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天津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类型及其消长规律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86

摘要:本文论述了天津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的病毒类型.主要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类芜菁花叶病毒(TuMV),第二类烟草花叶病毒(TMV),第三类黄瓜花叶病毒(CMV),第四类称为甘兰僵矮病毒,其中以芜菁花叶病毒为主导类型.调查鉴定结果表明,本地区夏季十字花科蔬菜病毒,主要来自种株白菜.二秋小白菜,小油菜以及秋甘兰,秋萝卜可为秋季大白菜直接提供毒源和传播介体.夏季栽培的或野生的十字花科植物是秋白菜病毒病的桥梁寄主.根据病毒消长规律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秋白菜病毒病的防治途径.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菜园土壤培肥及存在问题

土壤肥料 1986

摘要:天津是一个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市区有近四百万人口。蔬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发展蔬菜生产对保障城市供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探讨防止菜园土壤污染、快速培肥稳产高产菜田的途径,我们于1983年开展了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钴-60辐照苹果在贮藏过程中的生理效应

华北农学报 1986

摘要:本文叙述了钴—60辐照处理苹果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一些生理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处理能有效的抑制内源乙烯的产生,从而延长苹果的贮藏期.辐照剂量在0.3—1.0KGY时,辐照剂量与苹果的乙烯释放速率、产生乙烯的总量呈负相关(r=-0.986),使辐照处理的苹果,贮藏了八个多月后,外观与品质变化不大.辐照处理对苹果的蛋白质、还原糖、纤维素、酸度等营养成份没什么影响.

关键词: 钴—60 辐照 苹果 贮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卷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霜霉病的抗病性予测及防治

园艺学报 1985

摘要:本文研究了黄瓜霜霉病发病与体内糖的成份的关系。经三年测定,黄瓜任何品种均以自上向下数第5~6节位卷须汁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稳定。顶端高于基部;下午高于上午;灌水前高于灌水后;晴天高于阴天;采瓜前高于采瓜后。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值在4以下为感病指标,可用于测定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及预测预报。 在黄瓜发病前,喷1%糖溶液可降低病情指数,防效80.3~89.5%,其中红糖>蔗糖>葡萄糖。应用1%糖溶液混1%尿素液,每隔10天喷1次,可控制病害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生与防治

农业科技通讯 1985

摘要:近年来大白菜干烧心病在天津市郊区日趋严重,特别是在秋季干旱的年份尤其严重。在北京、西安、新乡、福州、杭州,以及沿海的大连、连云港等地也有此病,现已成为秋季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我们和本院土肥所对病株、健株含钙量和根际土壤水溶性钙和置换性钙的分析及田间调查,凡是番茄顶腐病(黑膏药)严重的地块大白菜干烧心病也严重等情况,说明此病系生理病害,由钙素不足而引起。发病情况我们的调查方法是把从第一枚真叶开始按叶位顺序加印标号的207株青麻叶大白菜采取逐枚叶片进行剥离的方法,得到49株干烧心病株,从中进行归纳的结果是:发病范围在第24—48叶,发病机率最高的是第30—40叶。开始发病部位是第25—35叶的机率占85%以上。发病方式有三:即在两片至十几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滨海盐渍土碱化问题的商榷

土壤 1985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土壤盐渍化的大面积消除,土壤碱化逐渐有所发展,对农业生产的为害已日益突出,因而开展对土壤碱化的发生及其防治的研究已不容忽视。据五十年代统计,我市滨海盐渍土面积近400万亩。经过多年的治理和改良,盐渍土的面积已大有缩小,1981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生和心叶补钙效果的研究

