。

关键词: 发酵血粉,回-直肠吻合猪,氨基酸消化率,常规养分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唐菖蒲辐射诱变效应

核农学通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唐菖蒲 Gladiolus hybridus Hort.辐射诱变效应研究表明,其球茎的适宜辐照剂量为40~80Gy。不同品种的唐菖蒲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所引起的花色、株型突变频率亦有不同,其幅度在2.0%~14.9%。已选育出花色艳丽,观赏价值高的突变体。

关键词: 唐菖蒲 辐射 敏感性 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肩绿盲蝽在寄生植物、飞虱和叶蝉卵上的生长和发育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系统地测定了不同寄主卵和寄主植物对稻飞虱重要天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lividipennisReuter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黑肩绿盲蝽能在水稻以及禾本科杂草如稗草Echinochloaglabrescens、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马唐Digitariaciliaris和狗牙根Cynodondactylon上生长和繁殖。大田连续采样证实该盲蝽在稻田周围杂草地只能作短暂停留。黑肩绿盲蝽的若虫龄数随寄主卵和寄主植物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5龄、6龄和4龄。水稻和禾本科花穗与飞虱蜜露或蜂蜜的结合可为黑肩绿盲蝽的生长和发育提供重要的营养源。该研究将为黑肩绿盲蝽的自然保护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黑肩绿盲蝽,食物条件,生长发育,龄数,寄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施用保花肥与茎蘖成穗率的关系研究

浙江农业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施用保花肥与茎蘖成穗率的关系研究蒋彭炎,冯来定,洪晓富,徐志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310021)我们在以往的试验报告中已经论述过,水稻施用保花肥,能明显地增进颖花发育,减少颖花退化,增加颖花数,从而增大穗形。同财也观察到,保花肥似乎述有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