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密云水库水生生物调查
《中国水产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密云水库 1996~ 1998年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生物量、组成和季节变化 ,对其所能提供的滤食性鱼类的鱼产力进行了粗略的估算。调查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为 1.0 5mg/L ,最高峰出现在 6月和 8月 ,优势类群为硅藻门和绿藻门 ;浮游动物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为 1.87mg/L ,最高峰出现在 7~ 9月 ,优势类群为桡足类 ;底栖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分别为 :数量 2 4 78.0 5m- 2 ,生物量 19.76g/m2 ,最高峰出现在 12月 ,优势类群为水蚯蚓 (数量 )和软体动物 (生物量 )。以浮游生物量粗略估算滤食性鱼类鱼产力为 2× 10 6 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甜椒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园艺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 35、 4 0、 4 5和 5 0℃高温处理 0~ 6 0min对甜椒净光合速率 (Pn)、细胞间隙CO2 浓度 (Ci)、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Tr)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35和 4 0℃处理下 ,Pn随Ci的下降而下降 ,而 4 5和 5 0℃处理下 ,Pn明显下降 ,但Ci在 4 5℃下变化不大 ,5 0℃下增加 ,Gs的变化与Tr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严重的高温胁迫下光合抑制主要是由于非气孔限制引起 ,而在胁迫较轻时 ,可能主要是通过气孔限制。蒸腾作用对气孔导度的敏感性高于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m、Fo在 35和 4 0℃处理下变化不大 ,而 4 5和 5 0℃处理下Fv/Fm、Fm明显下降 ,但Fo上升 ,处理结束后置于 2 5℃下 2 4h后都能得到恢复 ,表明短期高温下光系统II的可逆性失活是光抑制的主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量水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考察了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对植株叶片水分状况及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返青至封行前的春生5叶期期间,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叶片含水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20-40cm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挑旗至蜡热期,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叶片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0-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叶温以适中含水量条件下表现较低,当处于极端少水条件下叶温显著增高,在偏多水条件下叶温也呈增高趋势.在孕穗期,供水不足使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明显降低,而水量偏多未产生显著影响,在灌浆盛期,供水不足和水量偏多均使Fv/Fm显著下降,叶片含水量由75%下降到70%左右是叶片光合生理活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应作为判断叶片水分亏缺阈值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小麦 叶片含水量 叶温 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的类胡萝卜素
《华北农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 4种类胡萝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测定方法进行比较 ,选出了适合本实验室的测定方法 :分析柱为Nova pakC18(3 9mm× 30 0mm) ,以乙腈和三氯甲烷 (92∶8)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4 70nm和 4 5 0nm双波长 ,并采用该方法对胡萝卜、南瓜、羽衣甘蓝 3种蔬菜的数百份样品进行了α 胡萝卜素、β 胡萝卜素及茄红素含量的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鹅源腺病毒全基因组DNA酶切片段的克隆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1 CSCD
摘要:利用 1株鹅源腺病毒 Y81G4 株 ,经鹅胚增殖后收获尿囊液 ,用差速离心法纯化病毒子并提取病毒基因组 DNA.病毒 DNA经 H ind 酶切后共产生 1 0个片段 ,分别回收各酶切片段 ,与经 H ind 单酶切的p UC1 8连接 ,获得 8个不同的重组质粒 .对于未克隆到的两末端片段 ,经碱处理去除末端蛋白后 ,以平端和 H ind 粘端与经 Sma 和 H ind 双酶切的 p UC1 8连接 ,获得了重组质粒 p GAHC和 p GAHI.克隆的各酶切片段 ,通过酶切电泳和 Southern blotting结果鉴定 ,证明已分别克隆到该病毒基因组 DNA H ind 酶切片段 ,且各酶切片段大小之和约为 3 2 .9k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光谱反射率诊断小麦叶片水分状况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地物光谱仪探讨了小麦叶片含水量对近红外 (NIR)波段光谱吸收特征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45 μm附近的光谱反射率强吸收特征可敏感地反映小麦叶片的水分状态 ,适于作为地面遥感探测指标应用。根据大量观测数据建立了叶片含水量与吸收深度及吸收面积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式 ,从而提出一种利用光谱反射率诊断小麦叶片水分状况的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有机硅助剂对草甘膦在单子叶植物体内吸收、转移和分布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 2001 CSCD
摘要:采用14C-草甘膦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4种有机硅助剂Silwet L-77、Silwet 800 、Freeway 和Boost 在体积分数0.1%用量下对草甘膦在黑麦草( Lolium perenne L. cv. Grasslands Greenstone)体内吸收、转移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用草甘膦相比,4 种助剂的加入显著地降低了草甘膦在黑麦草体内的吸收和转移量,助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处理后24和72 h测定,草甘膦主要分布在幼嫩组织中,其次是根部,在老叶片中的转移量最 少。无论转移量高低,草甘膦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总是表现为地上部的比例高于地下部。有机 硅助剂对草甘膦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比例没有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水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考察了不同灌溉量条件下 ,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对植株叶片水分状况及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从返青至封行前的春生 5叶期期间 ,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叶片含水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其中 2 0~ 4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 ;从挑旗至蜡熟期 ,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叶片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 0~ 2 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叶温以适中含水量条件下表现较低 ,当处于极端少水条件下时叶温显著增高 ,在偏多水条件下叶温也呈增高趋势。在孕穗期 ,供水不足使 PS 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Fv/ Fm明显降低 ,而水量偏多未产生显著影响 ;在灌浆盛期 ,供水不足和水量偏多均使 Fv/ Fm显著下降。叶片含水量由 75 %下降到 70 %左右是叶片光合生理活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应作为判断叶片水分亏缺阈值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小麦 叶片含水量 叶温 PS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