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农业信息服务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发展对策

农机化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当前,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正处于稳步提升、加快提速、蓬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为推手助力问题的合理解决意义重大。就农业信息服务现状而言,下一步建设工作应注意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点,针对乡村基础设施薄弱、信息缺乏有效整合、信息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总结形成一套适应区域经济、产业要求和自身条件,以"平台直达服务模式""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多元参与建设体制"和"全局联动发展战略"为着力点的综合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 信息服务 建设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与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关系研究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及其特征参数模型的一般应用表达式,进而建立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区域特征参数模型,最后介绍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地块施肥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和预测施肥量方法。研究表明: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是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在不考虑土壤有效养分因素情况下的特例;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能够满足地块半定量施肥预测的需求。

关键词: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 肥料效应函数模型 特征参数

农业科技援外项目实现“走出去”的实践探讨

农业科技管理 2014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以先进科学技术和政府援助项目为依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发挥院所科技优势,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既可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也可使受援国的科研生产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将"走出去"作为一个产业完整链条考虑,由于援助项目的时限性和阶段性,项目结束后如何发展,即能否实现援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衡量"走出去"是否成功的关键。文章通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对外援助项目实践,探讨了一条使援助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农业科技援外 项目 可持续发展 “走出去” 模式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残留加工因子及其在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

摘要:从初级农产品到入口的食品通常需要各种加工处理,而加工过程会影响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从而影响来源于初级农产品检测数据的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风险评估模型中纳入农药残留加工因子有助于真实反映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本文以常用的食品加工技术如清洗、去皮、烹调、榨汁、杀菌及其他相关技术为出发点,综述了典型的加工方式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影响以及目前相应的加工因子在农药残留暴露评估中的应用情况,为掌握食品中农药在加工过程中的残留动态、改进食品加工技术提供参考,也为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提供依据,进而真实反映人群中农药残留的暴露风险。

关键词: 食品加工 农药残留 加工因子 暴露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粪原料沼气工程系统中的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

化工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了中国不同地区的13个猪粪原料沼气工程系统的沼液,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Firmicutes是猪粪原料沼气工程系统中的主导微生物,其次为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和Chloroflexi。在相似的温度条件下,铵态氮与磷酸盐的比例是影响猪粪原料沼气工程系统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较高的铵磷比会富集Firmicutes门的菌群,尤其是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属;而较低的铵磷比则有利于Bacteroidetes和Proteobacteria。不同营养类型产甲烷菌对高浓度铵态氮耐受程度不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Methanosaeta),影响着产甲烷菌群落组成。产甲烷菌和互营菌的群落组成是影响沼气发酵产气效率的重要生物因素,高比例的氢型产甲烷菌和丙酸互营菌更有利于提高产甲烷效率。

关键词: 沼气工程 猪粪 16S rR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 原核微生物群落 生物反应器 发酵 甲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图像拼接的苗期玉米植株缺失数量自动测量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自动测量苗期玉米植株缺失数量,研究一种基于图像拼接的玉米早期缺苗数量自动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田间光照条件下,从植株顶部沿行向获取玉米图像序列,并将图像序列注册到同一坐标系下拼接为行向图像,然后将植株像素从土壤背景中分割出来,在植株细化骨架上标识茎秆中心点。最后以行向图像上各茎秆中心点拟合行向直线,将茎秆中心点向行向直线投影,从相邻投影点的距离计算植株平均株距,缺苗数量可由平均株距和两相邻植株的距离计算。在3个不同密度的试验小区上对比该方法与人工测量,每个小区进行10次重复,在低密度和中密度小区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高密度小区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有所下降。该方法可以替代人工测量,从而减少时间和人力投入,提高玉米早期植株缺苗数调查的自动化程度。

