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油菜含油率环境钝敏感基因型材料的筛选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含油率高、稳定性好、受环境影响小的甘蓝型油菜资源用于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以含有219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SWU-2群体为材料,采取田间多年多点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油菜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WU-2群体父本中油821的含油率对环境较钝感,母本GH06含油率对环境较敏感;在SWU-2群体的219个家系中,有8个基因型材料的含油率对环境钝感,其含油率变化小于2百分点;有5个基因型材料对环境敏感,其含油率变化大于5百分点。SWU-2群体219个家系中的8个基因型材料可作为含油率稳定型资源用于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


猪弓形虫病的ELISA诊断与防治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4
摘要:弓形虫又称弓形体病,病原是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可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体内、能引起多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常为地方性流行,感染率很高〔1~2〕。事实上,绝大部分的猪感染弓形虫后终身带虫但并不表现临床症状〔3〕。该病近年来在猪场广泛流行,给生猪和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带来潜在威胁。2014年,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白杨村某商品猪场饲养300头猪,在1周内猪群发病共死亡10多头,发病


隐性上位核不育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科1号在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3.52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7.0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平均产油量为74.7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1.82%;平均生育期为214.2 d,比对照早熟2.8 d。含油量45.72%,芥酸0.1%,硫甙28.23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4.16%;抗倒性和抗寒性强,耐菌核病。推广应用前景好。


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的田间观察与分子标记检测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的田间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的一致性程度,从483份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出田间耐旱性较好的17份,并在人为干旱胁迫下,观察鉴定了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CML536、CML537、CML538和CML539的耐旱性。结果显示:CML537、CML538和CML539的耐旱性较好;玉米dhn1基因位点的CAPS标记dhnC397检测17份自鉴耐旱系和4份CIMMYT引进耐旱系的结果与田间耐旱性表现基本一致。用分子标记检测6份o2、o16和wx基因聚合系,其中4份不抗旱,表明有必要进一步聚合耐旱基因。结论,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初步检测玉米材料的耐旱性,此结果有利于促进分子标记辅助耐旱育种的开展。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耐旱性 田间观察 CAPS标记 分子鉴定


基于不同基质和剂量的溶磷菌液对黔南扁穗雀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筛选可提高或促进黔南扁穗雀麦(Bromus carticus cv.Qiannan)种子萌发、幼根发生的溶磷菌,探索供试培养基对溶磷菌的生长及黔南扁穗雀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开展了溶磷菌Br24在以LB和PDA培养基为基质的不同剂量处理下对黔南扁穗雀麦种子发芽影响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改良LB培养基是溶磷菌生长较好的基质;经PDA培养液处理的扁穗雀麦种子,出苗速度和出苗整齐度较好;以LB和PDA作为培养基质,活化48 h的Br24菌液浸种6 min或分别接种菌液量不超过2 mL与1 mL,扁穗雀麦种子发芽率最好。菌株Br24可作为溶磷接种剂,具有一定生产和推广应用价值。


贵州地方油菜种质资源菌核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有效利用贵州地方油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育种,采用人工麦粒接种法对100份贵州地方油菜种质资源进行抗(耐)菌核病鉴定和利用评价。结果表明:1)在鉴定的100份种质资源中,有高抗材料2份(均为芥菜型油菜),占鉴定材料的2%,分别是清镇牛尾油菜(一)和黔西黄油菜,其病情指数分别为25.0和26.7,相对抗性指数分别为-1.32和-1.41;中抗材料4份(均为芥菜型油菜),占4%,分别是安龙高油菜、毕节大黑油菜、镇远花花油菜、晴隆苦油菜,其病情指数分别为33.3、32.7、36.1和33.3,相对抗性指数分别为-1.01、-1.04、-0.88和-1.01;高抗和中抗种质均可作为油菜抗病育种材料进行利用。2)鉴定的100份贵州地方油菜种质资源中,白菜型油菜地方种质对油菜菌核病的整体抗性较弱,但芥菜型地方油菜种质资源抗(耐)菌核病的能力优于白菜型油菜,因此,从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中较易获得高抗(耐)材料。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PCR检测方法的构建与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简单、快速、准确、直接对疑似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of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鸡进行检测的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禽白血病病毒env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构建了检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PCR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和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应用所构建的PCR方法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进行检测,其扩增结果与预期片段相符,对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病毒、鸡新城疫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所构建的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的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毒株的快速鉴定。


不同抽薹特性白菜品种低温诱导的抗氧化酶活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白菜不同抽薹特性品种在低温冷诱导下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变化,为白菜抗逆生理育种以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11个不同抽薹特性(耐抽薹、中等抽薹和易抽薹)的结球白菜品种为材料,测定低温处理后叶片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MDA(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诱导下耐抽薹品种的SOD、POD、CAT活性值分别为22.14U/g FW、131.32U/g FW和162.06U/(g FW·min),均高于中等及易抽薹类型,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为13.84nmol/g FW,低于中等及易抽薹类型品种。结论:耐抽薹品种在低温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低温逆境适应性。


贵州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摘要:比较研究了贵州省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石漠化等级表层土壤(0~15cm)化学性质,包括pH值、有机质、全N、水解N、全P、有效P、全K、速效K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石漠化等级pH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石漠化等级的加重,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水解N、全N除强度石漠化阶段较高外,潜在石漠化到中度石漠化阶段呈递减规律;强度石漠化阶段有效P、速效K含量最高,全P含量最低,有效P、全P在其他石漠化等级下无显著差异(P>0.05);全K、速效K变化较为复杂无明显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