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蛋白质技术在甘薯病毒病研究的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病毒病是甘薯主要病害之一,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是甘薯生产的一大问题.甘薯病毒种类多并且侵染存在复杂性给甘薯病毒研究以及防治带来困难.应用抗病毒蛋白是植物病毒病防治策略之一.通过对甘薯病毒、植物抗病毒蛋白相关研究以及蛋白质提取方法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蛋白质技术在甘薯病毒病中的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形态水平、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不同层次系统地综述了甘薯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并根据甘薯育种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为甘薯的种质收集保存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漫反射法快速检测复合肥中总氮含量
《分析试验室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采用数字光栅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对复合肥中总氮(N)含量进行测定,以采用标准正态变量转换、趋势变换、导数变换等方法对180个正常复合肥的近红外测量数据进行前处理,然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校正方法(MPLS)建立模型,取得对未知复合肥中总氮含量较好的预报结果。该方法优势:(1)检测省时,往往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分析,而且无需称样和消耗化学试剂。(2)其测定标准偏差与凯氏法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该新方法可对复合肥中总氮含量实现快速简便的连续检测,尤其适合大批量样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地点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和休闲轮作模式明显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其中稻菜轮作模式的效果又优于休闲轮作模式;与蔬菜连作模式相比,土壤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平均提高了48.1%和27.2%,有效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可培养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种植模式完成一个周期后,稻菜轮作模式改善了微生物群落的组成,明显提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对维持土壤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耐寒性生理机制与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胁迫是影响温带春玉米和亚热带冬种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培育耐寒性强的品种是减轻低温危害的有效途径.从玉米耐寒性相关生理机制、功能基因及QTL检测、差异基因筛选、转基因技术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专用型甘薯品种露地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菜用型甘薯品种的特点,从品种的选择、育苗、整地起畦、栽插及田间管理及荣用茎尖采收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叶烟碱含量动态变化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晒烟烟叶烟碱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叶中烟碱含量在打顶前增加缓慢,在打顶后迅速增加;随着烟叶的成熟度增加,烟叶中烟碱含量提高;烟叶的部位越高,烟碱含量越高;烟叶中烟碱含量在打顶后44 d(移栽后97 d)达到最大值.烟叶烟碱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在烟叶生产中确定最佳烟叶采收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