中国蔬菜 1985

摘要:大白菜干烧心病在七十年代以前还不是主要病害,天津市郊区从1970年以后日趋发展。特别在秋季干旱的年份(例如1971,1972, 1977年等)发病严重,在贮藏期间病情加重对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城市供应都有很大威胁。近年来由于水资源,有机肥料的来源等发生变化,及氮素化肥使用失当等情况,在北京、西安、杭州、新乡以及沿海的大连、连云港等许多地方也有此病为害,现已成为蔬菜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和日本,已确认在大白菜、结球莴苣和甘蓝等蔬菜上,此病系由缺钙而引起的生理病害。日本当前对叶菜类缺钙症的防治措施除调整土壤PH值,不过量追施氮素化肥和防止干旱外,主要采取叶面补钙(氯化钙0.3—0.5%)以弥补根部吸收的不足。起初我们曾按照日本资料采用叶面喷钙的方法进行试验,但由于品种、生产季节等条件不同,所以效果不尽理想。为了进一步查明天津地区的病情,病状和制定相应的对策。我们从1978年开始,结合大白菜的生长过程观察发病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防治方法的试验,试图找出具有相当防治效果而且操作简便,开支经济、月届为生产者所接受的方法。 一、材料和方法 关于干烧心病发病情况的观察是从第一片真叶开始,每隔4片叶在叶片上面加盖号码印记,在生长期间定期从田间取样(每次五株)进行解剖,调查叶片发生数目等。收获后在贮藏期间解剖调查统计病株的发病部位和发病情况。 叶面补钙是从大白菜即将结球时开始向心叶喷洒液剂或施入含钙的颗粒剂,所用均系有水氯化钙(CaCI。·ZH。O),液剂的含景是0.7%。还有的再附加50Ppm$乙酸。喷洒次数为2、3-、4、5次。喷洒时间是从9月下旬开始,每隔10天用喷雾器向心叶进行处理。每株用药量开始时为30毫升,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第5次时增到80毫升。颗粒剂是用含10%有水氯化钙或再附加十万分之五素乙酸的两种制剂,在9月下旬植株即将结球时每株撒入约10克。 供试品种为天津李嘴中核桃纹和王庄小核桃纹等对干烧心病抗性弱的青麻叶品种。至于栽培管理均按当地常规进行。处理小区40m’,四次重复对比排列。收获前对干烧心病进行预查。再参考预查的病株率选留100—110株,经贮藏后在1月下旬或2月上旬进行调查。 关于试材钙含量的分析是采用络合液定法。 二、试验结果 (一)补钙的时期 我们把标好叶位顺序的植株,采取逐枚叶片进行剥离的方法,在整个工作中我们观察了207株,从中得到患有干烧心病的49株。这49株的发病情况如F图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病情严重的可有14枚病叶,最轻的只有1枚,。I,等者有病时5枚左右。其发病方式有三:即在2—14枚叶片上连续发病者是最主要的方式;其次是仅在1枚叶片上发病;第三在不同叶片上间断发病,或间断当中有2—3枚叶片连续发病。发病范围为第24—48叶,其中出现感病达到10次以上的是第29—38叶,出现次数占73.2%。开始发病的机率超过30%以上的叶位,是第31—35叶。 我们再进一步追溯发病对叶片的形成和叶的生长过程的影响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播种45天以后发病机率高的叶片(第29—38叶)正处在幼小时期,不久就要迅速成为叶球的主体,所以在结球前是开始叶面补钙的关键时期。 (=)应用不同剂型进行心时补钙的比较 对缺钙的器官加以补充。这是直接供钙的必要方法。在这方面正如M.福斯特博士所指出的:“在全世界凡是钙营养有问题的地方,常喷3—5次的钙溶液[1)。可是也有人提倡用固态钙制剂(颗粒剂),我们在这方面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如表2和表3。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向心叶喷洒含钙素的溶液其防治效果优于颗粒剂。使用颗粒剂有时会发生药害,且随着心叶的生长会将一定的颗粒剂带出使之脱离植株。 从表3可以看出,使用含0.7%的有水氯化钙液时附加50PPmk乙酸可使防治效果显著提高。 (5)心叶补钙的次数不同对防治效果的影响 大白菜干烧心病不仅在田间发病,而且在贮藏过程中还会继续发生和加重病情,故需要进一步检验不同喷洒次数在防治效果上的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在0.7%有水氯化钙溶液中附加索乙酸,如果进行5次喷洒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但提高的具体水平很难从一次试验中反映出来。我们将19 80—1983年四年的试验结果汇集于表5。从表5可以看出,在轻病年的防治效果较差,在病害中等和严重的 年份则可达到 91.9土 8.1,效果相当明显。 (四)叶部钙素的含量和心叶补钙的作用 关于大白菜叶部钙素的含量,我们对病株和健株的分析结果如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外叶和心叶,水溶性钙和酸溶性钙的总含量健株都比病株要高,而心叶的全氮含量则没有显著差别。 单用50PPm#乙酸喷洒心叶,根据初步分析结果对钙吸收的增强作用不十分显著,而对降低全氮量却比较明显,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用0.7%有水氯化钙再附加50PPm素乙酸,在喷洒第3天时取样分析其结果如表7。 