关键词: 农作物 图像处理 测量 图像序列 图像拼接 苗期玉米 缺苗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玉米品种审定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品种审定是玉米品种获准进入市场并进行推广的凭证,是相关部门规范、治理种子市场的依据,也是农民选择品种和维权的参考。根据玉米品种管理等业务的需求对玉米品种审定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品种数据的内在联系和隐含信息,可以为种子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和农民等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更加系统、清晰的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和校验,梳理了42年来中国国家级审定和省级审定的玉米品种信息,讨论了市场上玉米品种随年份和地域变化的趋势、审定品种中亲本自交系重复使用率以及品种审定与退出、保护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结果 1972—2013年,国家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审定的玉米品种总数为6 291个,其中,国家审定的品种数为503个。2013年现存的审定品种数为4 882个,其中,国审品种数为332个。1 726个单位有审定品种记录,科研院所和种业公司分别占48.3%和46.6%,平均每个单位拥有的审定品种数分别为7个和3个。审定品种共使用了8 754个亲本自交系,其中19.4%的自交系存在重复使用,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自交系依次为Mo17、昌7-2、丹340。在过去42年审定的玉米品种中,共有1 876个品次退出,已经停止推广的品种平均使用年限为13.3年;29.2%的审定品种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15.1%获得了授权。结论在近10年间,各级审定的玉米品种数量年均增幅趋于平稳,品种保有量仍在逐年增加,审定数量上呈现北多南少、增加速度上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审定品种数量目前以科研院所居前列,较大型种业公司的审定品种数量上升明显;审定品种中新命名的亲本自交系数量迅速增加,使统计上的亲本重复使用率逐年下降。列入停止推广的审定品种数量年际间趋于稳定,审定品种与品种权保护品种的重叠程度有所下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审定 选育单位 亲本组合 品种退出 新品种权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诱导的感病和抗病水稻品种根系离子吸收变化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动态离子流检测技术分析稻瘟病菌侵染条件下感病和抗病水稻品种根系离子吸收规律,以探讨稻瘟病菌对水稻营养吸收的影响。研究发现感病水稻品种病症较明显,根系对K+吸收减少,H+由外流转为内流,Ca2+吸收减少且呈现不稳定吸收特征;抗病水稻品种病症较轻,根系对K+、H+、Ca2+吸收仅表现小幅下降。结果表明,在稻瘟病菌侵染后,抗病水稻品种仍保持较强的离子吸收能力,而感病水稻品种的离子吸收能力明显减弱,甚至出现离子流失。这可能是导致感病水稻品种根系营养吸收障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稻瘟病 动态离子流检测技术 钾离子 钙离子 氢离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犊牛化脓性隐秘杆菌病的诊断与药敏试验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4

摘要:化脓隐秘杆菌属于隐秘杆菌属,是奶牛、肉牛等动物体的内源性、条件性致病菌,此菌主要存在于动物体内几乎所有的黏膜中,也可从健康牛的胃、肠道共生菌群中分离到本菌。临床跟踪研究北京某奶牛场的犊牛群中的病症,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动物回归试验、药敏试验,最后确诊为犊牛化脓性隐秘杆菌病。

关键词: 犊牛 化脓性隐秘杆菌 诊断 药敏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不同编码区的表达和反应原性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不同编码区,以鉴定不同编码区表达产物与TGEV抗体的结合能力。在对TGEV S蛋白抗原位点分析的基础上,针对S蛋白N端的4个抗原位点C、B、D和A,设计引物分别扩增含C、B位点的TCB片段(411 bp)、含D位点的TD片段(441 bp)和含A位点的TA片段(456 bp),经克隆测序后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进行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各片段均高效表达,表达的TCB片段、TD片段和TA片段融合蛋白大小分别为34.6,35.1,36.1 k Da。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蛋白与TGEV感染猪阳性血清和His标签抗体均产生阳性反应。结果显示,3个S基因编码片段均具有与TGEV抗体结合的能力,为进一步鉴定不同编码区的免疫原性及抗原保护能力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S基因 原核表达 反应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