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肉红朱橘果实生长过程中Vc和糖酸含量变化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牛肉红朱橘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Vc、糖、酸含量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发育过程中的果实进行了可溶性糖、有机酸和Vc含量的测定,并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牛肉红朱橘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随果实的成熟持续升高,果实发育前期至中期糖积累较缓慢,至果实临近成熟时糖含量迅速增加,可溶性糖中蔗糖含量显著高于果糖和葡萄糖,为蔗糖积累型,果糖和葡萄糖在各个时期含量差异不显著,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最高时为67.99、1.42和1.19 mg/g;果实中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为柠檬酸积累型,柠檬酸在果实发育中期含量上升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至果实成熟时降至最低,柠檬酸含量显著高于奎宁酸、苹果酸、琥珀酸和酒石酸;Vc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迅速上升,至中期达到最大,随后缓慢下降,到果实成熟时降至最低。


猪圆环病毒2型LAMP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中的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通过对环介导等温(LAMP)扩增条件的优化,敏感性、特异性试验,成功建立了猪圆环病毒2型LAMP诊断方法。敏感性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诊断方法最低核酸检测量为0.30 pg/L,而PCR诊断方法最低核酸检测量为30 pg/L;特异性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1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95份自然感染病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LAMP方法检测结果与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8%。整个扩增反应可在30 min内完成,结果肉眼可见,为猪圆环病毒2型的现场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能够满足基层现场快速检疫的需要。


不同育苗方式对薏苡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探讨薏苡适宜的育苗方式,进行营养袋育苗、营养块育苗、漂盘育苗和撒播(ck)育苗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他们的平均产量分别为:0.63、0.55、0.51、0.46 kg/m2,营养袋育苗、营养块育苗、漂盘育苗分别较撒播(ck)育苗增产36.36%、19.27%、9.55%。综合4种育苗方式的产量、产值、净产值,认为营养袋育苗是薏苡理想的育苗方式。


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驯化阶段的生长动态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4 CSCD
摘要:研究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移栽驯化阶段的生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组培苗各形态特征的变化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株高、根粗、根数、茎粗及叶厚差异极显著,根长、叶长宽比差异显著,叶数与节数差异不显著,叶色变化明显;生物量变化主要表现在茎的积累,初期叶所占比例最大,后期茎比例逐渐增大,而根系生物量积累速度要慢于茎与叶。结合主成分分析,在移栽驯化时主要考虑茎粗、根粗、叶数、节数及根长5个指标,其中茎粗与根粗为最优先考虑影响因子,表明幼苗加粗生长对该过程的顺利完成比伸长生长更重要。


瑶山鸡蛋基础营养物质的测定与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4
摘要:贵州瑶山鸡是贵州省优良地方鸡种之一,主要分布于黔南州荔波县及周边地区,属肉蛋兼用型鸡种。目前,对贵州瑶山鸡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而对瑶山鸡蛋常规营养物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对瑶山鸡蛋的常规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瑶山鸡品种的保护、选育及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供测定的瑶山鸡蛋由贵阳绿源禽业有限公司养鸡场提供。随机采集300日龄瑶山鸡当天所产鸡蛋30枚,送贵州师范大学


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美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杂种优势,探究其杂种优势利用模式,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9个先锋选系及7个测验种为供试材料,组配了63个杂交组合。以黔单16为对照,用部分平衡格子方进行两点联合(海南三亚和贵州贵阳)鉴定。结果表明:①小区产量配合力分析,16个参试材料中小区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是QB662,为12.316;测验种中,小区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是S273,为5.461;63个杂交组合中,两点联合小区产量SCA效应值排在前3位杂交组合依次是QB1051-1×双M9、QB662×S273、QB657-1×QB48,其小区产量SCA效应值依次为10.622、9.145、8.337;产量居前两位的是QB662×S273和QB662×双M9。②产量与构成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分析,行粒数、株高、出籽率等性状与小区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其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 8、0.811 8、0.689 4。③根据SSR分子标记对先锋选系与测验系共16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大类。结合系谱资料分析,16个自交系SSR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较吻合。结论:可将先锋选系归纳为先锋选系×Suwan种质和先锋选系×墨黄种质作为我国南方玉米新的杂种优势模式,但需要进一步在今后的育种实践过程中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美国 玉米(Zea mays L.) 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 杂种优势 配合力 遗传多样性 杂种优势模式


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筛选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贵州省马铃薯优质种质资源,同时筛选出质量较优并适宜于贵州及其周边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10年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从国际马铃薯中心(以下简称CIP)引进的46份茎尖脱毒苗,2014年经扩繁获得可供田间筛选的微型薯,2014年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进行田间种植,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18份材料。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M-07与M-33产量较高,分别为912 kg/667 m2和764 kg/667m2,两者差异不显著;M-33淀粉含量在参试材料中最高,达19.83%,干物质含量为25.49%,其生长性状较优,株形和薯形良好。综上所述,M-33综合性状最优,可直接参加品比试验作为可供使用的生产品种。其余材料可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