从表7可以看出补钙后提高了钙的含量。至于不同剂型的钙制剂情况,我们是把喷洒5次0.7%有水氯化钙液附加50PPm#乙酸和施用含有水氯化钙10%加十万分之五获乙酸颗粒剂的试材经过贮藏后,于1983年12月30日进行部分比较,结果是使用颗粒剂的水溶性钙的含量少23mg/1009,酸溶性钙的含量少45.9mg/1009。 三、讨论 大白菜于烧心病发病的范围是第24一4.8叶,发病机率最高的是31~35叶,根据我们观察,在播种后40多天植株即将进入结球期时,它们大多是靠近茎端的幼小雏叶,而这些叶片正是构成叶球的主体,而迅速生长过程中对矿质营养的需要量无疑也是增加的,一旦供给不足就会导致发病。大白菜在贮藏期间生理活动仍在进行,所以干烧心病有继续发生和加重的趋势。但在收获以后,难以再行处理,所以在生长后期需继续进行补钙。我们分析表4的试验结果时看出,喷洒三次的一级病株比喷2次的减少了41.7%,这说明补钙对继续生长的幼叶是有作用的。再从1980年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喷洒5次比喷洒3次的防治效果更好。因此我们认为:从将要进入结球期时开始,相应提高钙的供给水平,并且要相对保持稳定,在京、津地区须从9月F旬这个关键时期开始进行钙源的补充,以适应在迅速形成叶球时对矿质营养的需要。结球后期坚持继续补钙,是为了防止和减少贮藏期间继续发病。 钙在植物体内运转困难的特性直接限制了大白菜叶面补钙的效果,采取措施促进和加强钙的运转是一条有效途径。在60年代TAYLOR等报道了2,3,5一三碘苯甲酸和刚噪3乙酸可促进叶面补钙的运转。但近来认为喷三碘苯甲酸后苹果的苦症病更严重。1977年陈文孝等指出带乙酸(10-’M)可促进番茄体内钙的移动。另外日本香J!!氏报道了条乙酸对抑制大白菜抽整的作用。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我们选定在有水氯化钙溶液中附加蒂乙酸以求改进和提高防治效果。但根据我们目前初步掌握的数据认为在大白菜上用蒙乙酸处理后,心叶钙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增加,但氮含量有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促进生长的结果。总之在机理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用0.7%有水氯化钙附加50PPm #乙酸处理大白菜心叶,开始时每株用量约30毫升,此后随着植株生长加大用量,到第5次时约用80毫升,平均每株共用药液0.47斤。根据不同品种每亩使用药液为1600—1900斤,须加有水氯化钙11.2—13.3斤,茶乙酸40—47.5克。有水氯化钙每斤9分钱,素乙酸 (农药厂产品)每克5分6厘钱(包括溶解用酒精)每亩开支3.25—3.86元,大约相当常年11月份上市菜180一214斤或国产尿素11.2一13.3斤的价格,我们认为在现阶段是比较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比较费工。另外不论哇作或配作要将行距进行适当变换,在哇间或每隔2—3th适当扩大行距,留出生长与后期进行喷药的通路以免过量损伤外叶影响结球。 天津市郊区干烧心发病的原因除秋季旱情外,土壤含盐量高和过量施用钱态化肥是主要原因,涉及到改善土、肥、水等条件的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奏效的。心叶补钙只是对症治疗的应急措施,其缺点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应用上的广泛性,有效性和喷洒后增加叶球内的湿度有利于植株形成根压流等是它的优点。当前缺钙症的为害并不仅是大白菜;如结球甘蓝,番茄等蔬菜也有 (下转8页) (上接16页)相当程度的发病。美国马里兰洲立大学C.B.希尔教授指出:“果树、蔬菜至少有40种生理病害是由于缺钙而引起的。因此对叶面补钙这项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在许多园艺作物之间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生和心叶补钙效果的研究@安志信$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 @鞠佩华$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 @苏幼梅$天津市北郊区农林局 @王福才$天津市北郊区农林局1.TAYLOR,G.A, J.N.MOORE and W.O.DRINKWATER, 1961, Infuluence of 2, 3, 5- .tiiodobenzoic acid, indole-3-acetic acid and metbode of sample collection on translocation of foliarapplied fadiocalcium plant physiol 36 : 360-363 2.陈文孝、上本俊平,1977 菜 吸收关 研究(第2报)  体内移动及    处理 影响。[日]园学杂45(4):362—368. 3.农业渔村文化协会编: 1976,新野菜全书 基础编:29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潮土麦田施磷方法的初步研究

