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方式较人工播插方式增产

农家顾问 2010

摘要:采用机构精量穴直播、人工撒播和人工手插种植方式对比,研究了机械精量穴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有利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

中国草食动物 2010

摘要:(目的)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探讨麻城黑山羊的改良和选育.选用麻城黑山羊(简称:Ⅰ);杂交一代: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杂交二代:波尔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Ⅴ)5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90 d后,每个组选择4头屠宰并进行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①杂交后代的日增重较Ⅰ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②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了较大提高(P<0.01,P<0.05),其中Ⅱ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而杂交后代间主要胴体性状差异不明显(P>0.05).③各组间主要肉质性状除Ⅰ组的pH24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各组间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矿物质方面,Ⅲ组的铁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麻城黑山羊.由结果可知,麻城黑山羊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良好,且屠宰率和净肉率高,主要营养指标优良.综合考虑,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关键词: 麻城黑山羊 杂交后代 胴体品质 肉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育科技特派员创业链

中国农村科技 2010

摘要: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主体就是具有实力的产业技术联合体,其高级形态就是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基本单元就是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科技特派员创业链的核心是利益共同体,本质是科技创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阳新猪生产性能测定报告

养猪 2010

摘要:阳新猪是我国华北和华中两个类型的杂交后代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优秀地方猪种,已处濒危状态,亟需进行抢救性的保护。2008年经测定,阳新猪乳头数均值为13.96个,第2胎产活仔数10.11头,初生窝重10.07kg,繁殖性能有下降趋势。阳新猪15~80kg阶段日增重412g,杜阳猪451g,二者差异不显著。料重比阳新猪4.28,杜阳猪3.31,杂种优势明显。阳新猪屠宰率67.03%,比杜阳猪(73.07%)低6.04个百分点;瘦肉率47.6%,比杜阳猪(57.3%)低9.7个百分点;后腿比例27.82%,比杜阳猪(31.04%)低3.22个百分点,均差异显著。杂交有效地提高了商品猪的胴体性状。阳新猪的胃重比杜阳猪高16.7%,差异显著。阳新猪肌内脂肪为4.448%,系水力为89.71%,屠宰后45min的pH均在6以上,无PSE肉,肌肉色值15.58%,大理石纹评分为3,肉色鲜红,表观有水晶样透明感,烹饪后口感细嫩多汁,肉香味浓。

关键词: 阳新猪 繁殖性能 肥育性能 胴体性能 肌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穴盘基质育苗新技术

中国棉花 2010 北大核心

探索法人科特派的创新机制

中国农村科技 2009

摘要:科技特派员工作是湖北省农科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和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镉胁迫下旱柳无性系耐镉性变异及生理变化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个旱柳Salix matsudana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溶液中镉胁迫时旱柳耐镉性性状的遗传特性、耐镉性强弱及叶片生理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水溶液中镉质量浓度为30~60mg·L-1时,旱柳地上部镉质量分数、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地上部镉积累量、根系镉积累量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等6个性状的耐镉性遗传力较高。在此条件下,10个旱柳无性系耐镉性强弱顺序为13号>8号>16号≈18号≈9号>2号≈4号>10号>3号>5号。镉胁迫下,旱柳叶片生理性状变化表现为: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降低、膜透性减少、丙二醛质量分数增加、脯氨酸质量分数变化无一致规律。

关键词: 植物学 旱柳 耐性 生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新品种晶瑶的选育

中国果业信息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中国畜禽种业 2009

摘要:哺乳母猪是猪场饲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猪场新生仔猪的生产数量,进而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就哺乳母猪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重点环节作简要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与定位

核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技术,对小麦粘类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的1对近等基因系(NILs)和回交群体(BC’1)进行分析,筛选与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进行恢复基因定位,以进一步探讨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的遗传机理。结果表明:在18对位于1BS上的SSR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近等基因系间扩增出了稳定的多态性差异;经分离群体验证表明,恢复基因与4对SSR引物的扩增位点Xwmc406、Xbarc8、Xwmc611和Xgwm273有连锁关系,遗传距离分别为2.7、2.8、21.4和26.2cM,这些标记可稳定应用于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辅助选择;研究还表明,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主要受1BS上的1对主效恢复基因及一些微效基因共同控制;本研究标记出的恢复基因应为Rfv1;上述4个标记与该主效恢复基因Rfv1之间的位置顺序依次为Xwmc406、Rfv1、Xbarc8、Xwmc611、Xgwm273。

关键词: 小麦 粘类CMS 近等基因系 恢复基因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