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遥爪型液体天然橡胶的合成与表征
《合成化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天然橡胶(NR)为原料,经环氧化反应在NR分子链上引入环氧基制得环氧化天然橡胶(1);1经裂解反应合成了端羰基液体天然橡胶(2);对2进行改性得到端羟基液体天然橡胶(3),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氧化剂用量和环氧化程度对2的黏均分子量(M珚η)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反应时间、升高温度和增加氧化剂用量均可有效降低2的M珚η;1的环氧化程度对2的M珚η具有决定性作用,可通过调节环氧化程度实现2的M珚η的可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正交试验的香蕉组培苗栽培基质筛选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巴西品种香蕉组培苗为试材,以新叶叶面积和、假茎高、生物量为考察指标,筛选香蕉组培苗栽培的最优基质。结果表明,最利于香蕉假茎高生长的基质配比为A3B4C2D2,即椰糠:泥土:有机肥:河沙=2:4:0.05:0.1;最利于香蕉苗生物量累积的基质配比为A3B4C2D1,即椰糠:泥土:有机肥:河沙=2∶4∶0.05∶0。因C与D处理组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正交设计选取了A3B4C2D1组合做为代表性试验,故本试验选择A3B4C2D1,即椰糠:泥土:有机肥:河沙=2∶4∶0.05∶0为最佳配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NAC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EST序列信息,利用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克隆了1个NAC类转录因子基因HbNAC1,其cDNA全长为1419 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09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含有1个NAM结构域,具有典型的NAC类蛋白的结构特征,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蓖麻(Ricinus communis)、水稻(Oryza sativa)和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中的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79%、80%、57%和60%。聚类分析表明,HbNAC1属于NAC家族Ⅱ亚族。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胶乳中的表达较丰富,经乙烯利刺激后其在胶乳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畸形病病原菌的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果树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国杧果畸形病病原菌Fusarium mangiferae的营养亲和性及营养亲和群类型,【方法】以采自四川攀枝花市和云南华坪县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杧果品种的38个畸形病病原菌为材料,在含KClO3培养基上诱导筛选。【结果】共获得抗氯酸盐、不能还原利用硝酸盐营养突变体(nit)455株,通过MM、NM、HM等3种不同氮源培养基划分出nit A、nit B、nit C、nit D 4种突变类型,其中nitA出现频率最高,占总体的78.02%;nit B和nit C其次,分别占7.91%和13.63%;nitD最少,仅占0.44%。采用nit突变体互补型配对技术,将获得的突变菌株进行配对培养,测得不同的营养体亲合群(VCGs)数为5个,其中VCG1内包含30个菌株,3个菌株分布在VCG2内,VCG3和VCG4内各含有2个菌株,菌株MG33单独形成VCG5。【结论】我国杧果畸形病病原菌存在丰富的营养亲和群类型,分析发现F.mangiferae的营养亲和群种类和杧果品种、地理来源间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杧果畸形病 nit突变体 抗氯酸盐突变体 营养亲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斛F_1作图群体基因组DNA提取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PEX法、改良CTAB法、SDS法和尿素法对石斛F1作图群体基因组DNA提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前3种方法提取出DNA的A260/A280值在1.8~2.0之间,A260/A230值在2.0~2.2之间;最后种方法取出DNA的A260/A280值为2.75,A260/A230值为3.04;不同方法提取出DNA得率为PEX法>改良CTAB法和>SDS法>尿素法。结论:PEX法提取DNA质量好、得率高以及用时短,最适用于石斛F1作图群体基因组DNA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卡瓦胡椒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卡瓦胡椒(Piper methysticum)的离体再生体系。[方法]以卡瓦胡椒的带芽嫩茎和嫩叶作为外植体,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激素组合,来筛选最佳再生培养基。[结果]卡瓦胡椒的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4 mg/L 6-BA+0.5 mg/L GA3+0.65%琼脂+3%蔗糖+0.012 5%PVP,最佳芽伸长根生长培养基为1/2MS+5 nmol/L JA+0.65%琼脂+3%蔗糖。[结论]为卡瓦胡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热区常见粉蚧概述
《广东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粉蚧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许多种类具有十分相似的外部形态,给日常的鉴定工作增加了难度。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我国热带作物常见粉蚧的分布、寄主及其鉴定特征进行初步总结,并结合外来粉蚧害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建议。旨在为我国热区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及粉蚧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结织叶蚁蚁巢在腰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垂直分布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进行测定检验,研究了长结织叶蚁Oecophylla longinoda蚁巢在腰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和垂直分布。多项聚集度指标表明长结织叶蚁蚁巢在腰果树上属聚集分布,但负二项分布K值大于8,说明长结织叶蚁蚁巢空间分布近似随机。从地表至树顶4~5 m树高范围和40%~50%树高比例范围长结织叶蚁蚁巢分布比率均最高,分别为30.49%和26.48%,显著高于其它树高范围或比例范围。不同树高范围的腰果树分布的蚁巢数量不同,但差异不显著。而不同树高范围的腰果树上分布的长结织叶蚁蚁巢平均高度则显著差异,分布在树高10~11 m腰果树上的蚁巢平均高度最高(5.19 m),显著高于其它树高范围的腰果树。腰果树高度与分布其上的长结织叶蚁蚁巢数量和平均高度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