土壤 1984

摘要:小麦磷肥早施,或用作基肥,比晚施、追施的效果好,可增加小麦苗期干物质的积累,为后期增加穗数、粒重提供物质基础。这是早已被证实的事。但在基肥施用技术上,如何促使小麦早期多吸磷,经济用磷,以提高单产,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我们在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豆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的初步研究

中国蔬菜 1983

摘要:菜豆育种多以丰产、早熟和优质为目标,这些经济性状都是一些数量性状。了解数量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以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可为改进选择方案,提高选择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有关作物的数量性状遗传与相关的研究,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在水稻、小麦、花生、大豆、油菜等作物方面有过许多报道,在蔬菜方面也有一些报道。但是,在菜豆方面尚未见到有关报道。我们于1981年秋季对于菜豆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和相关进行了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有锦州双季豆、群英、冀云三号、 70- 4- 8、 45-- 5、 159、 29- 2- 7- 6-1、29-2-7-4-1、29-2-7-3-1、29-2-7-10-1,(后七个代号是我所新育成的品系)。 田间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每一小区随机取样10株,定株调查,坐荚率为反正弦(Sin-‘y天万变换后的数据。 用变量分析法估算菜豆12种数量性状的广义演传力和遗传相$.县根据突一讲杆的^广义遗传力估算公式。相关系数估算公式:表型相关遗传相关环境相关 遗传进度估算公式: GS= K·GCV·h 遗传变异系数公式: r为重复次数,n为品种数,yl、y。为随机区组设计中的品种变量,机爆变量, 。。rt。。。。 yi-y。、b。。;’aty。一久即环境变量,——三&为遗传变量。 Cl·C。为性状1.2的随机区组设计中 is的品种互交量,机误互变量,0。;、久z、 2122&l、甸。、久l、久。为性状1.2伪表型变量,遗传变量,环境变量。 试验结果 一、田信变异系我、遗传力、‘遗传进度 应用以上公式估算出菜豆12种性状的遗传交易系数,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结果列于表2。试验结果表明,遗传变异系数与表型变异系谈有影民强的一致性,但是坐美率这一性状由于易受环境影响。表型变异系数很大,而遗传变异系数却很小。从表2还可以看出:遗传变异系数大(20%以上)的性状有分枝数,单株结美数,最长节间,单株种子重,第一花节俭。属于遗传变异系数小的性状有株高、单荚重、单荚粒数、坐美率、莱长、主蔓节数、开花期,遗传变异系数大的性状也就是遗传潜力大的性状,这类性状育种效果良好。 从表2中看到菜豆12种性状的遗传力顺序:最长节间>分校数>开花期>第一花节俭>株高>单株结荚数>荚长>单荚长>主蔓节数>单荚粒数>单株种子重>坐荚率。绝大多数性状遗传变量大于环境变量,而坐荚率却相反,环境变量大于遗传变量,可见此性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力很弱。 菜豆12种性状的遗传进度顺序为:分枝数>单株结荚教>最长节间>第一花节位>单株种子重>株高>单荚重>单突粒数>荚长>开花期>主蔓节数>坐荚率。 从以上结果来看,菜豆主要性状遗传进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与遗传变异系数的顺序几乎完全一样,而与遗传力的顺序并不很一致。在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都很大的性状,遗传进度当然很大,相反,二者都很小的性状,遗传进度也就很小。可是,遗传变异系数大遗传力小的性状(如单株种子重),遗传进度仍然很大。遗传变异系数小,遗传力大的性状(开花期),遗传进度则很小。 =、表型相类、遗传相关、环境相关 应用变量(互变量)分析法估算菜豆12种 性状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环境相关,结果列于表8。 