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智能饲喂对群养初产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养猪 》 2014
摘要:为研究规模化猪场智能饲喂对群养初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0头4月龄体重相近的长大二元初产母猪,随机分为智能化组、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每组30头母猪,测定初产母猪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情期受胎分娩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提高10个百分点(P<0.05),比限位栏组提高16.66个百分点(P<0.01);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力、窝断奶仔猪数和断奶窝重,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分别提高0.53头、0.81头、2.81千克、8.78千克、1.14头和9.42千克(P<0.05),比限位栏组分别提高1.01头、1.33头、4.86千克、12.92千克、1.68头和10.89千克(P<0.01);育成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分别提高3.9和6个百分点(P<0.01);返情率,智能化组比群养群饲组降低3.96个百分点(P<0.05),比限位栏组降低11.36个百分点(P<0.01);母猪淘汰率,智能化组为13.33%,比群养群饲组和限位栏组均降低3.34个百分点(P<0.05)。智能化饲喂能显著提高母猪情期受胎分娩率和繁殖性能,降低返情率和淘汰率,提高其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参与式技术发展中农民间的合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摘要:技术转移、人力资本开发、社会资本培育和改善自然资源的持续管理水平,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目标。参与式技术发展遵循"过程论"思想,从研究问题的选择到技术方案的实施,均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本地化及农民自身与环境的对接,利益相关群体的共同参与为其主要方式。以农民与科研人员合作引进、开发适宜性技术为案例,采用文字表述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多方面分析参与式技术发展中的农民合作意愿与行为,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民间的合作对农业技术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参与式技术发展为农民提供了相互间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提高了农民参与技术发展的热情,加强了相互间交流的频率,增进了农民的相互间合作意愿;农民间的合作促进了技术信息在农民间的流动,提高了技术传播效率,增强了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农民的人力资本得到开发、社会资本得到加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地区“早黑宝”葡萄设施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总结了"早黑宝"葡萄在新疆设施栽培技术,从设施选择与管理、栽植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新疆地区"早黑宝"葡萄生产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重茬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山西果树 》 2014
摘要:果树重茬病是在同类土地上重复栽种同一类果树而后茬果树生长受到抑制或病害发生严重,导致果品产量低,质量差甚至死亡的现象。果树重茬病的原因很多,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地消除重茬的不良影响。笔者针对这些原因及措施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果树重茬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