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的甘草资源及速生繁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3
摘要: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这里地形复杂,境内多沙漠和丘陵山地,主要有库布齐和毛乌素两大沙地,海拔平均在1000—1500m之间。鄂尔多斯高原土地贫瘠,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气候干燥,属于半干旱—干旱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区。无霜期较短,光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降雨集中,水热同季,这些特点为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


复方山梨酸乙酯克螨灵防治羊痒螨病效果试验
《内蒙古畜牧科学 》 1993
摘要:受桂林生物化学厂的委托,对该厂研制试产的复方山梨酸乙酯克螨灵对绵羊痒螨的离体杀灭作用和防治绵羊痒螨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于1991年9月4日至1992年2月1日进行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①复方山梨酸乙酯克螨灵为黄色、透明、油状液体,试产品,由桂林生物化学厂提供。② 20%淋丹乳油,内蒙古牙克石兽药厂生产。


好鲁库型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
《内蒙古畜牧科学 》 1993
摘要:好鲁库型细毛羊系莎尔羊引入澳洲美利奴公羊血液的一、二代的杂合群体,为进行育种资料统计分析和估测遗传参数,建立了微机DBASE Ⅲ数据库管理系统,经最小二乘法剔除育种队、年度、血量、杂率、公羊等影响因素,以矫正后的数据用半同胞相关法计算出羔羊、1.5岁育母羊共10个性状的遗传力、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初生重、断奶重、断奶矫正重、断奶毛长、1.5岁的毛长、细度、腹毛长、剪毛量、净毛量、剪毛后体重的遗传力估值分别为0.1286,0.1345,0.2073,0.1578,0.2980,0.2141,0.3114,0.1753,0.2349和0.2089。初生重和断奶重、1.5岁剪毛量、净毛量的遗传相关为0.25,0.21,0.18;断奶重和1.5岁毛长、剪毛量、净毛量、剪毛后体重的遗传相关为0.22,0.31,0.29,0.35;断奶毛长与1.5岁毛长、剪毛量、净毛量的遗传相关为0.32,0.18,0.21;1.5岁的净毛量和毛长及剪毛量的遗传相关为0.25,0.85。各性状遗传参数估值矫正与不矫正估测结果,差异很大。估测结果表明,各项遗传参数与实践或直接实验结果相吻合,说明用最小二乘法剔除多种环境效应和固定遗传效应,能提高估测资料内部的一致性,减少系统误差,提高遗传分析的准确性,这样把非同源群体的遗传参数,按着纯种育种的同样思路,引入杂交育种,即杂合阶段也可以计算遗传参数,对种羊场进行BLUP法(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选种,在育种的初期阶段,为杂种群选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将其用于养羊业,将加快遗传改良进展。


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业综述
《内蒙古畜牧科学 》 1993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虽然是一个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大牧区,但由于受传统畜牧业及牛的品种、科技水平等的制约,牛肉生产能力一直不高.从70年代初引进国外优良肉用种牛改良蒙古牛开始,经过二十余年的工作,目前的肉牛生产已基本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商品畜牧业的一项新兴产业.对此,分发展概况、基本特点、生产水平、科技进展四部分综述于后.


栽培密度不同的春小麦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华北农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栽培密度不同的三个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的小孢子和花粉发育进行了细胞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花粉母细胞时期.稀植小麦的小孢子发育略快于密植的.即当稀植小麦花粉母细胞开始减数分裂、药壁绒毡层开始解体时.密植小麦花粉母细胞刚形成.药壁完整;(2)到二、四分体时期、稀植小麦花粉母细胞发育加快.当其90%形成二、四分体时,密植小麦花粉母细胞才有50%将分裂成二分体.仅部分形成了二分体;(3)当小孢子发育到单核靠边期.稀植的主穗和分蘖穗发育越来越快.并有分蘖穗赶上主穗的趋势;而密植的分蘖穗发育减慢以至停止.


马铃薯抗病毒遗传及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研究了马铃薯对卷叶和花叶病毒抗性的遗传及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性与群体产量没有显著的遗传相关性,抗病性主要通过保证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而间接保持群体的高产稳产性能.马铃薯对卷叶病毒抗性、株高、茎粗、有效株率和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主要由亲本的累加基因效应决定,且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较大.因此,抗病高产育种中各目标性状的协调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群体有效株率和茎粗的选择可使抗病性和丰产性同步提高.马铃薯对花叶病毒的抗性、加性和非加性作用同时存在.群体抗病性、有效株率和产量的遗传进度高,选择潜力大.


内蒙古地区牧草施用稀土的概况及前景
《内蒙古畜牧科学 》 1993
摘要:内蒙古地区草原和牧草施用稀土的研究始于1984年,主要是在“七五”期间,不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羊草、大针茅干草原草地、克氏针茅干草原草地两个天然草地类型和禾本科、豆科、藜科、苋科等四科的20多种优良牧草、饲用灌木、半灌木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草原和牧草施用稀土效果和技术的研究”,采用拌种、浸种、叶面喷施等方式,将稀土“常乐”应用于草原和牧草生产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开始了大面积的生产应用。为沟通信息,对内蒙古地区草原和牧草施用稀土的研究进展和在生产上的应用作一概述,并就其开发应用提出了具体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