从相关系数表中看出。表型相关与遗传栩关的方向一致,遗传相关大于表型相关,环境相关在大多数性状间不显著,环境相关与遗传相关有些性状方向相同,有些性状方向相反。属于丰产性的单株结荚数与株高,最长节间,单美粒数,单美重,美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开花期,第一花节俭,坐荚率,分枝数,主蔓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有关早熟性的开花期与单英粒数,最长节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单株种子重,单株结荚数,分枝数,坐荚率、.第一花节俭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不难看出丰产性与早熟性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性状。 讨论 一、遗传进度与选择效果 遗传进度就是经过选择后子代从亲代获得的遗传增量。这种遗传增量的大小,是与选择强度(在一定选择率下是一个常数),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根值之积成正比,其公式为:GS=K·GCy·h。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和遗传进度,三者都可以做为选择效果的参考指标。但是,哪一个做为选择效果指标更为可靠,从遗传进度公式和我们的试验结果来看,以遗传进度做为选择效果指标更为适合。因为遗传变异系数只体现群体性状能够遗传的变异最大的限度,遗传力则只是亲代性状能够在子代表现的程度。所以只有在遗传变异系数大遗传力也大的性状,遗传增量才大,选择效果才好。那么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对选择效果来说,哪一个重要一些呢}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来看,前者比后者更为可靠。如单株种子重的遗传变异系数大,而遗传力却很小。可是,遗传进度仍然很大。开花期的遗传变异系数很小,而遗传力很大,遗传进度却很小。。 二、遗传相关与早熟性和丰产性的选择 菜豆单位面积产量的构成,等于单位面积种植株数与单株产量相乘之积,而单株产量则等于单株结荚数与单荚重之积。从表3中看到单株结荚数与单荚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开花期、第一花节俭,分枝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这就是说丰产性的单株,都是分校数多,荚小,晚熟的单株,所以,要选择既早熟又丰产的单株,在理论上是困难的。 因为分枝数和开花期二性状的遗传力很大(均在91%以上),所以,这两个性状可以在杂种早期世代进行严格的选择,选择那些开花期早,分枝数少,荚大的植株,育成大荚早熟的新品种。栽培上因分枝少而进行密植,改善栽培环境以提高坐美率来达到早熟丰产之目的。菜豆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的初步研究@岳彬$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赵景芝$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煤灰改土及其污染问题的研究

环境科学丛刊 1983

摘要: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出的废渣。粉煤灰排出厂外,占用大片农田,被风一吹到处飞扬,危害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排入渤海则危害海洋渔业生殖。因此,粉煤灰处理与利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西欧一些国家早就开始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作。利用率最高的是法国,达排放量的20%,其次西德为11%,英国为9.1%,美国为5.4%,苏联为4.7%,我国在60年代末粉煤灰的利用率为4.35%。 目前世界上对粉煤灰的利用主要是做建材,如粉煤灰陶粒。粉煤灰砖,多孔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水泥;另外近年来民主德国以粉煤灰代替钙肥,日本利用粉煤灰制造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