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新疆小麦科技与生产建议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是新疆第一大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在我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持续调整,新疆小麦主产区调减了小麦种植面积,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和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调查与思考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摘要:调查了新疆自治区25个城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结果发现新疆农产品的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问题,其主要原因有:农牧区地域辽阔,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工作难以组织和开展;农牧区居民文化安全意识淡薄;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等。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改善新疆农产品安全现状的措施建议,包括提高农牧民的农产品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理顺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关键词: 新疆 农产品 质量安全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薄皮核桃树叶黄褐化症状问题的研究

北方果树 2010

摘要:新疆南疆地区沙土地种植薄皮核桃,水肥不合理树叶易出现黄褐化症状。沙土地采用滴灌比漫灌每年节水9930m3/hm2,但用滴灌水分向下移动距离较深,水分水平方向移动有限,每次灌水在水平方向土壤润湿面积达60%~75%,从而导致核桃树吸收根对土壤养分的单位吸收面积相对减少(从树的生育期观察不缺水);而漫灌区每次灌水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可以最大程度的提供核桃树吸收根所需的水分、养分。故沙土滴灌区核桃树黄褐化症状大于漫灌区。沙土漫灌区有10%黄褐化症状,说明土壤中某些元素已达到临界值或缺乏,初步判断影响薄皮核桃树叶黄褐化症状的主要原因是镁、铁、铜、锌,在沙土地除了加大有机肥的投入外,还应重视对镁、铁、铜、锌的投入。

关键词: 薄皮核桃 不同土壤 不同灌溉方式 黄褐化症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影响及相关生理特征和纤维品质的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密度对棉花冠层小气候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与棉花生理特征和品质的关系,设计了5种不同密度(9~27×104株/hm2)的田间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冠层的透光率初花后迅速下降,各处理中A3(18×104株/hm2)处理透光率均变为最高。空气温度花期20 cm处冠层以A3处理空气温度最高,吐絮后规律性不明显。花期相对湿度较高且变化较小,以A3处理的相对湿度最为稳定,变化最小。吐絮期,不同冠层相对湿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早、晚的相对湿度较高,处理间规律性不明显。A3处理皮棉产量最高,LAI高峰出现在盛铃期,吐絮时仍保持在2.5~2.6。8月14日左右棉花第十果枝叶开始衰老,5 d后第八果枝叶开始衰老,其A3处理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正常生理状态。不同处理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差异,密度增加能增进纤维品质,但密度大于A4(22.5×104株/hm2)后,又对纤维品质产生负效应。

关键词: 小气候 密度 品质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olanum pennellii LA716渐渗系群体对番茄苗期耐盐QTLs进行定位及QTL效应的初步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盐敏感的栽培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82与耐盐的野生种潘那利番茄(Solanum pennellii)LA716构建的渐渗系群体,对苗期耐盐QTLs进行定位,并初步分析QTL遗传效应和互作效应。【方法】将4片真叶幼苗移栽到1/2浓度的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浓度逐日增加盐,至终盐浓度700mmol·L-1NaCl+70mmol·L-1CaCl2后,按照0—10级调查耐盐级数,并利用Dunnett测验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定位了分布在2、6、7、8、10等5条染色体上的7个影响番茄苗期耐盐性的QTLs(Stq2a、Stq2b、Stq6a、Stq7a、Stq7b、Stq8和Stq10),这些QTLs均来自耐盐野生种S.pennellii LA716。在盐胁迫条件下,它们较M82的成活百分率提高18.9%—83.8%,包含在IL6-4与IL6-3的1个QTL(Stq6b)有待于进一步试验验证。QTL遗传效应分析初步表明,除Stq6b外,其余QTL均表现明显的显性效应。QTL互作呈现典型的小于加性的效应,但来自第7条染色体上的2个QTL互作却表现消减效应。【结论】首次定位了来自野生番茄LA716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7个耐盐位点,QTL呈现明显的显性效应,互作呈现小于加性效应,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克隆及番茄耐盐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番茄 渐渗系 耐盐 QTLs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耐盐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乌鲁木齐10号温泉的沉积物中筛选出反硝化作用较强的菌株,并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用稀释法,从沉积物中分离纯化了28株反硝化细菌,通过Giltay液体培养筛选出反硝化作用较强的一株菌NSA4。对该细菌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及最适生长条件测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确定了分离菌株的分类学和系统发育地位。【结果】在接种NSA4菌株的试管内5 d后培养基开始变蓝,并有小量气体产生,滞留在小试管中;7 d后培养基由绿色变为蓝色,小试管内的气体明显增多;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7,经PCR扩增后测定该菌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表明,由16S rDNA序列比较可知该菌与Pseudomona brassicacearum同源性达99%。【结论】这一耐盐反硝化细菌可以用于新疆硝酸盐污染农田土壤与地下水的修复。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分离鉴定 硝酸盐 反硝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如今细须螨发生及为害规律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石榴优势种害螨如今细须螨(Tenuipalpus hornotinus Chaudhri,1971)发生,为害规律、分布型和防治关键时期,为综合防治须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调查区,按棋盘式取样法,选取20棵树,定树定枝观察如今细须螨发生、为害规律及树体分布状况,并选取几种中低毒杀螨剂,采用不同浓度进行药效试验,记录害螨死亡率。【结果】如今细须螨在喀什地区1年发生4代,以雌成螨越冬。8月初到9月初是为害高峰期,完成1代约需23~25d。以若螨和成螨聚集叶背部的叶脉、叶柄附近,取食汁液,使叶片色泽褪绿发黄或呈暗红,提前脱落,致树势衰弱影响果实发育。如今细须螨在石榴树中多分布于南和东面。秋季清园、深翻、刮除粗老翘皮、保护天敌和化学防治等方法控制如今细须螨种群效果最佳。【结论】如今细须螨6月初第1代卵孵化高峰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如今细须螨 鉴别特征 发生 为害 规律 分布型 综合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JLL型温室专用卷帘机的安装与调试

新疆农机化 2010

摘要:为用好这种卷帘机,详细介绍了JLL型卷帘机的安装、调试及安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卷帘机 温室 安装 调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啤5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农村科技 2010

摘要:一、选育经过1992年以Poland作母本,Harrington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统选择,1999年成为稳定品系,2000年进行产量鉴定,2001年进行测产试验,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作及灌溉方式对棉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连作年限及灌溉方式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荒地相比,棉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增加,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连作2 a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最低,分别为16.22±0.77和13.08±0.75 mg/kg,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不断增加,到连作15 a时达到最高点,分别为38.67±1.22和23.39±0.65 mg/kg,之后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开始下降;相对于地面沟灌而言,滴灌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明显提高;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量氮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1,与土壤全氮、速效氮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3、0.854;微生物量氮与土壤全氮、速效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0.945,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棉花 连作 微生物量碳氮 灌溉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