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无核荔枝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无核荔枝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序列下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构建的无核荔枝胚败育SSH消减文库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ST序列,通过RACE技术获得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一个635 bp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基因序列,预测该序列含有321 bp的开放阅读框,推导其编码的蛋白质含106个氨基酸,具有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保守区,与多个物种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无核荔枝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C-MS法测定香蕉及土壤中戊唑醇残留量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戊-唑醇在香蕉中的GC-MS分析方法。[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选择离子监测/全扫描(SIM/SCAN)采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香蕉及土壤中戊唑醇残留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005 mg/kg,戊唑醇在香蕉全蕉中的添加水平回收率为80%~120%,相对标准偏差为2.4%~11.0%;在香蕉蕉肉中的添加水平回收率为80%~118%,相对标准偏差为1.9%~9.7%;在土壤中的添加水平回收率为82%~120%,相对标准偏差为4.0%~13.5%。[结论]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测定香蕉及土壤中的戊唑醇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NAC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AC(NAM、ATAF1、ATAF2和CUC2)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多种陆生植物基因组中发现有超过100个成员,是植物基因组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该家族转录因子的共同特点是其N端具有保守的NAC结构域,C端则为高度变异和具有转录激活功能的调控区。具有多种生物功能NAC家族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应答和激素调节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就植物NAC转录因子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仿栗油脂体化学组成及其与种子传播者关系的初步研究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仿栗油脂体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对各成分进行了定量。从仿栗油脂体中得到11个化合物,占成分总量的97.6%,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棕榈酸)和十八碳烯酸(油酸),分别占36.0%和35.0%。已有研究表明,这两种脂肪酸为蚂蚁所喜好。通过观察及实验证明,在昆明植物园,获得油脂体回报的大头蚁(Pheidolesp.)是仿栗种子的潜在传播者,而油脂体对其他取食者的趋避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