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西医结合防治蛋鸡卡白细胞病
《中兽医医药杂志 》 2013
摘要:蛋鸡卡白细胞病又名"白冠病",是由一种血液性原虫感染导致鸡红细胞遭受严重破坏,从而引起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和死亡的蛋鸡特异性疾病。主要以蚊虫库蠓叮咬为传播媒介,多发生于每年的夏秋高温炎热季节。其发病原因多与养殖环境污染、卫生条件较差等为库蠓的大量繁殖创造了良好的


大白菜春季播种期试验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结球大白菜春季不同播种期的试验,并进行反季节栽培,以探索大白菜春季播种的适宜时期。结果表明,结球大白菜春季播种的安全播种期应在3月上中旬以后,并以3月15日播种为最佳适宜期,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商品性。


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中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基因(hly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PCR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扩增的阳性条带约为600 bp,特异性、敏感性结果显示,该PCR方法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DNA的最低检测量为0.4 ng/L,而非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黄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123份大鲵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PCR方法检测结果与细菌学和生化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7.6%,表明该PCR方法能够对大鲵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样品进行快捷、灵敏、准确的检测。


玉米群体Suwanl改良M017的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Suwanl/Mol7改良系,为玉米育种提供参考,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用从玉米Suwanl/Mol7的改良系中随机抽取14个材料和M017与代表我国玉米4大骨干系的黄c、丹340、黄早四和78599组配60个杂交组合,并进行组合鉴定.结果表明:根据鉴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lO个农艺性状除出籽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性状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所选用的材料看,用来源于Suwanl群体的S37与S611改良M017的效果比较好,用QB48改良M017的效果最差.同时用Suwanl/Mol7改良系与M017在农艺性状上进行比较,通过Suwanl改良M017,在叶数变化上差异不显著;而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百粒重和自身产量变化较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穗位高显著下降,穗粗、穗行数和粒重都显著增加.QB478-1稳粗、穗行数、粒重和小区产量分别比M017增加5%、15.7%、18%和50%.


惠水县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3
摘要:弓形虫病又叫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感染寄生于畜禽及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弓形虫可通过口、眼、鼻、呼吸道、肠道、皮肤等多种途径侵入猪体.主要以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症状及繁殖障碍为特征.临床可见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病型,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易被误诊为猪瘟、链球菌病、感冒、附红细胞体病等,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方能确诊.在农村散养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是养猪业的


稻田杂草眼子菜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抗性研究
《植物保护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磺酰脲类除草剂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应用,但其作用位点单一,杂草对其易产生抗药性。在贵州,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应用至少有20年以上历史,为明确贵州稻田杂草眼子菜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的抗药性,指导农户合理用药,课题组采集贵州不同地区稻田杂草眼子菜鳞茎,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的方法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对贵州稻田杂草眼子菜的防效较好,其鲜重防效在81%以上;所采样田块中眼子菜对苄嘧磺隆的IR值在1.00~7.53之间,对吡嘧磺隆的IR值在1.00~10.67之间。表明贵州稻田杂草眼子菜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水平不高,但部分田块已开始出现抗药性生态型眼子菜,且眼子菜对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两种药剂间存在着交互抗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