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通过比色测定瘤胃液氨氮含量方法的改进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3

摘要:在《内蒙古畜牧科学》1990年第3期上介绍过一种测定瘤胃液氨氮含量的比色方法.该法的最大优点是快速、简便、不用仪器.但同时该法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即用肉眼比色,分辨力较低,误差较大,并且其中一种重要试剂(二氯异三聚氰酸)很难购到,而推荐的代用品次氯酸钙因往往含有氢氧化钙使溶液混浊,影响比色,而使该方法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问题,经试验找到了容易购到的、效果良好的替代试剂,同时采用加大样品稀释倍数,利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比色,使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显性核不育亚麻的雄性不育性研究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显性核不育亚麻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亚麻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丰富了我国显性核不育种质资源。本文对显性核不育亚麻的雄性小育机制从生理生化和遗传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显性核不育亚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亚麻 显性核不育 雄性不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改进的铬的测定方法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3

摘要:在以三氧化二铬作为固相标记物估测消化道食糜流通速度的研究中,铬的准确测定是一项关键步骤。先前人们在测定食糜铬和粪铬时大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过氧化钠氧化法或普通的钼酸钠—浓硫酸—高氯酸氧化法。实践证明这几种方法分别存在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遗传性甲状腺肿杂合子与正常山羊血清中T_4、T_3、rT_3放射性免疫比较测定

中国兽医杂志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羊遗传性甲状腺肿(以下简称“遗甲”)从六十年代开始在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陆续有报道。国内内蒙古畜牧科学院梅文辉等于1982年首次在内蒙古巴盟乌拉特中旗发现二狼山绒山羊新生胎儿先天性甲状腺肿大,经一系列生理、生化、组织学、繁殖试验证明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新生羔羊甲状腺高度水肿,被毛稀少,死亡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盐化草甸改良效果的研究

草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种植碱茅草改良盐碱地,效果虽然显著,但是碱茅草在播种当年,生长发育缓慢,产草量不高。而采用同时播种保护作物湖南稷子的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草地在播种当年的饲草产量,并可抑制碱蓬等杂草的危害,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含盐量,改良效果显著。

关键词: 碱茅草 盐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业氟污染区孕羊超量摄氟与山羊乳齿氟中毒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3

摘要:从工业氟污染区牧草污染程度、孕羊的骨氟变化、胎儿期乳齿的发育状况、胎骨胎牙的含氟量测定、山羊乳齿氟中毒的临床表项五个方面研究了乳齿氟中毒的发病机理。表明山羊在怀孕阶段其胎骨、胎牙含氟量已超过或达到1200ppm,山羊乳齿在降生后一个月内已发育为成齿,受氟的危害主要是在胎儿时期。乳齿氟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是各齿间均一性的磨灭过度,其原因是孕期胎儿没有能形成坚固的釉质有关。本研究明确提出了孕期防氟的重要意义,提供了调整孕期处在青草期的防氟措施。

关键词: 山羊 乳齿氟中毒 工业氟污染区 孕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牧草饲料的营养动态与放牧绵羊营养限制因素的研究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3

摘要:对天然草地牧草和补饲草料的营养动态进行三年的检测研究,证实了天然牧草的营养价值随其生育期而变化的规律.在夏、秋季节内,牧草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13.71%~19.09%),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较低,牧草的体外消化率较高(60%~70%),其代谢能浓度也较高(7.9~11.8MJ/kg);在冬春季节内牧草的粗蛋白含量较低(5%左右),中洗纤维和酸洗纤维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高达11%左右,牧草的体外消化率很低(21.85%~45.36%),其代谢能值也较低(2.8~6.5MJ/kg),而这一时期内补饲干草的质量较差,其粗蛋白含量较低(7%左右),木质素含量较高(8%左右),体外消化率很低(37.7%~47.4%);补饲精料的营养价值较高,但因其价格昂贵而限制其用量.放牧绵羊的营养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呈现周期性的营养缺乏,特别在冬春季节内,绵羊体内氮源供应不足、补饲干草质量差、青饲料缺乏和寒冷应激等,成为放牧绵羊的主要营养限制因素.

关键词: 牧草 营养动态 放牧绵羊 营养限制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气相色谱分析厌氧菌代谢产生脂肪酸方法的改进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3

摘要:检测细菌发酵产生的脂肪酸在厌氧菌的分类上极为重要。气相包谱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所以在检测细菌代谢产物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现阶段在样品前处理上存在一些缺点,如直接注入细菌培养液可污染柱子,加快柱子的退化速度;用溶剂直接萃取,离心处理等过程较费时,而且萃取效果不太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应用一种酸性吸附剂,既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又减少了柱子的污染和退化速度。同时对一株标准菌种(Bifidobac-terium124)和六株经生化检验疑似双歧杆菌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获得了稳定的结果。在克服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率利用优秀种公羊

中国畜牧杂志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的绵羊人工授精技术,开始于50年代初期。当时由苏联引进苏联美利奴及高加索等优秀种公羊,在华北、西北、东北各省区相继开展了较大规模的人工授精,对促进我国的绵羊改良及细毛羊新品种的育成起了重大作用。为了改良我区的旧型细毛羊品种,提高其生产性能。于1984~1985两年我区先后引进澳大利亚美利奴种公羊237只。由于引进澳美种公羊费用昂贵、数量少,怎样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主要采取对引进的种公羊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冻精保存和鲜精高倍稀释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实行分期配种(先农区、后牧区、先冬羔、后春羔)。一站多点,精液短途运输(3~35公里)。尽可能扩大配种覆盖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F—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3

摘要:GF—复合添加剂是由几种中药配伍而成的具有增加产蛋量和防病功效的添加剂。通过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影响的实验,证明该药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 复合中草药添加剂 巨噬细胞 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