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寄主利它素对稻螟赤眼蜂寄生行为的影响
《昆虫知识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japonicum(Ashmead)在寄主定位过程中所利用的寄主利它素的存在部位、作用方式及其应用效果作了初步研究。生测结果表明 :寄主利它素存在于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 las(Walker)卵块盖毛和成虫鳞片中 ,其中以盖毛中利它素含量最高 ,雌蛾鳞片次之 ,雄蛾鳞片含量最少。结果还表明盖毛在卵块上的完整性对稻螟赤眼蜂的寄主搜索行为有明显影响。室内应用效果表明利它素可以使稻螟赤眼蜂对寄主卵寄生率提高 1 0 %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除草剂和助剂对苜蓿Medicago sative出苗和生长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 2002 CSCD
摘要: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几种苗前除草剂单用或混用对苜蓿出苗和生长的影响 ,以及不同叶龄苜蓿对苗后除草剂的反应及添加助剂对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 :咪唑乙烟酸在6 0~ 12 0 g/hm2 剂量下 ,于苗前施用 ,对苜蓿出苗和幼苗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咪唑乙烟酸(30 g/hm2 )与二甲戊灵 (495 g/hm2 )混用 ,对苜蓿的药害显著降低。苗后施用除草剂对苜蓿的安全性与叶龄密切相关。咪唑乙烟酸以 30~ 6 0 g/hm2 剂量在苜蓿 3叶期施用 ,对苜蓿安全 ;在12 0 g/hm2 用量下 ,对 5叶期的苜蓿无明显药害。乳氟禾草灵 (130~ 2 6 0 g/hm2 )和丙炔氟草胺(75~ 15 0 g/hm2 )无论是 3叶期还是 5叶期施用 ,对苜蓿幼苗都有严重的药害。与咪唑乙烟酸单用时比较 ,药液中添加 1.0 m L /L的平平加 - 15和 AM- 10 0及 5 .0 m L /L的 SDP,对苜蓿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用莴苣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园艺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叶用莴苣 (LactucasativaL .) 4个栽培品种的子叶和真叶为材料进行诱导芽分化及生根成苗试验 ,从中选出较理想的品种和培养基配方 ,建立了我国叶用莴苣栽培品种的快速、高频离体植株再生体系。外植体分化频率可达 10 0 % ,平均每外植体分化不定芽 5 .6个。 3d苗龄的子叶分化效果最佳。从子叶外植体培养至形成完整小植株仅需 30~ 35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际反硝化作用与N_2O释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根际反硝化作用及N2O的释放进行了综述。反硝化过程与N2O的产生及释放有密切的关系。反硝化作用产生的N2O量不仅取决于反硝化速率,而且也取决于那些影响反硝化产物N2O/N2比值的参数。在植物根际这一特殊土壤区域中,反硝化作用受NO-3C及O2的综合影响。豆科作物根瘤是一个特殊的根际系统,根瘤菌的反硝化作用及N2O释放应引起更大的关注。植物根际不仅对反硝化作用产生影响,而且对N2O释放也起了重要的通道作用,特别是对渍水土壤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最后指出了一些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二酮基-D-葡萄糖酸产生菌株发酵条件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腐烂苹果、青椒等材料分离得到一株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sp .)A6 可将葡萄糖转化为 2 ,5 二酮基 D 葡萄糖酸。该菌的发酵条件研究表明 ,在含质量浓度 2 5 %葡萄糖的玉米浆碳酸钙培养基中 ,2 8℃发酵 7d可生成 2 ,5 二酮基 D 葡萄糖酸钙 172 0mg/mL ,转化率为摩尔比 5 2 0 5。在耐糖性方面高于国内同类报道
关键词: 菌株 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转化率 耐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遗传背景及活性炭对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1 CSCD
摘要:探讨了白菜材料类型、球型、熟性等不同遗传背景以及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对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MEA)的影响。结果表明:结球白菜比不结球白菜、结球白菜中的叠抱类型比合抱类型、早熟类型比中晚熟类型具有更高的MEA。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活性炭能明显促进培养小孢子的胚胎发生及发育,特别对低MEA材料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遗传背景 活性炭(AC) 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ME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渍土熟化过程中腐殖质特性的研究
《土壤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合研究了河北省曲周试验区不同改良年代盐渍土的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组成、含氧官能团含量及腐殖质红外光谱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渍土治理年限的延长,施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从盐荒地经三代、二代到一代试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高;有机质的质量也得到改善,主要表现在:腐殖质总量提高、胡富比增大、E465/E665比值减少、官能团含量上升等。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腐殖质是极相似的多官能团复杂体系,表现在胡敏酸的类型上,由盐荒地到一代试区土壤胡敏酸逐渐由Rp型向B型转变,表明土壤腐殖质向着结构复杂化、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盐渍土有机质含量和质量逐渐接近当地非盐渍土——浅色草甸土的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