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内蒙古羔羊腹泻病例的轮状病毒感染的调查研究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3

摘要:初生羔羊腹泻内蒙古广大牧区普遍存在,并常常引起成批死亡。其病原曾证明是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肠球菌等。为了进一步了解在羔羊腹泻病中的病毒性病原,1990~1992年,我们对羔羊腹泻病例进行了病毒性病原调查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联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3

摘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传染迅速,发病率高。近年以来,本病在呼市地区的许多鸡场和养鸡户不断发生,尤其是1988年秋至1989年春最为严重,对养鸡业的发展危害极大。在发病期间,一些鸡场和养鸡户应用抗菌素治疗,效果甚微。笔者应用磺胺嘧啶和中药结合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发病概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IP抗旱马铃薯资源的模糊综合评判

中国马铃薯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来自国际马铃薯中心11份资源材料和国内6个优良品种在内蒙古西部半干旱地区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乌盟851、B_(71)—240.2、紫花白3个品种具有丰产、商品薯率高和抗旱性强的特点,其单株产量、商品薯率、株高、根系拉力及累积冠层覆盖度等5个性状的综合评判均表现突出,达到优良的评判标准,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应用价值,克服了单以产量为依据评定品种的缺陷,对抗早马铃薯资源的综合评价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马铃薯不同密度群体产量及其生理效应

中国马铃薯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 前言马铃薯与其生存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马铃薯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完成其正常生活史,最终得到较高产量。但在干旱条件下,水分协迫则成为马铃薯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因此,在干旱条件下促进个体发育,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将会协调马铃薯与环境间的矛盾,从而获得高产高效。为了解马铃薯在干旱条件下不同密度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锌营养状况的评价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1993

摘要:对人和动物锌营养状况的研究已经受到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一些省区可能存在着人和动物锌的亚临床缺乏.在对人和动物锌营养状况进行研究时,一个困难就是缺乏一种灵敏的锌营养生化或临床指标.常用的指标就是血浆锌浓度.但由于与锌营养水平无关的代谢(如应激,感染和激素刺激等)也会引起锌浓度的下降,所以这一指标并不理想.Golden 发

关键词: 营养水平 红细胞 亚临床 锌营养状况 动物 应激 血浆锌浓度 评价 锌缺乏 临床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产沟将成为山区农民的米粮沟

现代农业 1993

摘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俗称"丰产沟"。就是将二倍以上的表土和肥料掺混在作物种植沟内,将生土起垄,使秋冬两季的雨雪职蓄下来,以备春夏两季干旱时作物吸收利用,从而达到保土、保肥、保水的目的。也是将耕作措施与水保措施有机结合,有效地控制了山坡地水土流失,同时收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该项研究是1990年由内蒙科委下达,我所承担完成的一项科研课题,1992年11月30日通过省部级鉴定,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研究填补了自治区空白,它对山区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为此,我据三年的研究经验及体会谈点看法,以供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黄染病”的研究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3

摘要:山羊“黄染病”发生于连续干旱的年份,在生长知母的草场上放牧的山羊发病。临床病理症状:尿黄,结膜和耳内侧发黄,尿蛋白阳性,初期食欲减退,后期废绝,病变在肝脏和肾脏,病羊表现为进行性、消耗性死亡。健康山羊人工饲喂知母试验,分别在31~58天出现临床症状,其临床病理与自然发病山羊相同。经确诊,认为山羊“黄染病”是由采食知母引起的慢性中毒。

关键词: 知母 黄疸 山羊 中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对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3

摘要: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靠阴山,南临黄河,西起乌兰布和沙漠东侧,东与包头市相邻。东西长280公里,南北宽45~90公里。总面积1645万亩,现灌溉面积700多万亩。1.河套平原自然条件概况

关键词: 河套灌区 次生盐渍化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二倍体雄性不育系杂交种内蒙古九号的选育

中国甜菜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内蒙古九号是以二倍体雄性不育系为母本、3个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种,经过1980~1984年小区试验、1985~1987年全国区域试验,并于1985、1988、1989年分别在内蒙古、河北、陕西等省(区)进行了生产示范,该杂交种突出的优点是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尤其是在无灌溉条件的丘陵地区种植,产质量表现均优于引进或当地推广品种。

关键词: 二倍体 雄性不育系 杂交种 杂交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旱地丘陵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三因素(N.P_2O_5.K_2O)五水平D—饱和设计,研究表明实行平衡施肥技术,能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明确应以氮钾为主,配合磷肥。粘质土壤施N量为5.21~5.73kg亩~(-1),P_2O_5 4.51~5.65kg亩~(-1),K_2O为3.89~4.28kg亩~(-1),N:P_2O_5:K_2O=1.33:1.16:1~1.33:1.33:1;砂质土壤施N量4.1~5.61kg亩~(-1),P_2O_5 2.29~4.63kg亩~(-1),K_2O为2.83~3.65kg亩~(-1),N:P_2O_5:K_2O=1.44:0.81:1~1.54:1.26:1。

关键词: 旱地马铃薯 平衡施肥 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